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1.
统一地理信息服务是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它在应用系统建设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2.
长周期精密测距码(P码)的直接捕获技术对提高导航接收机的性能十分关键,为了设计出高动态、低信噪比环境下的P码快速直接捕获接收机,采用部分匹配滤波器组实现伪码时域并行搜索,结合小点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匹配滤波器输出的部分相关值进行功率谱分析,完成多普勒频率偏移的并行搜索。硬件实现时结合FPGA的特殊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采用并行流水机制处理ADC的采样信号,对于每一个采样点,均可以在下一个采样点到达之前完成该点的码相位和频率的二维搜索。对比国内外P码接收机的研究成果,算法在捕获时间上有很大改进。在信号功率为-165 dBW,伪码相位±1 s的时间不确定度,以及多普勒频率偏移±16 kHz的条件下,捕获时间小于10 s,完全适用于高动态环境下的P码快速直接捕获。  相似文献   
213.
推动城乡各种“能量”的相互交换和双向流动,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城乡融合和城乡“对流”的内涵,探讨了城乡“对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基本路径。城乡融合是城与乡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可以从总体思路、基本路径、主要维度、重点内容、实现过程等方面阐述城乡融合的内涵。城乡对流是城乡互动的形象表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举措和方法,主要包括要素“流”、产业“流”、产品“流”、公共服务“流”和文化观念“流”。城乡“对流”通过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资源要素良性循环、结构功能优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重塑,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城乡“对流”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产业格局重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重建、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城乡文化交流互补。  相似文献   
214.
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较低,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制定和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目前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完善土地安置补偿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征地区片价技术路线,测算全区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重点分析了征地区片价实施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对应的保障措施,探索征地区片价的制订方法和保障措施,为农用地的征用、管理、估价和补偿办法提供一定科学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15.
随着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方式急需变革,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想来营造现代化城市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这样也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城市规划信息资源来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效率,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区域的需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本文以烟台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阐述了规划管理信息的开发建设与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