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2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1230篇
测绘学   421篇
大气科学   360篇
地球物理   508篇
地质学   4409篇
海洋学   1030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624篇
自然地理   166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Seve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1.4 billion in government subsidies are encouraging the ethanol program without substantial benefits to the U.S. economy. Large ethanol industries and a few U.S. government agencies, such as the USDA, support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Corn-farmers receive minimal profits. In the U.S. ethanol system, considerably more energy, including high-grade fossil fuel, is required to produce ethanol than is available in the energy-ethanol output. Specifically about 29% more energy is used to produce a gallon of ethanol than the energy in a gallon of ethanol. Fossil energy powers corn production and the fermentation/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creasing subsidized ethanol production will take more feed from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is estimated to currently cost consumers an additional $1 billion per year. Ethanol production increas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Corn production causes more total soil erosion than any other crop. Also, corn production uses more insecticides, herbicides, and nitrogen fertilizers than any other crop. All these factors degrade the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ontribute to water pollution and air pollution. Increasing the cost of food and diverting human food resources to the costly inefficient production of ethanol fuel raise major ethical questions. These occur at a time when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malnourished. The ethical priority for corn and other food crops should be for food and feed. Subsidized ethanol produced from U.S. corn is not a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相似文献   
192.
Diatoms, Cladocera, and chironomids preserved in the sediments of Lake Dalgoto were studied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the lake eco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vegetation history as represented by the pollen stratigraphy. Younger Dryas silty sediments at the base of the core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diversity of aquatic organisms. The transition to the Holocene is indicated by a sharp change from silt to clay-gyttja. The migration and expansion of trees at lower elevations between 10200 and 8500 14C-yr BP, along with higher diversit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aquatic organisms and the decreased proportion of north-alpine diatoms, point to rapidly rising summer temperatures. After 6500 14C-yr BP the expansion of Pinus mugo in the catchment coincides with signs of natural eutrophication as recorded by an increase of planktonic diatoms. In the late Holocene (4000–0 14C-yr BP) Pinus peuce and Abies are reduced and Picea expands. Cereal grains and disturbance indicators suggest late-Holocene human modification of the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193.
汪汇海  李德厚 《山地学报》2003,21(3):318-323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两层人工群落结构,比单一橡胶种植模式有着明显的改善山地土壤生态环境的特点。胶—茶人工群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增强土壤地表呼吸强度,促进团聚体形成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增加单产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因此,胶—茶人工群落为合理利用我国西部热带山地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经营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4.
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地质灾害相当严重,在一些地段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好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对西藏自治区的地质环境特征作了系统地分析,并对西藏地质环境保护及管理现状作了客观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西藏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西藏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5.
本文利用电镜扫描方法 (SEM)对比分析了南极乔治王岛无冰区海滩沉积、冰碛物以及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等典型沉积环境中的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 ,得出了乔治王岛各典型沉积环境中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的颗粒频率曲线。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特征具有相似性 ,这主要和南极地区广泛发育的冰川作用有关 ,同时 ,它们也有各自典型的特征组合 ,这些典型特征组合的不同反映了石英砂后期的搬运历史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本文还依据石英砂表面特征的颗粒出现频率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三级海岸阶地上的沉积物和一个未知成因的样品进行了沉积环境的判别分析 ,结果证明石英砂微形貌特征可以作为南极地区沉积环境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6.
北极海冰细菌产胞外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覆盖在北极海洋上的广阔海冰为其内部生存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境。研究表明 ,大量海冰细菌能够分泌产生胞外酶 ,其中产蛋白或脂质水解酶细菌的比例远高于产多糖水解酶的细菌。温度、盐度是直接影响海冰细菌生存与活力的 2个主要环境因子。 76%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为低温菌 ,菌株只能在 <35°C条件下生长 ;而 98%的酪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 35°C ,其中 62 %的酶最适作用温度≥ 45°C。几乎所有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都耐盐或嗜盐  相似文献   
197.
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轻的西藏高原,新构造运动活跃,地热活动频繁而强烈,区内有各种类型的地热显示区(点)600余处,与地热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地质灾害有着复杂而又广泛的联系。探索地热活动与地质灾害及特殊地质环境类型形成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地热显示区及其周边的各项人类开发活动,寻求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最佳切入点发展地方经济、保护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8.
陶和平  刘淑珍  曹宗杰 《山地学报》2003,21(Z1):118-122
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资源、经济、环境管理的基础,但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巨型系统工程,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其建设和部署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安排。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根据西藏自治区目前信息化发展现状,探讨了西藏自治区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及意义,认为西藏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是提出项目建设的框架及规划,其次根据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投资力度,制订近期、中长期目标及建设内容,然后根据规划分阶段实施。最后文章讨论了西藏实施省级空间信息的重要意义,为实现西藏电子政府、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9.
本文以美国经济区为基本地域单元,以区位商和相关系数为主要研究指标,从一般投资区位和新建投资区位两方面研究了美国外商制造业直接投资区域分异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外商制造业企业就业与美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区域分布很相似,但更倾向于集中在美国东南部;外商新建投资企业相对集中在新英格兰部分地区和东南部,得克萨斯和路易丝安那海岸地区,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西部;外商新建企业倾向于分布在高人口密度区,但相关性没有美国本国新建企业强;外商新建投资企业与外商并购企业的分布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0.
作为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青海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 ,青海北部气候环境一直处于冷暖、干湿波动过程之中 ,湖泊水域也发生了相应的扩张和收缩 ,成为高原人类迁移和发展的自然背景。约 3 0kaB .P .,在晚期智人出现和迁徙的关键时期 ,青海北部开始有了最早的人类活动 ;更新世末—全新世初 ,气候转暖 ,古人类再次来到青海北部 ;进入全新世中期 ,气候暖湿 ,湖水位回升 ,细石器技术变得十分普通 ,青海北部的人类活动渐趋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