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9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143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98篇
地质学   4430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对邯邢地区典型夕卡岩型铁矿床白涧铁矿和西石门铁矿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的成分、热电性、爆裂温度及O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层间矿体具有低Ti、∑REE、爆裂温度、δ18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小但变化范围大;接触带矿体为高Ti、∑REE、爆裂温度、δ18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大,变化范围小。白涧铁矿层间矿和西石门铁矿中磁铁矿的REE表现出Eu的正异常,而白涧铁矿接触带矿为负异常。白涧铁矿磁铁矿中单层矿体热电性系数具有中部小、顶底大的特征。综合磁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以热电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和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93.
新疆阿尔泰南缘巴利尔斯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利尔斯铁矿是阿尔泰南缘麦兹盆地新近发现的中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下亚组第二岩性段变粒岩、浅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中, 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矿物。本文对矿体围岩、矽卡岩矿物和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磁铁矿矿石、矽卡岩与围岩斜长角闪岩的REE特征具有相似性, 暗示磁铁矿矿石与矽卡岩具有亲缘性, 斜长角闪岩可能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矽卡岩和矿石发育Eu正异常及所有矿石的负Ce异常, 表明铁成矿作用发生在高温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内蒙古保龙南沟-老敖沟银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矿体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属于典型的热液型银铅锌矿床,且矿区深部及周边地区尚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新疆觉罗塔格地区进行地球物理特征及含铁(磷)杂岩体地质特征分析,证明古老地台区均有基性-碱性杂岩带存在,这些区带本身就是最有远景的成矿区带。成矿区主要位于地台边缘,受深大断裂控制。觉罗塔格地区与已知的内生铁(磷)矿对比,具有成矿构造条件相同、同时都有杂岩体分布、有磁异常等相同的特征,证明该区具有良好的铁(磷)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6.
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丕忠 《地质学报》2014,88(1):99-108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其北段是中国除新疆以外唯一存在地质空白的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程度低。笔者通过对其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区域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初步认为本区优势内生金属矿产是钼矿、银铅锌矿,其次是金矿和铜矿,潜力矿种是铀矿;以德尔布干、鄂伦春-伊尔施两条深断裂为界,其两侧地球化学背景、成矿环境、矿种及成矿类型差异很大,并将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划分为:德尔布干Ⅲ1、大兴安岭西坡Ⅲ2、嫩江Ⅲ3等3个Ⅲ级成矿亚带10个Ⅳ级成矿区。  相似文献   
997.
我国著名大型锡矿大厂矿区的100号矿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大脉状矿体,由质密锡铅锌矿石组成。该大脉矿体长度约1200多米。大厂矿区矿床形成过程有两个主要矿化阶段:早期锡石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的硫盐锡石多金属矿化阶段。矿物流体包体数据表明:早期形成于300~400℃(450℃)条件下,有高盐度流体包体与低盐度流体包体共存,流体处于从超临界流体进入近临界的气液两相不混溶区过渡阶段,有流体沸腾现象;晚期流体盐度变化小处于降温过程。而100号矿体形成于300~360℃,压力较低,仅为8.24MPa。本次研究设计一含锡溶液从超临界态进入亚临界态的气液不混溶区的实验,研究金属在气-液间再分配过程。实验模拟一个非平衡的气液分离反应动力学过程。重点研究含Sn-NaHCO3-HCl-H2O在近临界压(25~22MPa)和8~14MPa、380~300℃条件下,在亚临界态气-液两相不混溶区时相分离过程。气液分离实验是恒压降温过程。结果表明:近临界区NaHCO3-HCl-H2O的NaCl-H2O体系出现气-液(L-V)分离现象。降温远离临界点时,在V与L相里的Na、Cl浓度比:Na(V/L)、Cl(V/L)比值多数远小于1,Na、Cl主要分布在液相里。实验表明出现含Sn溶液的V-L两相分离过程,并且,Sn已在L-V间再分配,Sn(V/L)多数大于1。说明Sn多数情况下分布于气相里(贫NaCl富H2OCO2)。在380~250℃范围内NaCl-H2O-CO2体系包含的H2O-CO2体系也出现V-L两相不混溶区。实验发现H2O-CO2的L-V分离过程中,气相里HCO-3和CO2-3分布很少,CO2多。同时,锡在H2O-CO2的L-V间也存在再分配,锡分布在富CO2气体里。实验说明富CO2气体迁移锡。实验为地质解释提供依据,说明100号矿体形成于快速减压的大型裂隙条件下。在300~360℃下压力减低,使含金属流体迅速进入L-V两相不混溶区,气体快速迁移金属,快速沉积金属矿石。  相似文献   
998.
The barium deposits in Ankang and Xunyang counties,Shaanxi Province,China,occur in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the world-class barium metallogenic belt in south Qinling.The deposits are hosted by the Lower Silurian carbonaceous siliceous rocks,with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barite and witherite.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barit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between 135 and 155 ℃,whereas those from the witherite have two peaks of 165-175 ℃,and 215-225℃,respectively.Laser Raman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s indicates that the vapor phas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barite is dominated by H_2O,although some contains N_2,H_2S,and CH_4.The compositions of the vapor and liquid phas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witherit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end-members,one dominated by H_2O without other volatiles,and the other containing CH_4,C_2H_6,C_3H_8,C_2H_4,and C_6H_6 in addition to H_2O.CO_2,H_2S,and some CH_4 are interpreted as products of chemical reactions during mineralization.Organic gases(CH_4,C_2H_6,C_3H_8,C_2H_4,and C_6H_6) in the fluids were critical in the formation of barium sulfate versus carbonate.The δ~(34)S values of barite range from 38.26‰ to54.23‰(CDT),the δ~(34)S values of sulfides coexisting with barium minerals vary from 22.44‰ to25.11‰(CDT),and those in the wall rock from 11.60‰ to 19.06‰(CDT).We propose that the SO_4~(2-)generally experienced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in seawater before mineralization,and some SO_4~(2-)also experienced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in hydrothermal system during mineralization.The δ~(13)C values of witherite range from-27.30‰ to-11.80‰(PDB),suggesting that carbon was sourced from organic substances(like CH_4,C_2H_4,and C_2H_6).The formation of witherite wa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which caused the consumption of the organic gases and SO_4~(2-) in the hydrothermal solutions,consequently inhibiting barite formation.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forming witherite include high fluid temperatures,high Ba~(2+) concentrations,CO_2 in the fluids,low HS~- concentrations,and the subsequent rapid diffusion of H_2S during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of the fluids.  相似文献   
999.
发现于德国南部的早侏罗世土亚辛期的海螂蛤页岩相沉积是中生代最早一次,也是唯一保存在大陆地层中的全球性大洋缺氧事件的典型代表。近年中国羌塘盆地已相继发现4处海螂蛤页岩相地层。北羌塘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试验井QK-5井钻遇含海螂蛤页岩相特有化石组合的地层,厚度逾150m,是迄今所知羌塘盆地纬度最高的海螂蛤页岩相产地,其他3处分布在羌塘盆地中间隆起带以南的双湖和色哇等地。海螂蛤页岩相的分布纵贯南、北羌塘,意味着羌塘盆地在早侏罗世并没有受到中间隆起带的制约而分成南、北2个独立的沉积凹陷。北羌塘西部白龙冰河、半岛湖一带与东部雀莫措、雁石坪一带的早侏罗世沉积相截然不同,形成早侏罗世西海东陆的沉积格局。海螂蛤页岩相在羌塘盆地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生代羌塘盆地沉积和古海洋演化历史。该区以海螂蛤黑色页岩为代表的富碳沉积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沉积厚度都十分可观,对盆地的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及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青海尕林格铁矿区地表有近200 m厚的第四系覆盖层,地质工作几乎无法开展,加之钻井控制有限,增加了该区勘探的难度。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小波多尺度方法分析了该区的平面磁异常,发现小波一阶、二阶细节突出了3线附近的断裂特征,同时对3线设计剖面作正演计算,也表明该剖面处在断裂位置。该推断已经被钻探验证。另外小波四阶细节(场源似深度456 m)表现为区域场特征,推断该区深度456 m以下存在磁铁矿体的可能不大,对位于异常中心的5号地质剖面的正演计算没有发现剩余异常,也映证了该区深部没有隐伏铁矿体。小波多尺度分析与2.5维人机交互反演技术等综合方法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该区磁异常特征的认识,可以为钻孔布置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