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3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测绘学   206篇
大气科学   487篇
地球物理   1364篇
地质学   2252篇
海洋学   1178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430篇
自然地理   70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利用p3软件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了高精度单点定位有关问题的验证和分析;在IGS提供的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差产品中,较为深入地比较分析了快速产品和几种最终产品的定位精度、收敛速度及p3软件的正反算结果精度。得出以下结论:快速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相似;COD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最高;p3软件的反算精度明显优于正算,且精度也比较均匀。这些研究成果对PPP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富蕴断裂带位于阿尔泰山南侧,横切阿尔泰山褶皱带南缘及额尔齐斯深断裂,是一条呈北北西向展布的右旋走滑断裂带。沿断裂带发育一系列错断水系、错断冲积扇、挤压脊、走滑拉分盆地等反映右旋走滑活动的典型构造地貌标志。本研究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构造地貌测量,对沿富蕴断裂带发育的系统错断水系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沿富蕴断裂带发育不同级别的错断水系,大致可划分为6级:1931年地震形成的冲沟;9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15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50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150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2000m以上断距的错断水系。同时,结合研究区及邻区的第四纪冰川资料讨论了不同级别水系可能形成时间:恰尔沟三级支流可能形成时间为末次冰期Ⅲ阶段末期,约20ka;恰尔沟二级支流可能形成时间为末次冰期Ⅰ阶段末期,约120ka;恰尔沟一级支流可能形成于该地区冰川广泛消融的倒数第2次冰期的Ⅱ阶段末期,约为250ka;恰尔沟、水磨沟、白杨沟、乌铁布拉克河、卡布尔特河等可能形成于倒数第3次冰期Ⅱ阶段末期,约为360ka。最后,我们估算出富蕴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1.46~4.99mm/a。  相似文献   
93.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油气探区之一。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形成了三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自下而上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中部裂后热沉降盆地和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贝尔凹陷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分别是发育于下部断陷盆地的下部断裂系统和发育于中部热沉降盆地的上部走滑断裂系统,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内断裂不发育。复杂的构造样式对凹陷内沉积体系的配置也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从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研究出发,分析了沉积作用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初步探讨了贝尔凹陷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以1999-2004年间中国西部地区近650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高张力样条”函数内插算法获得了连续地壳形变场。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中国西部现今地壳运动西强东弱,北向运动从西向东逐渐减弱,东向运动逐渐增强,青藏高原东缘及附近地区是东向运动的消减区带;主应变从西向东由压缩应变转变为拉伸应变;最大剪应变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地块及其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似乎集中发生在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欧亚板块的两条共扼带内,与地壳形变场有一定对应关系,地壳形变的高应变率区为中强地震多发地带。  相似文献   
95.
Climatic changes in southeastern Transbaikalia in the Middle and Late Holocen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lluvial sedimentation environments ar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results of study of the Ilya floodplain sediments (Alkhanai National Park).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ubboreal period, the regional climate became more arid, which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eppe species communities in the landscapes. Intense climate aridization also took place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Subatlantic period of the Holocene. The alluvial-sedimentation rate increased during the weakening of aridization and decreased during cooling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ridization. The obtained regional data are compared with data on the adjacent areas and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96.
基于贡献权重迭加法的滑坡风险区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乔建平  石莉莉王萌 《地质通报》2008,27(11):1787-1794
贡献权重迭加法是对滑坡本底因子和承灾体因子在滑坡发育中的贡献率进行统计后,通过贡献率均值化、规一化处理,利用权重转换模型计算出每一个因子内部的权重——自权重W和因子相互之间的权重——互权重W'。将滑坡因子、承灾体因子和两者的自权重、互权重分别相乘迭加,得到滑坡危险度和易损度区划结果,再将2项结果相乘得出滑坡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97.
对祁漫塔格山体不同海拔高度所取的9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东昆仑西段中新世早中期为主要的隆升期且隆升速率较高,早期隆升速率为111m/Ma,晚期隆升速率为98m/Ma,总体隆升速率为100m/Ma。样品显示出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大致分2类,一类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为(12.21±10.20)-(13.75±0.30)μm,径迹长度分布图基本上为窄而对称的正态分布,反映具有快的剥露冷却速率,未受到后期热事件的干扰。另一类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为(11.88±0.33)~(13.32±0.27)μm,较前一类具有稍慢的剥露冷却速率,并且受到了后期热事件的干扰。  相似文献   
98.
有限元法模拟开挖引起的基坑水平位移和邻近建筑物沉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徐州某采用水泥土墙支护的基坑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位移量和邻近建筑物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和减少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
The accurat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GOMETRAN, initially designed to yield radiances at TOA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240–790 nm, has been extended to allow for the computation of actinic fluxes down to 175 nm an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hotolysis frequencies in the atmosphere. The capability of the extended model PHOTOGT (PHOTOGOMETRAN) is demonstrated in a number of successful comparison studies both with recent experiments (ground-based, balloonborne, airborne) and model calculations of radiances, actinic fluxes and photolysis frequencies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troposphere. In an atmospheric case study, the impact of new quantum yield data for the O3 » O2+O(1 d) photodissociation channel on the photolytic production of O(1 d) atoms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has been quantified.  相似文献   
100.
关于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梦熊 《地学前缘》1996,3(2):133-140
沿海地区地质环境复杂。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增多,对地质环境进一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温室效应”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使各种地质灾害更加激化。文章详细探讨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素,理论海平面与相对海平面升降幅度的评估,以及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地质环境效应与相应的防治对策,特别强调控制沿海城市地面沉降,以减轻海平面相对上升造成的危害,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