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本试验利用一个室外露天水容量为187立方米的水泥池进行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一次育出贝苗5065万只,平均每立方米水体收贝苗27.08万只。室外大池育苗具有耗饵量少,节约人力,培育的幼虫和贝苗生长快和产苗量大等优点,能够迅速提高贝苗总产量,解决目前存在的贝苗(?)足的困难,值得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12.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试样,采用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进行非饱和渗透系数量测,得到不同干密度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与吸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吸力的增大而成非线性减小,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低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在较高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给出了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Wind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干密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干密度的压实黄土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移动机器人在SLAM的闭环检测环节计算量大、运行时间长、匹配误差大,从而导致闭环检测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在CoHOG闭环检测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算法中的HOG描述符改进为GDF-HOG描述符,以增强图像特征表现,提高图像特征提取效率;在匹配环节前添加GDF-HOG全局粗匹配,以减少视觉模板的数量,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在匹配环节后添加感兴趣区域(ROI)位置匹配进行检验,以减少闭环检测的假阳性,提高准确率。将本文闭环检测算法与RatSLAM相结合,在公开数据集与真实环境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闭环检测环节的准确率较高,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扬子西缘小相岭地区苏雄组火山岩由巨厚的酸性-中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基性熔岩组成,在小相岭山脊两侧首次厘定4处古火山机构。其中,阳糯雪山古火山机构最壮观,是由火山颈相、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构成的完整古火山机构。通过系统的地质剖面研究,发现该古火山机构存在2次喷发亚旋回和15个火山韵律,2次喷发亚旋回之间出现了1次明显的火山间歇期。小相岭地区古火山机构的发现,进一步厘定了苏雄组火山岩的喷发方式和构建特征,对进一步研究苏雄组酸性火山碎屑岩的起源及新元古代陆内裂谷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明经平  赵维炳 《岩土力学》2004,25(Z2):32-38
采用双压力室三轴仪对粉煤灰试样进行了单线法湿陷试验,研究了在静水压力作用以及在不同应力状态和应力水平下粉煤灰湿陷变形的规律,得出了粉煤灰湿陷变形的经验计算公式.提出了计算粉煤灰地基湿陷变形的"全应变曲线"增量有限元法.基于本文的试验结果,对一个粉煤灰地基的湿陷变形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17.
To get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phase relations in the end-member system Fe2SiO4 and in the system (Fe, Mg)2SiO4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 multi-anvil apparatus at 7 and 13 GPa and 1,000–1,200°C as a function of oxygen fugacity. The oxygen fugacity was varied using the solid oxygen buffer systems Fe/FeO, quartz–fayalite–magnetite, MtW and Ni/NiO. The run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 microprobe, Raman- and FTIR-spectroscop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t fO2 corresponding to Ni/NiO Fe-ringwoodite transforms to ferrosilite and spinelloid according to the reaction: 9 Fe2SiO4 + O2 = 6 FeSiO3 + 5 Fe2.40Si0.60O4. Refinement of site occupancies in combination with stoichiometric Fe3+ calculations show that 32% of the total Fe is incorporated as Fe3+ according to From the Rietveld refinement we identified spl as spinelloid III (isostructural with wadsleyite) and/or spinelloid V. As we used water in excess in the experiments the run products were also analyzed for structural water incorporation. Adding Mg to the system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field of ringwoodite to higher oxygen fugacity and the spinel structure seems to accept higher Fe3+ but also water concentrations that may be linked. At oxygen fugacity corresponding to MtW conditions similar phase relations in respect to the breakdown reaction in the Fe-end-member system were observed but with a strong fractionation of Fe into spl and Mg into coexisting cpx. Thus, through this strong fractionation it is possible to stabilize very Fe-rich wadsleyite with considerable Fe3+ concentrations even at an intermediate Fe–Mg bulk composition: assuming constant K D independent on composition and a bulk composition of x Fe = 0.44 this fractionation would stabilize spl with x Fe = 0.72. Thus, spl could be a potential Fe3+ bearing phase at P–T conditions of the transition zone but because of the oxidizing conditions and the Fe-rich bulk composition needed one would expect it more in subduction zone environments than in the transition zone in senso stricto.
M. Koch-MüllerEmail: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扬子西缘小相岭地区苏雄组火山岩由巨厚的酸性-中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基性熔岩组成,在小相岭山脊两侧首次厘定4处古火山机构。其中,阳糯雪山古火山机构最壮观,是由火山颈相、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构成的完整古火山机构。通过系统的地质剖面研究,发现该古火山机构存在2次喷发亚旋回和15个火山韵律,2次喷发亚旋回之间出现了1次明显的火山间歇期。小相岭地区古火山机构的发现,进一步厘定了苏雄组火山岩的喷发方式和构建特征,对进一步研究苏雄组酸性火山碎屑岩的起源及新元古代陆内裂谷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壮  王剑锋 《岩土力学》2018,39(3):1123-1129
颗粒土的微观力学行为(如土颗粒的运动与破碎等)决定着其宏观应力-应变行为,如应变局部化、应力硬化等。为研究颗粒土的微观力学行为,开发了一台微型三轴试验装置。它的轴向加载系统由伺服控制的步进转动马达与涡轮传动的减速器组成,围压由GDS压力控制器提供,压力室采用高透光率,高强度的轻质材料制成。借助于X射线显微CT及图像处理分析技术,该装置能实现对干砂土微尺寸试样(直径为8 mm,高度为16 mm)在三轴剪切条件下微观特性的无损检测。采用该三轴试验装置对粒径为0.60~1.18 mm 的LBS(Leighton Buzzard sand)试样在1.5 MPa的围压下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装置测得应力-应变曲线合理,显微CT 图像特征清晰,能够用于颗粒土体微观土力学行为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周辉  黄磊  姜玥  卢景景  张传庆  胡大伟  李震 《岩土力学》2018,39(12):4295-4304
随着深部岩体工程的发展,开挖卸荷导致的应力主轴旋转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首先,分析总结了岩体工程中存在的应力主轴旋转问题及其对岩体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土体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从荷载的施加方式、试样尺寸两个方面指出了研制岩石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关键问题,并与土体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新的扭矩施加技术和合理的岩石空心圆柱试样尺寸;最后,总结概括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并对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岩石本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该工作将对岩石空心圆柱扭剪仪的研制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