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7篇
  免费   2734篇
  国内免费   4260篇
测绘学   1006篇
大气科学   784篇
地球物理   1701篇
地质学   12553篇
海洋学   1278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1070篇
自然地理   146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978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844篇
  2011年   977篇
  2010年   935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908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58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0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ased on the MASNUM wave-tide-circulation coupled numerical model, the temperature structure along 35°N in the Yellow Sea was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s. One of the notable features of the temperature structure along 35°N section is the double cold cores phenomena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The double cold cores refer to the two cold water centers located near 122°E and 125°E from the depth of 30m to bottom. The formation, mainten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double cold cores are discussed. At least two reasons mak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enter (near 123°E) of the section higher than that near the west and east shores in winter. One reason is that the water there is deeper than the west and east sides so its heat content is higher. The other is invasion of the warm water brought by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YSWC) during winter. This temperature pattern of the lower layer (from 30m to bottom) is maintained through spring and summer when the upper layer (0 to 30m) is heated and strong thermocline is formed. Large zonal span of the 35°N section (about 600 km) makes the cold cores have more opportunity to survive. The double cold cores phenomena disappears in early autumn when the west cold core vanishes first with the dropping of the thermocline posi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 G1999043809)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736190).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介绍了硅藻土的资源概况及特点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对硅藻土及制品的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较新的统计资料,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自行设计和加工的直接雾化石墨炉进样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该装置由微机控制与石墨炉加热程序同步工作,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测量。对雾化进样石墨炉分析的仪器参数和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和选择。结果表明,该装置与石墨炉结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重现性好、样品利用率高和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胶东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和区域控热构造入手,根据地热传导理论,对胶东温泉的地热属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毗邻板块边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被岩石中的热量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根据山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的特点和地热水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持胶东温泉可持续开发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古侵蚀沉积间断面型金矿是桂西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文章着重分析该类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论述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 ,认为此类型金矿易采易冶 ,经济效益显著 ,建议加大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中生代沉积基准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地质资料研究来恢复沉积基准面变化。首先根据沉积物的分布规律、沉积构造、古生物组合及古生态、自生矿物和波基面等特征来获得古水深,然后利用对地层做脱水压实校正获得沉积物原始厚度。对湖盆地区古水深和沉积物原始厚度累加起来就可得到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为在松辽盆地中进行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贵港市矿产资源情况出发 ,通过对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支撑的理念 ,提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资源环境领域的信息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重点论述了资源环境领域的深层研究问题;同时提出用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观点,进而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的战略进行了概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