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使用INCA(Integrated Nowcasting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多源资料融合分析和短临外推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作为气象强迫场,驱动一路面温度理论预报模型(Model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emperature of Roads,METRo),开展江苏省高速公路夏季路面高温预报试验,并使用公路沿线逐小时的路面温度观测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报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报出高速公路沿线日最高路面温度的逐日变化趋势,以及日最高路面温度的大范围空间分布特征。平均日最高路面温度预报绝对偏差为4.1℃,平均相对偏差为10.8%。其中,日最高路面温度预报绝对偏差在5℃以内的站次占总数的64.5%,相对偏差在15%以内的站次占总数的74.6%,比常规业务预报方法分别提高了23.1%和25.3%。但该预报方法对较小的温度波动以及局地性较强的极端温度分布特征的预报技巧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2.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章金钊  武敬民 《冰川冻土》1999,21(2):187-191
通过大量的研究课题实例,回顾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综述了公路修筑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研究、冻土路基设计与冻土路基变形规律研究及保持冻土路基稳定性的路基设计原则和工程措施研究、路面修筑技术研究、桥涵基础研究等。随着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和路面使用时间的延续及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路面和桥涵等出现了一些新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人工冻结法在玄武湖水下交通隧道中的应用方案以及冻结法的施工工艺,分析了采用人工冻结法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84.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现有公路改扩建中的数字化勘测及数字化设计进行了探讨,首先概述了湖南梅城公路改扩建项目背景,然后对数字摄影测量、GPS-RTK三维路基数据获取以及数字路基模型及与地面模型叠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了生成1:2000三维数字地形图用于纸上定线和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能够达到公路改扩建带状图绘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
结合营口滨海大道勘测设计工程实例,探讨了公路勘测时坐标系统选择、平面控制点点位选定、全站仪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RTK技术应用等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6.
降雨下边坡开挖支护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降雨下高速公路高边坡在开挖及运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以柳南公路改扩建工程某处典型高边坡为原型,利用大型土工离心机及自主研发降雨装置,开展12组不同开挖-支护时序边坡模型试验,通过对边坡从变形至破坏全过程监测,分析不同支护时序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时支护能有效抑制边坡在水平和竖向的变形,在边坡开挖至第1级和第6级后,坡顶水平变形分别降低33.9%和30.4%,竖向变形降低54%和11.6%;实时支护对维持降雨下边坡稳定状态非常有利,边坡开挖至第2、4、6级后遭遇降雨,其稳定系数降低了10.1%、5.4%、6.5%;相同降雨量下,无实时支护边坡的稳定系数要比实时支护至少降低50%,说明了实时支护对降雨下边坡稳定性的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87.
青藏公路长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公路工程空间效应敏感,主要表现为公路空间效应直接改变下伏冻土地基的天然能量平衡状态,继而引发一系列工程病害. 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提出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能量平衡设计理论,研究公路工程建设引发的多年冻土地基能量变化状态,平衡自然环境变化和工程建设等导致的外界“有害”能量导入与工程处置措施对冻土地基中“有害”能量导出之间相互关系,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的能量平衡过程. 据此,作为多年冻土公路工程的设计依据,将为青藏高原高速公路的科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8.
穆柯  金龙  朱东鹏  陈建兵  袁堃 《冰川冻土》2014,36(4):862-869
为了研究不同尺度路基融沉作用对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热力耦合理论的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不同路基尺度工况下,融沉作用对不同厚度路面、不同材料基层的力学分布规律影响. 结果表明:相同的融沉条件下,整体式路基较分离式及二级路基,变形分别增大45%、64%,应力增大17.5%、21.7%. 高速公路面层由于路基较宽,地基融沉更容易向上传递,进而导致面层底部应力增大,最终造成面层的破坏. 因此,路面设计过程中保证一定的面层厚度,并采用柔性基层减小模量,可有效以降低层底应力水平,并防止基层裂缝向上反射.  相似文献   
89.
锚杆从锚固方式上可划分两种:端部锚固方式和全长锚固方式。全长锚固锚杆作为工程支护中的一种重要锚杆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连续变形分析(DDA)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DDARF)方法中锚杆为端锚形式,且只考虑了锚杆的轴向作用,而忽略了锚杆作用力对锚固岩体的侧向限制。为了更好地理解锚杆的支护机制,考虑锚杆的剪切作用,提出了DDARF中一种新的锚固形式--全长剪切锚杆支护形式。用改进的全长剪切锚杆支护方法对一公路隧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端锚支护形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全长剪切锚杆支护方法是有效的,锚固效果比端锚支护更好。  相似文献   
90.
公路建设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国道G213线的工程建设特点,分析了G213线改扩建工程对甘南州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建设施工期对沿线植被的负面影响较剧烈,局部土壤环境受到较大扰动,被扰动的土体侵蚀类型主要是水蚀,扰动后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为68866.7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3 060.5 t。针对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