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物理分析和解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耀炜  牛安福  卢军 《地震》2004,24(4):57-65
总结了“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分析和解释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将主要进展归纳为4个方面, 即: 通过大量台网数据的扫描处理和震例研究, 分析了地电、 地形变、 地下流体强震短期前兆的典型特征; 提出了典型短期前兆特征依托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理论解释;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探讨了短期地震活动性图像特征和强余震触发机理; 总结了大陆强地震的卫星热红外异常演化过程, 提出了活动断裂带内、 外温度和地表温度场提取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12.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总被引:110,自引:13,他引:97  
周一星  张莉 《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从改革开放的视角,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经济区进行了新的研究。根据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确定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全国的经济核心区;通过外贸货流、铁路客货流、人口迁移流、信件流等流量流向分析,概括了3大核心区的内向型和外向型腹地范围;在此基础上,把中国经济地域划分为北方区、东中区和南方区3个一级城市经济区和11个二级区。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空间组织形成许多新的认识。这一研究对于各地区经济联系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3.
针对现实中消费现象和消费研究日益显著现象,小文从传统消费地理研究思维定势和方法着手,疏理西方消费空间研究关注点的转变趋势:①包罗万象的消费研究对象和内容;②传统与现代新型多种消费空间类型的探讨;③对消费空间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关注;④跨尺度空间与商品移动轨迹的新视角;⑤消费内涵的延伸。西方地理学家对消费的研究方法体现为传统地学区域和空间研究视角优势的发挥,以及批判性地继承大量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西方地理学家对社会科学做出的贡献主要如下:①揭示消费空间不平衡关系和社会意义;②强调消费、消费者与消费空间的非均一、异质、流动特征,指出以消费者类型开展研究的弊端,质疑历史分析研究和消费阶段划分方法;③采用情景方法对主体与空间关系研究,揭示出多种消费空间存在的社会政治意义;④继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将生产和消费空间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同时指出阶级视角对消费者多种差异性的忽视;⑤基于商品链、供给系统、商品循环和行动者网络等方法和学说的差异性视角及其政治立场,强调学说,尤其道德因素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4.
攀西铁矿成矿带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攀西地区区域地质、区域矿产特征的分析,综合地球物理、遥感解译资料,共划分出4个找矿远景区:冕宁泸沽一喜德登相营富铁矿找矿远景区、盐源矿山梁子-牛厂富铁矿找矿远景区、太和一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远景区、西昌德昌兴隆.会理龙泉铁矿远景区。指出远景区内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等为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315.
塔里木盆地自奥陶纪以来,先后经历了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中期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等7 次关键构造变革期,并且形成7 个重要不整合界面,这些不整合具有各自不同的类型和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识别、测井分析和岩心观察等手段分析,认为这些不整合面现今在盆地内主要表现为平行不整合、叠合不整合、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古岩溶和古侵蚀不整合。随着盆地的演化,这些不整合面在几何形态、空间位置和时间上不断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认为塔里木盆地这些主要不整合在几何形态上具有叠合、复合特征,空间上具有分层、差异的特征,时间上表现为迁移特征。不整合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剥蚀时间长短,沉积时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16.
太古宙TTG岩石是什么含义?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张旗  翟明国 《岩石学报》2012,28(11):3446-3456
太古宙TTG岩石的成因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与太古宙麻粒岩地体并称为太古宙两大疑案.TTG岩石关系到地球早期陆壳是如何形成、生长和演化的.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太古宙TTG要么产于板块消减带,要么来自加厚的下地壳,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笔者认为二者证据都不充分.上述认识是将太古宙TTG与现代埃达克岩简单对比得出来的,而这种对比忽略了地质时代和构造背景的差异,正确的对比应当是在太古宙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之间进行.太古宙地壳异常的热,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板块构造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太古宙TTG是太古宙地壳的主要成分,太古宙TTG地体反映的是太古宙地壳的平均厚度,加厚是相对于正常地壳厚度而言的.太古宙地质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不恰当地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将今论古”只适合显生宙或中-新元古代.研究TTG岩石意义十分重大,对我们理解前板块构造以及板块构造何时开始的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317.
中国成菱镁矿区带与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正  白鸽  王登红  陈毓川  徐志刚 《地质学报》2014,88(12):2326-2338
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储量巨大,目前位居世界首位.类型上以晶质菱镁矿为主,便于开发利用.晶质菱镁矿又以沉积变质型为主,集中分布在辽东地区,形成了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菱镁矿集中区和生产基地,其次为成因上与超镁铁质杂岩密切相关的热液交代型和风化残积型,青藏班公湖成矿带可作为我国湖相沉积型菱镁矿找矿的重要靶区.本次在对全国62处菱镁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全国菱镁矿的成矿规律,进一步划分了菱镁矿的矿床类型,并划分出13个成菱镁矿带,编制了“中国菱镁矿成矿规律图”、“中国菱镁矿成矿体系图”和“中国成菱镁矿带分布图”等图件,为我国菱镁矿资源潜力评价的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对我国辽东超大型菱镁矿的成因机制问题和菱镁矿中镁的物质来源等关键科学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318.
祝汉收  翟俊  侯鹏  王桥  陈妍  金点点  王永财 《地理学报》2022,77(5):1275-1288
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态系统服务,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但是,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为视角,进而探讨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特征的研究案例相对较少。本文以秦巴重点生态功能区为评估分析区域,选择自然地理条件相似度极高的秦巴山区为参照单元,以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与调节服务为核心内容,在定量分析2000—2019年期间的生态空间变化特征基础上,分析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秦巴山区生态状况逐渐变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之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重点生态功能区服务能力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平均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总量和水源涵养总量比重点生态功能区外分别高出了25.95 gC/m2、5.81亿t和24.95亿m3;土壤保持服务和生态系统供给服务的协同关系与生态状况改善呈正相关;由于受到降水的影响,2010年之后的水源涵养服务与生态系统供给服务的协同关系变差。总体来看,秦巴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带动了区域生态空间“量的增长”和生态系统服务“质的提升”,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协调性”仍然不足,甚至从“协同”转为“权衡”关系,这要求未来国家需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决策,提高生态系统总体效益,支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  相似文献   
319.
本文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岩土工程勘察工序流程的质量管理要点,这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专业宏观管理到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20.
构建特色矿业经济区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甘肃省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经济发展、矿业产业基地布局和基础条件分析,根据省情、矿情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划分出3个国家级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2个省级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差异、经济结构差异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