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测绘学   863篇
大气科学   295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1764篇
海洋学   33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66篇
自然地理   4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环境工程专业遥感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蚌埠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遥感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这一问题,该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对遥感技术的需求,提出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遥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注重课程衔接和实践教学时间的连续性是该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通过2011—2014年的课程教改探索,通过多样的案例实践教学和相关课程横向连接的教学手段,在遥感技术服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与环境工程专业相结合的遥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针对大型室内场所实时监控系统面临的地图可视化功能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室内定位监控系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开源WebGIS技术的实时定位监控系统室内地图可视化方案,基于Web三层体系分别设计了室内地图符号化方案、管理方案以及Web监控端显示方案;最后设计开发了一套室内实时定位监控系统HospMonitor,并在医院进行了应用实验,能够实现对医院特定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动态追踪和查询分析等功能,该方案提升了现有实时定位监控系统中的室内地图可视化性能,可推广应用于大型室内场馆实时监控管理应用中。  相似文献   
973.
Popular and professional interest in maps and map-making has never been greater. Despite this engagement, introductory skills courses in “map use” have largely disappeared in undergraduate geography and cartography programs at US universities, with research indicating that both map-use course enrollments and the existence of such courses themselves are on the decline. While the map-use course and its content may have been replaced by, repackaged as, or incorporated into an integrat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cartography–remote sensing foundations course, how do we ensure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maps and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s not lost in the mix? This essay describes a recent course redesign experience incorpo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echnology fluency, and spatial thinking principles to maintain map-use concepts, skills, and appreciation in an introducto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S&T) foundations course, meeting both GIS&T and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ar goals.  相似文献   
974.
王磊 《测绘工程》2012,21(1):39-43
基于GIS库和图形库"两库合一"与"符号多重嵌套"思想,利用模板控制技术,采用程序设计和参数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图符号化模块进行设计,并基于模板跨平台实现相关功能,对空间数据(点、线、面、注记)进行静、动态符号化,实现空间数据符号化显示、数据转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975.
介绍了GPS、RTK、网络RTK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同时论述了其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为今后各个领域对高新测量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6.
RTK技术以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的优势,成为地籍测量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针对地籍测量的要求,从经济、精度、效率各方面探讨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探讨了RTK技术用于地籍碎部测量的可行性,分析了各种误差的来源及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减弱或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977.
本文探讨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方法在农村村庄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方法,描述了其作业方法和技术流程,同时将航测法村庄地籍测量方法与全野外地籍测量方法在界址点、界址边和宗地面积的精度方面做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做了初步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78.
王书芳  徐向舟  徐飞龙 《测绘科学》2012,(2):149-151,178
实验地貌观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试验观测的精度和效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和效率,其设备简单易操作且成本相对较低,但观测精度仍需结合传统手段进行率定和校核;点云式激光扫描技术使用范围广、精度高,但设备制作成本高、数据处理量大,等值线式激光扫描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超声波地形仪多用于水下地形观测,应用范围及效率精度有待改进。实验地貌观测技术未来的研究趋势应朝着高精度、高效率、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79.
殷勇  印洁  丁圣陶  叶关根 《测绘科学》2012,37(5):197-199,218
针对当前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码特征以及制图工艺流程,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本文提出基于地图专家知识模板的快速制图解决方案,解决注记自动配置以及符号复用等快速制图关键技术,最终服务于应急出图以及大批量的工程化出图,并在1∶250 000公众版地图出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0.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3):98-101
Abstract

A second look is taken at “The Geography of the U.S. in the Year 2,000.” A new interplay is seen of the countervailing pressures to disperse and to agglomerate. Polynucleated urban regions are seen, organized within and around a global poly center. There are certain imperatives: those of demographic cycles and of the economic long wave. These will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age technologies to change family structures, life styles, and locational preferences. The unexpected also should be expected: “catastrophes” in which existing arrangements are transformed and new structures put into place to replace them. A key to understanding is to continually probe the second derivatives: change in the nature of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