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3296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7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武夷山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武夷火山铀成矿带中的主要铀矿床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花岗岩基底岩石。选择富城和高溪两花岗岩体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这两个岩体均为复式岩基,其主体岩石都形成于印支晚期(高溪:214.6Ma;富城:203~226Ma)。岩体中的长石为微斜长石;黑云母为铁云母和铁叶云母。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偏碱和铝过饱和的特征。微量元素Co、Ni、Cr、Sr、Ba含量和Sr/Ba比值较低,Rb、Nb、Pb、Zn的含量和Rb/Sr比值高。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的比值高,并有强烈的铕亏损。高溪和富城两岩体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高(分别为0.71239和0.7198),钕同位素组成低(-6.62~-12.84),这些表明高溪岩体属改造型花岗岩。两岩体中活性铀的比例高,特别是在蚀变作用中活性铀的比例增加。铅同位素追踪研究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体中的铀发生了大量的丢失。矿石铅同位素和岩体铅同位素都位于造山带的演化线附近,且矿石铅、火山岩铅、花岗岩铅及基底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关系,据此认为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分别是形成570和6722矿床主要铀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92.
本文依据1:5万区调资料,扼要介绍了武宁陆相红盆填图单位的拟定、表示方法及工作原理的应用,重点叙述了红盆内多个冲积扇体特征及其之间的叠覆关系,阐明了盆缘断裂是控制红盆成生、发展演化的主导因素。对红盆成生及演化、时代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新生代盆地的成生、演化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泰和盆地即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走滑拉张型盆地。本文着重从盆地的基底构造、盆缘断裂构造及盆地同生、后期构造阐述了它们与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赣东北地区前震旦系地层金的原生富集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舣  周新民 《江西地质》1997,11(1):46-51
在分析变质岩的含金性及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认为与金成矿有关的主要元素均源自前震旦系。指出了金的原生富集趋势和存在的矿源层。为在该区寻找金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5.
梅勇文 《江西地质》1997,11(2):32-39
武夷及邻区燕山期成矿作用在环太平洋成矿带中具有四大特色:(1)成岩成矿在时空上从陆内向陆缘发展;(2)岩浆成矿作用具多层次造浆与多层次就位成矿;(3)华夏系列多字型复合构造控岩控矿;(4)成岩成矿具北北东向向洋分带与纬向分带叠加的“双向”分带。武夷地区是寻找火山-斑岩铜、金、锡、银铅锌等矿产的重要成矿带,又是找寻动热变质或花岗岩-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96.
江西永平铜矿金属矿物化学成份及矿物包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书 《江西地质》1997,11(2):40-48
永平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的化学成份特征以及矿物测温和石英包体成份分析特征表明成矿经历了一个较低温度阶段,但所反映的后期成矿作用的改造特征也非常明显,特征是闪锌矿,其化学成份具明显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是岩浆热作用的产物。黄铁矿的同生成矿较为明显,闪锌矿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更为明显,而黄铜矿具有明显的沉积改造特征。  相似文献   
97.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型的“沟弧盆”地带。该构造带的出现是亚洲大陆岩石圈演化-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成因问题流行假说颇多,本文侧重从亚洲东部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探讨该构造带形成时期的历史动力环境,地壳结构及性质、壳体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壳体增生扩展过程等,阐明了它是由于东亚陆缘扩张所成。并探讨了该陆线扩张带的形成与壳体演化运动的关系及其扩张机因。研究表明:亚洲陆缘扩张带的形成机理,并非“洋壳俯冲、弧后引张”所致。它们主要是陆缘壳体上的大陆类型活动区(华夏地洼型造山带),在其发展的余动期,由于陆缘扩张及陆壳薄化所致。作者认为,从壳体大地构造学这一新思路入手,对该陆缘扩张带成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该大陆架上广泛分布的有色、稀有金属内生矿床,以及泥炭、褐煤、油气田的构造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8.
闽西北地区隐爆作用与火山岩型铀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良 《铀矿地质》1997,13(5):285-289
隐爆角砾岩体对火山岩型铀矿化的控制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并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闽西北地区隐爆角砾岩形成的时空条件、与围岩的关系、分带性及其鉴别要素。以实例说明隐爆角砾岩体对铀矿化起控制作用的3种主要形式,指出了寻找隐爆角砾岩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相山铀矿田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在地质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了成矿热水溶液的形成过程和减压排泄区铀成矿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大气降水与碎斑熔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富含F和SiO2等矿化剂的含铀热水溶液;由于铀以UO2F^3和UO2(CO3(^2-3等配合形式存在,非常稳定,即使在深部强还原环境中仍能能够迁移;酸性和碱性环境,尤其是强酸性  相似文献   
100.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有机质与锗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庄汉平  刘金钟 《地球化学》1997,26(4):44-52,T002
临沧锗矿床是一产于第三系含煤岩系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的最初锗源与盆地西缘的二云母花岗岩有关。主矿体产于下煤组沉积旋回的早期地层中,每一沉积阶段早期形成的褐煤和碳质泥岩中富含锗,最高含量达1470×10^-6。褐煤和碳质泥岩在矿化过程中平均富集了164-169倍。根据锗含量,褐煤和碳质泥岩可分为锗含量小于12×10^-6的低锗煤(泥岩)和大于90×10^-6的高锗煤(泥岩)。高锗煤中有机质富含氧官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