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篇
  免费   1319篇
  国内免费   760篇
测绘学   402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973篇
地质学   3162篇
海洋学   407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测水煤系是湖南分布较广、储量丰富的含煤地层之一。对于结构简单,灰份较低的煤层,可以通过异常明显的自然伽马低异常与伽马伽马高异常加以判别。但在结构复杂、挤压破坏强烈、薄煤分层、夹矸与顶底围岩炭化程度高、煤与围岩及夹矸物性差异小等情况下,仅靠自然伽马与伽马伽马等常规测井方法难以满足测井质量验收标准。以浆江勘探区3909孔、3503孔及金竹山矿区7403孔为例,利用伽马伽马短源距、三侧向、声速及密度等测井方法,结合常规自然伽马与伽马伽马测井,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结构煤层的定性、定厚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方法均将理论海平面变化和地面沉降进行的叠加分析,本文讨论和分析了近20年来全球理论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背景下的区域海平面变化速率,利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预测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考虑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新特点,以及长江流域来沙显著减少和河口大型工程建设对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在流域来沙量显著减少但来水量变化不大情况下,流域大坝的坝下冲刷使得河槽刷深,河口水位降低,同时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和促淤围垦工程束狭入海口,使得潮位站水位发生变化,两者的综合效应是目前研究长江口相对海平面变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老168平台丛式井组是2009年中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之一,平台上共部署58口海油陆采定向井。该丛式井组的施工主要有以下难点:井网密集,防碰工作量大;造斜点浅、井斜大、造斜困难;位移大、裸眼稳斜段长,稳斜难度大;钻井液技术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可借鉴经验非常少。因此钻井施工难度极大,通过实施优化井场布局及井眼轨道技术、大井眼松软浅地层定向技术、高精度轨迹控制技术、大位移井安全钻进技术,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技术,最终实现了老168钻完井一体化作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今后胜利油田丛式井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研究了1类具梯度项的次线性椭圆型方程大解和完全有界解的存在性问题。运用上下解方法和极值原理分别得到了Rn上方程存在完全大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和存在完全有界解的充分条件,并且证明了该方程在Rn中光滑有界区域Ω上不存在大解。  相似文献   
995.
在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对泸沽湖机场建设移民搬迁后移民的生计转变、文化调适和社会整合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研究表明,从高寒山区下移安置到现居地后,移民原有的生计模式、经济结构、饮食习俗和居住格局纷纷被打破重构,同时还面临家支血缘关系网络解体、宗教信仰和观念淡化以及精神文化缺失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冲击与挑战。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移民文化变迁、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的关注,从人本出发促进移民地区的文化融合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6.
Sonic velocities in the Toolonga Calcilutite (Upper Cretaceous), the Gearle Siltstone and Haycock Marl (mid‐Cretaceous), and the Muderong Shale (Lower Cretaceous) were each used to independently quantify apparent uplift (height above maximum burial depth) in the Carnarvon Basin. Apparent uplift is given by the difference in depth between the present‐day velocity‐depth trend for a unit in a particular well and the reference trend (unaffected by uplift) of the unit. Apparent uplift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Toolonga Calcilutite, Gearle Siltstone and Muderong Shale are statistically similar. The consistency of results from carbonate and clastic units suggests that, at the formation and regional scale, overcompaction (i.e. anomalously high interval velocity) in these three units reflects previously greater burial depth, rather than sedimentological and/or diagenetic processes, and validates the use of lithologies other than shale in maximum burial‐depth studies. The proposed magnitudes of apparent uplift are greatest along some of the main structural highs of the Carnarvon Basin. Apparent uplift of approximately 800 m was determined along the Legendre Trend, and along the Barrow Arch. In excess of 900 m of apparent uplift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mbra Anticline. The consistency of results from units of Early to Late Cretaceous age suggests that uplift must have post‐dated the youngest (Late Cretaceous) unit analysed.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勇  石胜伟  宋军 《地质通报》2013,32(12):2015-2020
以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了库区72处特大滑坡灾害的防治工程措施,总结了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技术的特点。通过对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工程的基本类型与防灾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特大滑坡灾害防治措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照评价指标和标准对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998.
陕西渭河盆地固市凹陷渭热2井组 甲烷气成因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宏  王行运  韩伟  宫振奇 《地质通报》2013,32(11):1790-1797
渭河盆地固市凹陷渭热2井组甲烷气的成功点火,再一次引起人们对渭河盆地油气资源前景的关注。渭热2井组及邻区7口井天然气组分、甲烷C同位素等分析指标显示,该区甲烷气具有2种成因类型,浅部气层为新近系张家坡组生物成因气,中深部天然气来自前新生界煤型热解-裂解气;伴生CO2气为有机成因。地质分析认为,渭河盆地固市凹陷具有良好的新生界生物气资源前景,前新生界煤系地层也是渭河盆地重要的潜在烃源岩,表明渭河盆地具有开展进一步油气调查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揭示了不同情况下单井的排水采气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柿庄南区块59口井的实际排采数据,综合分析了气水产量,井底流压,套压及动液面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将早期生产特征归纳为3种类型:①低产水-高产气型,见气早,产气量高(>1000 m3/d)、产量递减缓慢、峰值产量高,日产水量小(<2m3/d),套压高;②低产水-中低产气型,日产气小于1000 m3,产量衰减明显且波动大,排水期较长;③高产水型,产气极少或无,日产水量大(>10m3/d),动液面下降缓慢,套压很低或为零。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井,提出相应的开采建议:低产水-低产气型井可采用二次压裂措施,改善煤层渗透率;高产水井可通过无机堵水或加大排采强度等方式排采;煤层气井排采要勇于实践,探索适合该区不同煤层的成功排采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MTA固井技术在油气田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提高二界面的抗剪切强度以及抵抗地层水对二界面的冲蚀。通过室内实验,对MTA固井技术在煤层气井中的运用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MTA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固井模拟实验中,也能够有效的提高二界面的抗剪切强度,实现二界面的整体固化胶结,抵抗地层水对煤层气二界面的冲蚀,这些特点对于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施工简捷、效果显著的固井技术,MTA固井方法在煤层气井中的应用前景是极为广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