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7篇
  免费   1176篇
  国内免费   1624篇
测绘学   278篇
大气科学   676篇
地球物理   1483篇
地质学   3950篇
海洋学   246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468篇
自然地理   169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贵州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日益恶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本阐述了喀斯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深入探讨了人为因素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为防止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断层周围的弹塑性区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方法 ,通过模拟符合实际状况的逐步加载过程所引起应力场和塑性形变区的研究 ,得出如下结果 :①在塑性或韧性剪切形变情况下 ,断裂或形变带的共轭剪切角往往大于 4 5° ;②在双向挤压应力条件下 ,先存断裂的前缘部位没有拉伸应力存在 ,但可能有伸展形变发生 ;③与最大主压应力夹角为 3 0°~ 90°的断层前缘是偏应力的优势方位 ,容易发生塑性剪切形变 ,特别是夹角为 60°左右的断层是最易发生新的构造活动的断层 ;④多数断层两侧一定范围内以及断层内部是相对的低应力区。这些应力的低值区 ,非常有利于矿液和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  相似文献   
83.
鲁中南岩溶水资源综合类型及合理调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鲁中南岩溶区是中国北方半干旱温带岩溶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区岩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大面积分散补给而局部富集等特征。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洞穴为主,地下水类型多为裂隙溶洞型。在对该区岩溶水补给,富集,径流及排泄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初步将本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地下岩溶水径带变化带水资源类型和排泄带水资源及地下岩溶水资源类型。对该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调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
The Irtysh shear zone (ISZ) of Altai region is the lineament structure of the collision-suture type, where granites of Kalba complex and granodiorites of Zmeinogorsk complex are exposed to regional gneiss-formation and stress-metamorphic alteration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detailed structural observations at special grounds using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n the behavior analysis of isotopic systems from altered granitoids.Within the ISZ area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continuous rows of granitoid stress-metamorphism from initial recrystallization of protolite, its cataclasis and mechanical flaring up to complete recrystallization with alteration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 streaky complexes of granite tectonites of blastomylonite and blastocataclasite types. The directed alteration of rocks has several impulse and is expressed by a change in morphology of mineral grains and their relations, magnification of deformation component in the rock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new mineral phases on the basis of initial ones without surface fluidization. At transformation of isotopic systems from granitoid, their feldspars,biotite and hornblende, we can observe “rejuvenation“ of the rock substrate from 270- 290 Ma for Kalba granitoids to 220-235 Ma for their tectonites, and for Rudny Altai granodiorites, their ages changes from 285-317 Ma to 232-257 Ma for their tectonites.  相似文献   
85.
新疆伽师及邻近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 .各地块运动速率不同 ,平均应变率为 0 .0 4× 10 - 6 /a .  相似文献   
86.
四川省房屋建筑易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房屋建筑易损性特征是防震减灾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多年工作的系统总结,得出四川省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全省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总体水平不高,这是造成地震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实力的提高,适当提高全省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可大大减轻特别是中强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7.
根据华北地区1999年和2001年两期高精度GPS观测结果,通过与1992,1995,1996年和1999年这几期资料的比较,发现近两年的运动与前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阴山单元和鄂尔多斯单元之间显示为压性运动的性质,但比较微弱,它们之间的边界带上似乎有左旋走滑运动,但从整体上看并不显著。(2)晋冀鲁单元和燕山单元的整体活动性不如以前,各单元内部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运动,并山单元和晋冀鲁单元的北部存在着比较显著的东西向挤压,北京地区则表现为南北向挤压。(3)晋冀鲁单元南部与胶辽鲁苏单元的南部的趋势活动呈张性,优势运动方向为东南,这样的结果可能表明,华北目前存在着应力扰动行为,大同与天津之间的区域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地区,该区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中强地震活动的一个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88.
Little is known about centennial- to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during interglacial times, other than the Holocene. We here present high-resolution evidence from anoxic (unbioturbated) 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 that demonstrates a sustained ∼800-yr climate disturbance in the monsoonal latitudes during the Eemian interglacial maximum (∼125 ka BP). Results imply that before and after this event,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penetrated sufficiently beyond the central Saharan watershed (∼21°N)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to fuel flooding into the Mediterranean along the wider North African margin, through fossil river/wadi systems that to date have been considered only within a Holocene context. Relaxation in the ITCZ penetration during the intra-Eemian event curtailed this flux, but flow from the Nile - with its vast catchment area - was not affected. Previous work suggests a concomitant Eurasian cooling event, with intensified impact of the higher-latitude climate o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The combined signals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for the Holocene cooling event around 8 ka BP. The apparent type of concurrent changes in the monsoon and higher-latitude climate may reflect a fundamental mechanism for variability in the transfer of energy (latent heat) between the tropics and higher latitudes.  相似文献   
89.
城市震害高危害小区的研究和GIS的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帅向华  成小平  袁一凡 《地震》2002,22(3):113-119
论述了在城市地震灾害中如何考虑诸方面因素来评价城市的灾害轻重分布情况。中建立坑危害小区分析模型,设想将城市划分等面积网格,给每个单元网格赋予灾害指数,以确定城市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求灾指挥提供决策信息。同时,将高危害小区的模型研究结果转化为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的GIS模型。该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泰安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90.
川滇地区地震(Ms≥5.0)破裂类型与前兆异常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滇地区 31次 (组 ) 5 .0级以上地震与余震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 ,结合“强地震分为走滑型地震和断错型地震”的理论 ,确定了各次 (组 )地震的破裂类型。从物理机制上对地震破裂类型与震前前兆异常分布关系进行了讨论 ,由此进一步探讨了 5 .0级以上地震震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