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莺歌海盆地海相生物气特征及生化成气模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黄保家  肖贤明 《沉积学报》2002,20(3):462-468
莺歌海盆地浅层第四系-上新统存在丰富的生物气资源,已发现生物气的组成以甲烷和氮为主、干燥系数高达0.99,甲烷碳同位素轻(-65.57‰~-63.14‰)尤其是氢同位素偏重(-172.1‰~-108.5‰)是该区生物气的重要特点.研究表明,该区第四系-上新统海相沉积有机质是生物气的基质,这套源岩的平均有机碳含量约0.4%,有机质中细菌可利用基质以粗纤维、半纤维素和蛋白质为主,特别是有机质生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氨基酸、乙酸含量异常高,揭示其正处在活跃的生化成气时期;根据模拟实验结果结合本区的地质条件,初步确定生物气生成的主带在35~65℃之间、生化成气下限深度约为85℃(对应井深约2000 m,实际埋深1900 m左右),进而建立了海相生物气的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2.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牙哈断裂带负反转过程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汤良杰  金之钧 《沉积学报》2000,18(2):302-309
采用地层厚度分析、“零点”分析、位移 /距离曲线分析和断层生长指数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牙哈负反转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主反转期及控油作用,结果表明牙哈主断裂主反转期为早白垩世,负反转活动结束于中新世康村期-上新世库车期。牙 1号断裂主反转期为中新世苏维依期,牙 2号断裂主反转期为晚白垩世-老第三纪,二者都于中新世康村期结束反转活动。牙哈断裂带油气聚集和分布与断裂的负反转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3.
宋小年  冯天培 《岩矿测试》2006,25(2):189-19019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铝丝(Al—1%Si)中Si及杂质元素Fe和Cu。确定了最少取样量和样品溶解方法,优化了元素分析谱线和仪器的测量条件。实验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叭%,相对标准偏差(n=6)低于1.4%,Si、Fe、Cu的检出限分别为8.5、1.0和0.4μg/L。该方法应用于快速测定键合硅铝丝中的各种元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4.
西天山—伊宁地区以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关键的大地构造部位,历来成为中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研究的重要地区,而那拉提构造带及邻区又在西天山—伊宁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那拉提构造带及西天山造山带在基础地质的许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天山造山带和伊犁盆地的正确认识。笔者根据近十年来在那拉提带及邻区进行10个1∶5万区调填图和收集到的其它资料,对该区几个重要层位的时代、大哈拉军山火山岩系的形成背景、蛇绿岩和蓝闪片岩的产出特征以及该区的结构、构造单元划分和发展演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其中的许多认识和看法将对该区的进一步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5.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格式Kiwi中主地图数据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用面向对象思想与C 语言解释和提取Kiwi中主地图数据的方法,实现了主地图数据向Map-Info的MIF明码格式的转换,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56.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相似文献   
57.
Based on data of earthquake sequences with MS≥5.0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1970 to 2004,for different se-quence types and different rupture modes of the main shoc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size R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main shock M0 has been studied statistically.Considering the rupture mode of the mainshock,we give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 and M0 under 95%confidence level for differentsequence types.Qualitatively,lgR,the logarithm of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size,is positively correlative to theM0,but the data distribution is dispersed.Viewing from different sequence type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 and M0is very weak for isolated earthquake type(IET)sequence,R distributes in the range from 5 to 60 km;For main-shock-aftershock type(MAT),lgR is positively correlative to M0;For multiple main shock type(MMT),the core-lation between lgR and M0 is not very obvious when M0≤6.2 and R distributes in the range from 5 to 70 km,whileit shows a linear correlation when M0≥6.3.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occupational ratios of differentsequence types for strike-slip and oblique slip are almost the same.But for dip-slip(mostly are thrust mechanisms),the ratio of MA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IET and MMT.Comparing with previous results,it indicates that,when M0is large enough,R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M0 and there is almost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rupture mode of themain shock.  相似文献   
58.
中国大陆中强以上地震余震分布尺度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备的MSge;5.0地震序列资料,统计研究了中国大陆余震分布尺度与序列最大地震震级M0及最大地震破裂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95%置信概率下,考虑主震破裂形式, 分序列类型给出了余震分布尺度与M0之间的统计关系. 定性而言,余震分布尺度的对数lgR与M0正相关, 但数据分布较为离散. 分类型来看, 孤立型序列余震分布尺度与M0之间统计相关程度低, 余震分布尺度介于5~60 km之间; 主余型序列lgR与M0正相关; 多震型序列当M0le;6.2时lgR与M0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余震分布尺度介于5~70 km之间, 当M0ge;6.3时lgR与M0线性相关. 统计结果还表明, 走滑近走滑及斜滑型主震所导致序列类型比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倾滑近倾滑型主震(主要为逆断型破裂)所导致的主余型序列所占比例较高, 孤立型及多震型序列所占比例则相对较低. 对比研究显示, 当M0较高时,余震分布尺度主要取决于主震大小而与主震破裂形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斜拉桥索塔三维相对基准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斜拉桥索塔基准放样及斜拉索预埋钢管的精密定位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量机器人的三维相对基准放样方法,并成功用于灌河特大桥斜拉桥主桥的施工放样。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方便、高效、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0.
王业新  李运贵 《地球科学》1998,23(5):493-497
采用简单剪切对中国活动的构造组合进行解译,提出简单剪切是主要变形机制,着重对简单剪切依据进行了论述,对简单剪切与老构造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提出需要继续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