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5篇
  免费   1572篇
  国内免费   1961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312篇
地球物理   2241篇
地质学   5685篇
海洋学   775篇
天文学   582篇
综合类   632篇
自然地理   67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盐度对双棘黄姑鱼仔鱼活力及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用不同盐度梯度海水对双棘黄姑鱼仔鱼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17.0.22.0、27.0.31.0~33.0的4个试验组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分别为5.38、7.35、6.46、6.18;各盐度组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仔鱼经25d的培养,其平均全长为18.8~19.2mm;盐度22.0及27.0的海水中仔稚鱼呈较高的存活率,各盐度组的平均存活率为36、0%、48.5%、46.7%和39.2%.  相似文献   
93.
造山带大陆斜坡可以划分出有扇与无扇大陆斜坡两种沉积类型。有扇大陆斜坡以近源浊积岩、碎屑流为特色;无扇大陆斜坡以远源浊积岩、等深岩、半远洋沉积为特色。因而大陆斜坡也是一个多种沉积作用活跃的场所。造山带深水沉积绝不是常人认为是单一的复理石、千篇一律的重力流,而是内容十分丰富的沉积作用非常活跃和堆积的场所。  相似文献   
94.
南海北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及其邻区的地壳构造运动是在统一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总体区域性张裂沉降背景之下发生的,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振荡式发生的特点,并贯穿了晚白垩世末之后的整个新生代.它的发生与太平洋板块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之下的软流层流动方向和强度的振荡式改变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95.
南沙群岛海域构造地层及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实验2”号调查船1987—1991年测得的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论述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构造层划分、时代属性与分布发育特征。提出本区自白垩纪中期以来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两个裂谷作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96.
采用硫酸铵分部沉淀与凝胶过滤的方法,进行藓羽藻Rubisco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藓羽藻Rubisco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呈两条清晰条带,分别为Rubisco大亚基与小亚基;与菠菜相比,藓羽藻Rubisco大亚基分子量与菠菜基本相同,而小亚基较之稍大一些。藓羽藻Rubisco活力测定结果表明,Rubisco分离过程中用硫酸铵分部沉淀后活力降低许多,分离后活力有所上升,但仍比粗提液活力弱;在Rubisco活力测定过程中,藓羽藻Rubisco的活化温度与其它物种Rubisco活化的温度不同,在低温下活化效果较好。这些结果说明Rubisco的酶活力受硫酸铵的影响而且藓羽藻Rubisco相对陆地高等植物结构不稳定。  相似文献   
97.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洁  徐常芳 《地震地质》1989,11(1):35-45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Two indic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ing the natures of various classes of comets. The first is the Activity Index (AI), measuring the inherent magnitude increase in brightness from great solar distances to maximum near perihelion. The second, or Volatility Index (VI), measures the variation in magnitude near perihelion. Ten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these two indices are derived from observations by Max Beyer over more than 30 years for long-period (L-P) and short-period (S-P) comets near perihelion and from other homogeneous sources. AI determinations are made for 32 long-period (L-P) comets and for 14 short-period (S-P). The range of values of AI is of the order of 3 to 10 magnitudes with a median about 6. An expected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perihelion distance q, is found to vary as q –2.3. Residuals from a least-square solution (AI) are used for comparing comets of different orbital classe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 single value of AI is only ±1m.1 for L-P comets and ±1m.2 for S-P comets.Among the L-P comets, 19 of period P larger than 104 years yield AI = 0m.27 ± 0m.25 compared to 0m.39 ± 0m.26 for 13 of period between 102 years and 104 years. This denies any fading with aging among the L-P comets. Also no systematic change with period occurs for the VI index, leading to the same conclusions. Weak correlations are found with the Gas/Dust ratio of comets. No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indices, nor of either index with near-perihelion magnitudes or orbital inclination.The various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a uniform origin for all types of comets, the nuclei being homogeneous on the large scale but quite diverse on a small scale (the order of a fraction of kilometer in extent). Small comets thus may sublimate away entirely, leaving no solid core, while huge comets may develop a less volatile core by radioactive heating and possibly become inactive like asteroids after many S-P revolutions about the Sun. When relatively new, huge comets may be quite active at great solar distances because of volatiles from the core that have refrozen in the outer layers.  相似文献   
99.
喀什凹陷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含铀区,自中生代以来主要发生过5次重大构造事件,对该地区中-下侏罗统铀矿成矿及保矿具有重要意义,即晚三叠世有利的构造背景,早-中侏罗世有利的构造-沉积环境形成的有利岩性-岩相建造,晚侏罗世构造掀斜与古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的形成,白垩纪-古近纪的保矿作用及新近纪以来的构造破坏与局部层间氧化带的形成与叠加,从而很可能在中-下侏罗统中形成一定规模受层间氧化带控制的砂岩型铀矿床。指出主要找矿靶区为库孜贡苏断陷以西的南天山山前,同时还有托云盆地。  相似文献   
100.
垣曲盆地最高阶地风尘堆积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垣曲盆地原土坪阶地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土坪剖面地层自下而上由水下河湖相-漫滩相-风尘堆积构成,整个剖面记录了一个水位下降、由水下沉积环境转变为气下环境的连续堆积过程。剖面地层记录的1.84~1.62MaB.P.期间由河湖相沉积环境转变为典型风尘堆积的沉积转型及风尘堆积反映出的1.21MaB.P.前后古气候变化事件是对青藏高原青藏运动C幕和昆黄运动的区域沉积响应。开始于1.62MaB.P.的典型风尘堆积底界年龄代表了该级阶地的形成时代,表明该段黄河至少在此时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