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超大口径钻孔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了超大口径钻孔的应用领域及工程特点,阐述了不同施工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案例分析系统地论证了多种钻进工法的设备配置、工艺流程以及关键过程的控制措施,总结了施工过程工艺和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12.
孙新胜 《探矿工程》2014,41(2):10-12
阐述了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原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在安徽淮南新庄孜矿松软突出煤层顺层抽采瓦斯钻孔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13.
张伟 《探矿工程》2010,37(7):1-3
介绍了石油钻井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套管钻井技术的特点、优点、发展历程和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套管钻进技术用于地质钻探的优点和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地质勘探套管钻进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项目建议。  相似文献   
314.
李欢欢  王玉玺  张胜 《探矿工程》2010,37(12):26-28
为了减少钻井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大庆油田在中浅层探井钻井设计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从井身结构设计入手,同时对钻井液设计、钻具组合设计、固井设计一系列的设计方案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改进后的井身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钻井施工过程中的井控安全性,而且较好地保护了环境,特别是对深层地表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了储层潜在损害方式,分析了钻井保护技术的作用原理、应用情况与取得的效果,经过2010年已钻的15口中浅层油气深下表层探井的后效跟踪,包括整个钻井过程和后续的采油过程,均未发现出现污染地表水和周围环境的现象,较之以前石油钻井更加环保,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这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5.
注水井泄压对井壁围岩应力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注水井泄压过程中的套管损坏现象在中国许多油田十分普遍,根据油藏流体渗流与地应力场耦合作用理论,建立了套管承载计算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泄压过程中井壁围岩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以及油层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控制注水井泄压流量是有效防治泄压过程中套损的一种有效手段,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从而,为油田现场预防和减少套管损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16.
深水井成井固井止水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及以后使用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本文从深井套管柱结构、强度设计、固井工艺、止水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经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17.
渤海油田大位移井套管下入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渤海油田一口大位移水平井A井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该井φ244.5 mm套管下放技术难点,并利用LANDMARK软件对影响套管下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轨道造斜点的提高、表层套管下深的增加、超大稳斜角条件下套管磅级的减轻、摩阻系数的降低、漂浮段长的增加均能减小套管下放的摩擦力,提高套管下放悬重。通过逐一优选A井轨道造斜点、表层套管下深、套管磅级、摩阻系数、漂浮段长,最终设计A井φ244.5 mm套管采用漂浮法下入,漂浮段长1200 m,预测套管下放到位的悬重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34%,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制定了渤海油田大位移井下套管设计流程,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轨道造斜点、表层套管下深、套管磅级、摩阻系数、漂浮段长对套管下放悬重的影响,优选最优方案,确保套管顺利下放。  相似文献   
318.
柳杨堡气田水平井二开下套管基本上都会出现失返性漏失,主要表现在下套管过程中虽然采取分段循环措施,仍然会在下至2800~3100 m井段出现不返浆。现场采取套管直接下入井底,然后应用正注反挤置换法沟通建立正常循环,保证正常固井,有效解决了套管固井井漏施工难题,同时为在其他区块解决类似情况探索了一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19.
潘希军 《探矿工程》2020,47(10):72-76
广州市良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细砂层,预应力锚索锚点位置处于粉细砂层中时,锚索施工易发生涌水涌砂现象而引发基坑事故。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跟管钻进干钻成孔、墙后孔口设置止浆袋及墙后注浆的处理措施,减少了锚索施工过程中涌水涌砂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因涌水涌砂水土流失造成基坑外地面下沉而引发的基坑事故。  相似文献   
320.
甘肃寨上超大型钨、金(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岷-礼成矿带西段,属于复合矿床,具有显著的多期次、多物源和多成因特点.年代学结果表明,矿区至少存在早期钨矿化(220 Ma)和晚期金矿化(140~120 Ma)两期成矿作用.钨矿为破碎蚀变岩型,矿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时空和成因上与同时代富钨的闪长玢岩脉(220~21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