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1074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2043篇
地球物理   514篇
地质学   645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在8月10日登陆后引发了远距离大范围的暴雨,本文利用ECMWF(EC)和GRAPES全球集合预报模式等资料对暴雨短期预报的误差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主要集中在8月10日夜间的山东中部地区,EC集合预报对该区域的降水量预报效果总体优于GRAPES集合预报。集合敏感性分析可以识别出和预报变量高相关(敏感)的天气系统,结果表明山东区域平均降水量对同期500 hPa副高、台风西北侧海平面气压和山东北部低层温度较为敏感,而对流层高层的高度及经向风存在更大范围的敏感区。根据暴雨预报TS评分选取EC集合预报成员作为优势组和劣势组,结果表明优势组预报成员表现为山东上空300 hPa低槽前倾,北侧高空偏南急流更强,同时配合低层台风外围偏东风急流,形成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有利条件。另外,优势组预报的中纬度低层冷空气和斜压锋区更强,导致优势组在山东中部预报出暴雨,更加接近于实况。  相似文献   
992.
周方媛  戴建华  陈雷 《气象科技》2020,48(2):229-241
通过对上海地区1998—2009年4—9月各类强对流天气的统计分析,选取42个对流参数及其时间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针对各类强对流天气的0~12h潜势预报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对流参数进行分级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选取K指数、SI指数、PWV(大气可降水含量)指数和θsedif85(500hPa和850hPa假相当位温差)等反映大气热力和水汽条件的关键对流参数,根据对流分布情况将各对流参数分别分为3个等级,并分级建立了针对不同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方程。与未分级方程对比表明:基于关键对流参数分级的预报方程对雷雨大风、强雷电和所有对流等预报效果上有明显提升,采用如下组合评分更佳:雷雨大风的预报采用SI分类方程,强雷电和所有对流采用PWV分类方程。将基于关键对流参数分级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在数值预报模式中进行了业务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陈良吕  夏宇  庄潇然 《气象科技》2020,48(5):664-674
基于重庆市气象局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开展不同地形平滑方案对模式降水预报的影响研究,详细对比WRF模式中不使用地形平滑方案以及使用s-d-s和1-2-1两种平滑方案生成的静态地形高度场的差异,开展不同地形平滑方案批量平行试验并选取典型强降水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平滑方案生成的静态地形高度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地形较为陡峭的高原和山脉等地区,最大绝对偏差可达462.56m;s-d-s和1-2-1两种地形平滑方案主要平滑掉了模式地形中较小尺度的地形特征,且总体而言1-2-1方案的平滑效果比s-d-s方案明显。连续一个月批量平行试验降水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进行模式地形平滑对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预报有正面影响,且使用1-2-1平滑方案的预报结果优于使用s-d-s平滑方案的预报结果;降水个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地形平滑方案会造成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预报的明显差异,这样的明显差异会进而影响强降水预报的落区和强度。  相似文献   
994.
ABSTRACT

“Panta Rhei – Everything Flows” is the science plan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scientific decade 2013–2023. It is founded on the need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utual, two-way interactions occurring at the interface of hydrology and society, and their role in influencing future hydrologic system change. It calls for strategic research effort focused on the delivery of coupled, socio-hydrologic model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and synthesiz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socio-hydrology presents for data-driven modelling. We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for a new era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data-driven and more physically-based modellers that should improve our ability to model and manage socio-hydrologic systems. Crucially, we approach data-driven, conceptual and physical modelling paradigms as being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mpeting, positioning them along a continuum of modelling approaches that reflects the relative extent to which hypotheses and/or data are available to inform the model development process.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not assigned  相似文献   
995.
李东升 《地震研究》1993,16(2):162-168
本文提出形成地震序列的多分形断层模型并利用分形分维理论讨论该模型及其序列。给出本模型的震级—频度关系、余震序列中强余震预报公式和多分维D_q—q关系式,探讨了利用多分维预报地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的大气云模式对月预报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用的 T42L10月长期数值预报谱模式采用了模式诊断云方案,在辐射计算中,用模式的预报水汽场和模式诊断云代替原民T42L9中的气候纬向平均水汽场和云,模式诊断云计算中还考虑了大地形作用对云的影响.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2年8月31日的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进行30天长期数值预报,对比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的云模式对月际数值预报的影响.模式诊断云方案的预报明显优于气候云方案,采用模式诊断云预报的500hPa 高度场月平均的倾向相关系数有所提高,月平均预报误差减少.模式诊断云方案的预报误差低于对应的持续性误差.模式诊断云方法由于考虑了在预报时间内云分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提高了模式中的辐射计算精度,从而改进模式中的云、辐射作用,克服由于气候云方法所出现的预报偏差,较显著地改善月际数值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97.
赵军 《山西地震》1993,(2):29-33
应用动态系统时间连续模型建立的新方法[DM(n,b)模型],通过对山西地区Ms≥5.5地震的建模,讨论DM(n,h)模型对小区域地震预测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山西地区的地震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98.
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夏季持续旱涝的预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广基 《大气科学》1994,18(1):54-60
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大范围地区夏季持续性旱涝的形成,常常和其四周地区环流?异常有关。这种异常包括冷暧空气的异常,海气和地气相互作用的异常及水汽输送等方面的异常。因此,做该地区夏季持续性旱涝预报时,不能只局限在考虑某个因素的作用上,而是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预报时,首先进行“环流判别”:即考虑冬春欧洲乌拉尔地区环流特征、澳大利亚地区地面气压特征、孟加拉湾-中国南海水汽输送特征,赤道中太平洋海温特?征及青藏高原感热输送特征,判定当年夏季是属于多雨还是少雨的年份。然后,进行“切变定位”:根据大气环流具有隔季相关的特点,应用冬季850 hPa切变线的位置,把雨区大致位置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999.
改进的Kuo-Type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热力学方程和水汽方程两端作计算的对比,指出Kuo-Type参数化方案的一种改进型Krishnamurti回归方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用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积层云共存及相互作用的事实,以实用性为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Kuo-Type参数化方案。它具有以下特点:积云对流发生的判据具有区域特点;采用Krishnamurti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对流参数,但不从统计回归中求得,而是直接由“实时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序列两次强余震(系指M_L≥4.7)的发震时间进行了尝试性预测,其结果与事实比较吻合,表明该方法在震后短时间内,用仅有的部分序列资料来估计其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