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2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824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1608篇
地质学   2387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2431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5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942.
A plasma emission model is presented interpreting the observational properties of RX J1856.5-3754. In particular, on the basis of the Vlasov’s kinetic equation we study the process of the quasi-linear diffusion (QLD) developed by means of the cyclotron instability. This mechanism provides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optical and X-ray emission on the light cylinder scales, in one location of the pulsar magnetospher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observed X-ray spectrum of this source is generated via the synchrotron mechanism. A different approach of the synchrotron theory is considered, giving a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that is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al data.  相似文献   
943.
The new Solar telescope GREGOR is designed to observe small‐scale dynamic magnetic structures below a size of 70 km on the Sun with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and polarimetric accuracy. For this purpose, the polarimetric concept of GREGOR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post‐focus polarimeters with pre‐focus equipment for high precision calibration. The Leibniz‐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 developed the GREGOR calibration unit which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elescope. We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of the calibration unit and present the results of extensive testing series done in the Solar Observatory “Einsteinturm” and at GREGOR (© 2012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944.
吴宁  李燕  沈呈彩  林隽 《天文学进展》2012,30(2):125-158
从理论和观测两个方面来介绍和讨论出现在太阳爆发过程中的磁重联电流片及其物理本质和动力学特征。首先介绍在理论研究和理论模型中,磁重联电流片是如何在爆发磁结构当中形成并发展的,对观测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然后介绍观测工作是从哪几个方面对理论模型预测的电流片进行证认和研究的。第三,将介绍观测研究给出了哪些过去所没有能够预期的结果,这些结果对深入研究耀斑一CME电流片以及其中的磁重联过程的理论工作有什么重要的、挑战性的意义。第四,讨论最新的与此有关的理论研究和数值实验。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要课题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45.
当前无人机频率域半航空电磁方法(SAEM)成为地球物理勘探中的新兴技术,该方法通过空中无人飞行器测量地面上单个或多个可控源的垂直磁场.本文为无人机频率域SAEM开发了三维反演程序,正演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由于无人机采集的数据量巨大,因此使用了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实现快速的三维反演,以避免计算和存储巨大的灵敏度矩阵.为了提升无人机频率域SAEM的三维反演效果,本文进一步实现了无人机频率域SAEM与大地电磁(MT)的三维联合反演,并对联合反演实施了地震结构约束,结构约束采用交叉梯度法实现.MT可以增加勘探深度,而结构约束可以提高电磁法反演的分辨率.最后通过建立四个理论模型,证明了本文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6.
青海玛多7.4级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基于断层最短距离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对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烈度分布进行快速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际烈度图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可以在地震正式速报后1分钟内得到地震烈度分布的快速评估结果,时效性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提供参考;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理想化,在大致范围上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在重灾区范围上与此次实际结果存在偏差;基于断层最短距离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的PGV-v_(S30)计算结果较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更为精细,在高烈度区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相较于冉洪流等研究的地表破裂与震级的经验关系,Wells等研究的经验关系在本次地震中的适用性更好。文章研究结果在此次实际地震应急响应中进行了应用,为政府应急指挥决策和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47.
包得志  荣棉水  喻烟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6):1472-1479,1500
盆地效应作为场地效应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对地震动的影响仍在持续研究当中。建立二维梯形沉积盆地模型,模型边界采用透射人工边界,利用显式有限元法作为求解方法。根据Buckingham提出的π定理定义了多个影响盆地效应的无量纲参数,包括盆地深宽比、介质波速比、盆地深度与入射波长之比、盆地开口宽度与入射波长之比。以Ricker子波作为输入波,研究SH波垂直入射盆地模型时,以上无量纲参数对盆地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盆地深宽比越大盆地诱发的聚焦效应越明显,盆地深宽比越小盆地边缘效应越明显。在盆地的深宽比和入射波确定时,随着盆地开口宽度与入射波长之比不断增大盆地的最值放大系数逐渐从盆地中心移向盆地边缘,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边缘放大效应。其中波速比差异对放大系数的影响最大,波速比差异越大介质的波阻抗比越大,放大效应越显著。通过将影响盆地放大效应的参数无量纲化,使梯形盆地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研究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48.
2019年12月26日湖北应城发生M4.9有感地震,其震感波及武汉大部分地区。为了分析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及余震活动性,本文利用波形拟合方法测定了不同速度模型下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并用Bootstrapping抽样反演技术评价反演结果;此外,利用模板匹配技术匹配主震和目录余震波形,获取了更为完整的余震目录。结果显示,应城地震以走滑为主,矩心深度7.5km左右,矩震级MW4.67;应城地震有1个前震和17个余震,余震序列缺少M2~4事件,表明应城地震为孤立型地震,M2以下地震的b值为0.8。  相似文献   
949.
对2016—2019年华北中部地区(34.7°—41.1°N,110.3°—119.7°E)流动地磁矢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连续3期岩石圈磁场年变化数据,并对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磁异常分布与岩石圈结构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太行山隆起以西、临清坳陷、鲁西断隆和鲁西断隆以东等主要结构单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但在各自单元内却呈现出较好的整体性,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H和东向分量ΔY要素分区特征较明显。从H矢量空间分布形态可以看出,高能量区多分布在太行山隆起以西和鲁西断隆周边。文水—日照ΔY要素剖面幅值变化形态与结构分区间对应较好,对主要结构单元ΔX、ΔY、ΔZ要素异常幅度均值和极值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太行山隆起以西近期岩石圈磁场变化幅度最大,异常能量最强,其次为鲁西断隆及以东地区,而临清坳陷周边磁场变化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950.
详细阐述了美国加州ShakeAlert地震预警系统中使用的断层破裂参数实时测定方法(FinDer FinDer:Finite Fault Rupture Detector)的技术细节。利用1999年集集Mw7.6级地震、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及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以及日本K-NET台网记录的80次中小地震的强震观测数据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密集台网条件下,FinDer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实时识别正在发生地震的断层破裂长度和走向以及质心位置,是解决地震预警系统中断层破裂参数实时识别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FinDer方法只能在断层破裂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对其长度和走向进行识别,无法预知断层可能的最终长度或最终走向;远场和近场识别是影响该方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也是该方法识别误差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