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8篇
  免费   926篇
  国内免费   943篇
测绘学   1215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504篇
地质学   3342篇
海洋学   42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575篇
自然地理   6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ABSTRACT

Although Twitter is used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e relevance of tweets during a hazard event is still open to debate. In this study, six different computational (i.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patiotemporal analytical approaches were implemented to assess the relevance of risk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weets obtained during the 2013 Colorado flood event. Primarily, tweets con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flooding events and its impacts were analysed.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eet volume and its content with precipitation amount, damage extent, and official reports revealed that relevant tweets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event and its impacts rather than any other risk information that public expects to receive via alert messages. However, only 14% of the geo-tagged tweets and only 0.06% of the total fire hose tweets were found to be relevant to the event. By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quality of social media data and its usefulness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quality of big data.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would focus on assessing the reliability of relevant tweets for disaster related situational awareness.  相似文献   
992.
地震、 降雨、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活动性地质灾害在黄土高原频现,但由于其地域广阔、 构造活跃、 地貌类型多样、 各地黄土特性差异较大,一直以来缺乏活动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系统认识.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观测地表变形的能力,文章利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40期Sentinal-1 SAR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993.
龚强 《东北测绘》2013,(5):1-4,8
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与其同步发展或紧随其后。目前,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未来技术的代表云计算正在迅速兴起,全球各大IT公司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抢占制高点;我国也高度重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科研先行,政府推动,企业参与,风起"云"涌的态势。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密切协作,有力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界需要了解国际国内云计算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研究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eCognition软件,利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来获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数据的技术方法。本项研究中的实验区主要地物包括麦田、旱作物、荒地、苗圃、道路、水体、建设用地和树木等类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分割参数并目视判定待识别地类的轮廓分割效果,获取适用于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最优分割参数,并通过分类精度对比说明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相对于传统分类方法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995.
李志鹏  汪建国  王娜娜 《测绘科学》2013,38(1):171-172,179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测绘控制点管理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进行项目施工现场的测绘控制点的管理方式,完成了测绘控制点从纸质的手工管理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转变,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进行控制点的查找和现场定位以及点位的安全报警和重要点监控。  相似文献   
996.
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增强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为广  楼益栋  刘杨  张婷 《测绘科学》2013,38(1):51-53,67
随着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需求的日趋膨胀,高精度差分技术已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本文从差分原理、技术、系统几个层面综合分析了现有差分系统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后续差分增强系统发展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林楠  姜琦刚  刘德利 《测绘科学》2013,38(3):178-180
本文在专业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支持下,利用Aster立体像对和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别提取矿区地形信息和地物信息,结合矿区的实际特点,参照地形图制作规范对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制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不但周期短、速度快、时效性强,而且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文晔  徐爱功  杨帆 《测绘科学》2013,38(4):43-45
为了分析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引起的大规模地表裂缝的形成原因,本文以某矿区地裂缝为研究对象、数字化软件SURPAC为技术平台、岩体为主要区域变量,建立关于开采工作面、火成岩、地裂缝及断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开采沉陷影响预计,通过分析裂缝成因中各相关地质条件的作用影响,得出了煤炭开采导致地下应力平衡被打破后造成地裂缝的主要因素,为预防和治理地裂缝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矿区环境地质监测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探讨了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遥感技术对矿区进行环境地质监测的方案,并针对该方案面临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运用这两种技术在矿区建立植被净初值生产力(NPP)动态模型来实时监测矿区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00.
Spatial clustering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eb clustering, remote sensing and so on for discovery groups and to identify interesting distributions in the underlying database.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ptimal clustering and the initial seeds, a clustering validity index and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initial seeds were proposed, and on this principle we recommend an initial seed-seeking strategy: SSPG (Single-Shortest-Path Graph). With SSPG strategy used in clustering algorithms, we find that the result of clustering is optimized with more probability.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al theory of optimization,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reference k value of cluster number, and is proven to be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