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1篇
  免费   1029篇
  国内免费   1684篇
测绘学   238篇
大气科学   284篇
地球物理   780篇
地质学   4492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429篇
自然地理   43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成矿和变形时代的不耦合现象探讨康古尔金矿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  韩春明  张彦  刘新宇 《地球学报》2003,24(6):579-583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康古尔金矿出露于秋格明塔什-黄山巨型韧性剪切带中部,长期以来被当作剪切带型金矿加以研究。通过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却发现了成矿和变形时代的不耦合现象:康古尔金矿成矿时代在290Ma左右,而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翦切带剪切变形时代在225~236Ma。如果认定康古尔金矿成矿作用发生在海西期,则发生于印支中-晚期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仅不是康古尔金矿成矿作用的主因,而且对金矿的改造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康古尔金矿不能被称为剪切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2.
 The traditional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for geoid computation suffers from two main drawbacks. The first is the assumption of an isostatic hypothesis to compute the compensation masses. The second is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es within the data window through removing the reference field and the terrain reduction process. To overcome the first disadvantage, the seismic Moho depths, representing, more or less, the actual compensating masses, have been used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ies computed by employing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 balance principle. In order to avoid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es within the data window, the effect of these masses for the used fixed data window, in terms of potential coefficients, has been subtracted from the reference field, yielding an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This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has been used for the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The necessary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potential using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ies is given. A wide comparison among geoids computed by the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with both the Airy–Heiskanen isostatic model and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y and a geoid computed by the traditional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is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y along with the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gives the best relative geoid accuracy compared to the GPS/levelling geoid. Received: 3 October 2001 / Accepted: 20 September 2002 Correspondence to: H.A. Abd-Elmotaal  相似文献   
123.
将重力场内蕴几何结构的研究引入到正常椭球内部场的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内蕴几何量及其与内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建立了弱平衡条件下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给出确定椭球内部内蕴几何量与场源密度分布的方法。研究表明,平衡形状理论中的Wavre公式和Clairaut方程可由内蕴几何与内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导出,它们是在平衡假设下取椭球近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4.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岩石层三维密度结构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的S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和2万多个实测重力点资料,将重力资料进行各种改正并网格化为30′×30′的布格重力异常.首先采用密度差与S波速度差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建立青藏地区岩石层密度的初始模型,再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青藏地区岩石层三维密度分布结果.反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岩石层密度分布不仅在纵向上不均匀,而且在横向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在深度10-70km范围内,高原整体呈低密度特性,在50-70km深度范围内低密度特征更加突出,与周缘地区存在0,1g/cm3的密度差.而在90-110km深度范围内,高原岩石层地幔显示密度高.(2)岩层密度分布与大地构造有明显相关的分区性,显示出青藏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塔里木块体和印度块体.  相似文献   
125.
对东北输油管道锦县,盖县,海城段的粉土细砂,中砂,粉砂进行了振动液化试验,取得了和类土的τd-logNf曲线,τd/σ′-logNf曲线,为在以上地区进行液化判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的地区相同土质的振动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6.
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徐雪仁  万庆 《地理研究》1997,16(3):47-54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没区居民地损失的估算,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7.
金属成矿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讨论近10年来国内外在金属矿床地质研究中的若干进展,内容包括:成矿地质环境和深部背景;矿床、成矿带和全球的成矿作用演化;成矿系统和成矿动力学;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等。在这5个重点研究领域中,分别介绍了对它们的研究和已取得的一些进展,又展望了其在今后的研究前景。认为上述5个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将构成21世纪上半世纪新的成矿理论基础,并将对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8.
辽宁水泉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红  高娟 《世界地质》1997,16(2):45-48
通过对辽宁水泉金矿的基础地质研究和综合找矿信息分析,并根据该矿区资源危机,缺乏后备金矿储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水泉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对远景成矿靶区进行了初步圈定,为详细地质勘查、扩大金矿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试论会东大银厂铅锌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银厂铅锌矿点分布区的地层、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论述,并与大梁子铅锌矿床作了对比,提出了寻找该类矿床的模式及找寻工业矿体最有希望的地段。找矿方法宜先化探后钻探。  相似文献   
130.
燕辽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是我国著名的中生代火山热液型铀、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区。研究结果表明,其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中生代大陆裂陷火山岩浆活动控制;成矿时代集中在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成矿介质为火山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混合的中温、中低温火山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集型的上地幔及下地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