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433篇
地质学   1567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692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长江九江段40年来河道演变的DEM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模拟了40年来长江九江段的冲淤过程,结果表明:1963-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淤积量为650.5万m3,平均淤积速率为65万m3/a。1972-200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2072万m3,平均年冲刷率为103.6万m3/a。1963-200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1497.7万m3。2003年与1963年比较,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在长江九江上段的近南岸区域、中下段的中间区域;冲刷区域主要在长江九江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中下段两岸的近岸区域。长江九江河段40年的演变是河床的边界条件、上下游来水来沙及人类活动耦合的结果。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2.
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塌陷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深圳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开挖中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及由此引起的地表塌陷是地铁安全施工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对施工安全、进度都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土建施工中全线部分暗挖标段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地表塌陷工程实践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特别着重对连续2次出现地表塌陷的3A标暗挖隧道研究,从隧道上覆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地层变形监测分析及施工工艺原因3方面阐述了地表塌陷的原因。明确提出剪切破坏线和失水空洞区的概念,确定出引发地表塌陷的主导因素为施工工艺原因。建议针对该类地层条件,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适当调整预加固参数.加强隧道结构和地表的动态变形监测,施工技术人员做到准确了解施工现场动态,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分析结果对深圳地铁Ⅱ期工程施工及类似地层条件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科学预测、预防地表塌陷的方法和技术措施,达到地铁隧道施工中经济效益与安全施工的统一。  相似文献   
83.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岩爆预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建某水电站的大型地下厂房硐室群处于中等偏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在前期的勘探过程中已发现一些与岩爆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因此合理地评价其开挖过程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岩爆的烈度、分布范围以及相应的预测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从岩爆发生的基本条件、地质宏观评价的角度对硐室群施工过程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然后,分别采用定性方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对该地下硐室群岩爆发生的烈度进行了评价;进而根据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对岩爆发生的部位进行了圈定。最后,针对所研究的地下硐室群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即加强监测和超前预报,并采用以围岩弱化为主,围岩强化为辅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4.
Berger  F.  Rey  F. 《Natural Hazards》2004,33(3):395-404
Forests can play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protection against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s in mountain lands, especially against erosion and rockfalls. This paper first assesses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capacity of forests to control natural hazards, with emphasis placed on forest location in catchments or slopes. Zoning aspects are then presented; based on the use of GIS, they allow determining priorities for forestry operations (cuts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 view to setting up an 'optimal management' of mountain forest ecosystems. Finally, an explanation is given of how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re used for th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mountain ecosystem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of researcher-practitioner transfer in France. Zoning, prevention, display and regular aspects a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presented her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better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le of mountain forests in the control of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n adapted legislative and economic framework, define priority forest intervention zones and determine an adapted sylviculture.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在温州世贸中心大厦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其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6.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地震学会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之一。以山西省地震学会目前的工作现状为例,指出学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87.
张守洁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4):357-360,376
0前言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频繁而严重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震减灾任务任重而道远。回良玉副总理2004年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防震减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积极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使防震减灾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因此,总结近40年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公众进行各种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是提高我国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效地促进地震灾害综合防御各项措施落实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88.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 is a dynamic delta-tidal inlet-barrier form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The delta developed inside a shallow lagoon barred by a sandy barrier with a narrow, shallow tidal inlet opening. Two major distributary channels separated by small islands characterize the delta. The lagoon is silting up receiving and trapping sediments from both the river and, in minor measure during storms, through the tidal inlet opening and barrier washovers. The barrier at the tidal inlet is highly dynamic and changes its form, accreting (migrating spit) against the inlet during fair-weather conditions and being eroded during storms and river floods.The delta has almost completely filled the lagoon and major concerns exist on the effect that ongoing large development plans may have on the environment. These concerns include the effect on floods and rate of siltation once banks of the islands have been stabilized and floodwater and sediment load are impeded from spreading over the lowlands, and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ollutant loads from the new facilities on the ecosystems of the increasingly restricting lagoon water and on the seashores.  相似文献   
89.
在西藏直孔水电站松散砂卵石地层混凝土防渗墙成槽施工中,结合坝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超前支护成槽方案,通过三维应力模拟和渗透试验,结合现场生产试验,对原方案更进一步完善,在施工中加以应用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0.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流沙下垫面2013年7、10月和2014年1、4月的湍流通量资料,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近地层湍流强度,同时针对风速分量、温度、水汽和CO2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的变化关系和总体输送系数等陆面过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风速各分量的湍流强度均随风速的增加逐渐减小,风速处于2 m·s-1以下时湍流发展最为旺盛。湍流强度主要由水平方向风速分量决定,垂直方向风速的作用较小,且近中性和不稳定层结利于湍流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平坦且没有建筑物的沙漠地区,机械湍流较弱,湍流强度相应较小。(2)风速各分量的归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z/L)均满足1/3次方函数规律,其中垂直方向风速分量的拟合曲线方程较好。(3)动量输送系数Cd具有明显的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状态且各月的日变化形态均呈夜间低、日间高的循环形态。热量输送系数Ch的不同月份日变化间并没有明显的排列次序,且日出日落前后具有明显的波动。不稳定层结时,CdCh均随风速的增加逐渐减小;稳定层结时,CdCh均随着风速的增加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