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1216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991.
我国流动SLR首次取得观测成果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介绍了流动SLR系统TROS建成后在北京,乌鲁木齐,拉萨3个站的观测情况。这是流动卫星光测距系统在我国首次正式运行,开创了SLR流动观测的先例,实现了我国SLR领域多年来的愿望。对乌鲁木齐和世界屋脊城市拉萨观测的实现有其重要意义,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对TROS的建站和观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992.
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he rotary ring flume for researching the fine sediment movement, the mechanism of the flume, method of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entrifugal force and sediment movement experiments with periodic alternating current. Also included are the experiment-based relationship among sediment concentration, bed shear stress and silt carrying capacity, a proposed erosion-deposition function and bed erosion-deposition calculation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f verification.  相似文献   
993.
994.
双环软钢耗能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提出了“利用两个或多个耗能元件协同工作,同时耗能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设计了双环软钢耗能器,并对三种不同构造的双环软钢耗能器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特性和耗能性能,揭示了耗能的机理,给出了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双环软钢耗参器是一种初始刚度和屈服力高、变形性能好、耗能能力强、工作性能稳定、构造简单、制作与安装方便的新型耗能减震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地震模拟振动台波形再现定量判别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给出了地震模拟振动台数字迭代控制精度的定量判据以及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HEIFE”中‘中方’微气象塔的仪器精度和观测误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分析了“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试验(HEIFE)”中‘中方’微气象观测塔的仪器测量精度和各湍流通量的观测误差。结果表明,仪器精度基本能够满足近地面层的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997.
施丽娟  冯婉悦  雷勇  王智敏  郑清 《气象》2022,48(11):1428-1438
以中国2423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为基准,采用定量统计指标(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相对误差RE)以及分类统计指标(探测率POD、误报率FAR、虚报漏报率Bias、风险评分ETS),从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降水强度三个维度,分析了GPM降水产品的观测准确性,以探究GPM卫星降水产品在中国大陆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从不同空间尺度特征看,GPM降水在全国范围均呈现较高的观测准确性,72%的站点R值超过0.7,在华东地区最好,西北区相对较差;全国大部分区域都为正的相对误差,各区RE集中分布在0~20%。不同高程带内的准确性显示,GPM产品对降水的高估情况在低海拔(<2000 m)、高海拔(>4000 m)地区较为明显,在中海拔地区(2000~4000 m)GPM降水数据适用性相对较好。从不同时间尺度特征看,GPM降水产品与降水传感器实测降水年总量分布上较为一致,两者的R为0.75,但在量值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RMSE为6.15 mm·d-1。从逐月结果看,GPM降水产品与地面降水传感器的一致性在1—10月表现较好,R均在0.7以上,11、12月略低,夏季误差值比冬季大。从不同降水强度特征看,POD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而降低,GPM降水产品对“中雨”强度降水事件的整体探测能力较优,而在“小雨”和“暴雨”的探测能力稍弱。  相似文献   
998.
利用2014-2015年夏季雷达资料获取雷暴发生有无数据, 计算探空资料的对流指数与雷暴发生有无数据的灰色关联度, 发现雷暴产生跟抬升凝结高度气压、850~700 hPa的温度和露点温度、风切变的关系最紧密。接着建立广州白云机场终端区内3类区域(离塔台中心8 km、50 km、100 km)的12小时随机森林分类模型, 对不同区域的雷暴潜势进行预报和评估, 发现终端区区域面积越大, 雷暴发生样本比例越高, 临界成功指数CSI、预报准确率AF、探测概率POD越来越高, 虚假报警率FAR越来越低, 表明预报出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离塔台中心50 km和100 km区域的预报准确率AF和探测概率POD超过70%, 对航空重要天气MDRS通报业务有指示作用。同时袋外错误率均低于1/3, 随机森林算法的泛化性能好。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Abstract After the destructive flood in 199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lanned to build national weather radar networks and to use radar data for 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Hence, coupling of weather radar rainfall data and a hydrological (Xinanjiang) model became an important issue.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on experience in such coupling at the Shiguanhe watershed. After having corrected the radar reflectivity and the attenuation data, the weather radar rainfall was estimated and then corrected in real time using a Kalman filter. In general, the precipitation estimated from weather radar is reasonably accurate in most of the catchment investigated, after corrections as above.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simulated by raingauge data, the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weather radar data are of similar accuracy. Presen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rainfall estimated from the weather radar, the radar data correction method, the method of coupling, and the Xinanjiang model lend themselves well to application in operational 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1000.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算法研究、训练图像处理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详细解剖了国内外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主流的几种算法的核心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以此来对储层建模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目前,多点地质统计学虽是随机建模的一种前沿研究热点,但由于其尚未成熟,仍需对建模算法进行研究。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合理处理训练图像;合理利用软信息;选择合适的相似性方法;选择合适的标准化方法;合理利用平稳性;算法间的耦合;选择合适的过滤器;拓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模拟。最后,提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方面,应从增加储层的模拟区域、提高模拟精度、扩大储层相的模拟范围和提高计算机模拟效率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