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01.
河北省加密自动气象监测网络系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从加密自动气象站监测网络系统的组网方式、通信传输方式、信息流量以及其运行情况等几个方面,介绍河北省气象部门已经布成的加密自动气象站监测网络系统,加密自动气象站子站构件的组成部分和简要的原理。加密自动气象站监测网络系统是河北省气象局新开展的一项对气象要素(目前只是温度和降水)进行加密监测的业务系统,它弥补了河北省境内监测站点疏稀的不足,提高了河北省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预报的准确率,系统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大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和决策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2.
西藏东北部比如盆地中生界油气苗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如盆地位于西藏的东北部。野外石油地质考察期间,在比如盆地发现了大量的地表油气苗。油气苗均为干沥青,出露层位集中在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与下白垩统多尼组中,其他层位未发现油气苗。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拉贡塘组与多尼组碎屑岩骨架颗粒之间发育有油气包体与不发光沥青。从地表出露形态与特点看,干沥青主要分布于断裂带、裂缝等构造强变形的部位。与青藏高原腹地同类残留盆地对比,比如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更强烈,盆地抬升并遭受剥蚀的幅度更大。由此,提出高原找油可能面临的诸多难题,应该重点关注新生代构造与构造地貌演化对油气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3.
发展经济学和农户微观行为理论对农户土地利用目标的机理分析表明,农户在不同阶段土地利用目标的差异,其发展必然经历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佳化、利润最大化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形式表现为土地的用途转换,既边际土地向耕地转移,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土地产出能力却很低。第二个阶段,农户对土地的利用目标,既考虑家庭需要,又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此时表现在土地利用上,就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寻求利润最大化,土地利用就会向高效益的经济作物转移,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第三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加,土地向利润最大化转移。在耕地内部,粮食生产如果没有规模,轻者会导致投入的降低,重者会导致土地的荒芜。实证分析表明曲周目前处在第二个阶段,表现为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大量物质投入的增加,随着追求利润的阶段发展,投入比重必然会向经济作物转移。  相似文献   
304.
集约式养殖凡纳滨对虾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通过全过程采样测试并经回归分析得到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重关系式。研究发现当体长大于12.5cm时相同体长的雌虾要明显重于雄虾(p〈0.01)。比较地膜养殖池与沙底养殖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养殖天数大于90d时,地膜养殖池对虾的生长明显优于沙底养殖池对虾(p〈0.05)。  相似文献   
305.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昭通多普勒雷达资料 、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等,分析云南省昭通市夏季的一次伴有大范围短时强降水的暖区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在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下,由持续存在的地面辐合线触发抬升产生的暖区对流性降雨过程;这次过程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同时700hPa水汽输送与降水的落区和量级密切相关,水汽输送越好,降雨量级越大;长期维持的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配合有利的水汽条件和适当的物理量场导致了此次连续性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垂直上升速度的大值区和降雨量级的大值区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可以用来表征降雨的状态,但是不能用来定量表征降雨量级;持续存在的“逆风区”有利于连续性的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昭通市低层偏东风辐合导致的暖区对流性降水过程中,地形的辐合抬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6.
For four years, runoff and soil loss from seven cropping systems of fodder maize have been measured on experimental plots under natural and simulated rainfall. Besides runoff and soil loss, several variables have also been measured, including rainfall kinetic energy, degree of slaking, surface roughness, aggregate stability, soil moisture content, crop cover, shear strength and topsoil porosity. These variables explain a large part of the variance in measured runoff, soil loss and splash erosion under the various cropping system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from the erosion measurements on the experimental plots (these conclusions apply to the spatial level at which th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1) Soil tillage after maize harvest strongly reduced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during the winter; sowing of winter rye further reduced winter erosion, though the difference with a merely tilled soil is small. (2) During spring and the growing season, soil loss is reduced strongly if the soil surface is partly covered by plant residues; the presence of plant residue on the surface appeared to be essential in achieving erosion reduction in summer. (3) Soil loss reductions were much higher than runoff reductions; significant runoff reduction is only achieved by the ‘straw system’ having flat-lying, non-fixed plant residue on the soil surface; the other systems, though effective in reducing soil loss, were not effective in reducing runoff.  相似文献   
307.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19,自引:8,他引:111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①在研究视角上,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关系有待于深入探索;②在研究内容上,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制力度仍不能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急需开展;③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08.
适于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尝试建立高效、价廉、实用性强的固定化微生物水质处理技术。根据水产养殖特点,选择了网片、波纹板、竹球等不同载体,对有益微生物制剂进行吸附后,比较其对人工模拟养殖废水处理的效果,最终确定竹球为理想的吸附载体材料;研究了最适母液浓度和吸附时间、水体中作用持续时间等;进行了对不同的商业化微生物制剂与单纯芽孢菌的降解效果比较,得到最佳制剂种类和优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