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849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3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10年来,中国北方(天山-兴蒙构造带)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在地层划分对比、层序地层、沉积充填与沉积体系、构造改造等基础地质领域,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评价等石油地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天山-兴蒙构造带发育石炭纪—二叠纪与中生代2期叠合盆地,其中中生代盆地群是在未变质的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发育的上叠盆地。盆地内部及周缘地质体均发现了石炭系—二叠系良好烃源岩。准噶尔、三塘湖、吐哈、银额等盆地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调查与勘探不断取得新的发现与突破,二连、松辽等盆地相继获得了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赋存信息。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前景,有望成为油气勘探的战略接替新领域。  相似文献   
72.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系“深地资源勘探开采专项”2017年启动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大型石油国企等10家骨干单位以及多家协作单位参加,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充分体现“产研学用”密切融合。本项研究聚焦“特提斯东段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海相成钾作用与后期改造、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深层富钾卤水迁移-分异-汇聚成矿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深部含钾盐系‘双复杂’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深部钾盐矿层(富钾卤水层)测井识别与地震预测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柴达木西部和川东北两个重点成钾区为资源基地落脚点,兼顾其他含钾盆地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成矿模型,完善海、陆相成钾理论,形成3 000 m以浅钾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综合评价深部钾盐资源潜力,实施异常验证钻探,新发现1个大型钾盐资源基地,值得综合评价的有利成钾远景区3~4处,实现深部钾盐找矿突破和增储示范。值得强调的是,只有立足国内,突破海相,在中西部大中型叠合盆地古代海相蒸发岩地层中找到大规模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钾盐资源严重短缺的被动局面。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海相钾盐取得了一系列成矿理论新认识和钾盐找矿新发现:创新提出了滇西南“二层楼”成钾模式,指出侏罗纪海相找钾新方向;在川东北宣汉普光地区发现三叠系海相可溶性“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开拓了四川盆地海相找钾新领域和新方向;在新疆库车地区发现埋深超5 000 m的钾石盐矿层,取得了库车坳陷海相找钾的实质性进展;创新提出“W型复底锅”成钾模式,在陕北奥陶纪海相盐盆发现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取得古陆表海型钾盐找矿重要新进展。至此,中国海相钾盐找矿崭露了突破的曙光。如何在这些新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入研究,取得海相可溶性钾盐找矿的实质性突破,落实建成若干大型以上海相钾盐资源基地,将是“十四五”及以后时期中国钾盐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勘单位先后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属地化管理、事企分体运行等不同阶段。十九大以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地勘单位改革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又快又好地进行地勘单位转型,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地勘单位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指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改革意愿不强烈、转型工勘领域受阻、资本占有率低和人才匮乏。以此为基础,提出转变思想、学习集团化企业路线、投身地方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和长期持续稳定转型的发展建议,供转型发展的地勘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4.
孙小真  刘志刚 《海洋科学》2010,34(10):62-67
对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换水、投附着基和饵料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换水组的D形幼虫及壳顶幼虫的存活率,稚贝育成率以及D形幼虫、壳顶幼虫及稚贝壳长日生长率比换水组分别提高了15.3%、259.6%、186.5%、33.3%、34.2%、12.4%,且差异显著;(2)第1、2次投附着板组的稚贝壳长日生长率均比一次性投附着板组快,第3次投附着板组的壳长日生长率比其他所有组均慢,且差异均显著。多次投附着板组的同一批次稚贝均匀度均比一次性投附着板组好,且多次投附着板组比一次性投附着板组的稚贝育成率提高了32.5%,稚贝存活率提高了19.3%,采苗量提高了35%;(3)投喂虾塘水组稚贝存活率、育成率及壳长日生长率比投喂50%自溶酵母+50%小球藻组分别提高了28.1%、47.2%、35.9%,而投喂这两种不同饵料的稚贝阴干后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通过封闭不换水育苗、多次投附着板及投喂虾塘水中的生态饵料的方法可以高效地培育出健康的马氏珠母贝种苗。  相似文献   
75.
Excess nitrogen inputs to estuaries have been linked to deteriorating water quality and habitat conditions which in turn have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on aquatic organis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a previously verified watershed loading model to estimate total nitrogen loading rates and relative source contributions to 74 small-medium sized embayment-type estuaries in southern New England. The study estuaries exhibited a gradient in nitrogen inputs of a factor of over 7000. On an areal basis, the range represented a gradient of approximately a factor of 140. Therefore, all other factors being equal, the study design is sufficient to evaluate ecological effects conceptually tied to excess nitrogen along a nitrogen gradient.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total loading inputs rates to the study estuaries, the model provides an estimate of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nitrogen sources from each watershed to each associated estuary. Cumulativ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reveal the following source ranking (means): direct atmospheric deposition (37%), ≈wastewater (36%), >indirect atmospheric deposition (16%) > fertilizer (12%). However, for any particular estuary the relative magnitudes of these source types vary dramatically. Together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on symptoms of eutrophic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develop empirical pressure-state models to determine critical nitrogen loading limi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stuarine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76.
彭志忠石产于湖南安化白钨矿区,是一种富含镁、锡、铝的复杂氧化物。矿物为浅黄褐色、浅黄色,少量无色,晶体呈六方板状。晶体化学式为:(Mg,Zn,Fe,Al)_4(Sn,Fe)_2(Al,□)_(10)O_(22)(OH)_2,空间群P_3ml,a=5.692(5)A,c=13.78(2)A,V=386.7A~3,Z=1。D=4.22(3)g/cm~3,H≥8,一轴正晶,ω=1.802(2),ε=1.814(2)。  相似文献   
77.
铌铁锐钛矿是含铌、铁的锐钛矿变种。呈土黄色、褐棕色,板状或土粒状。反射率589nm,15.9%,显微硬度H_v=275.9kg/mm~2。计算比重4.4g/cm~3。主要化学成分Nb_2O_534.92—44.3%,TiO_2 29.38—37.58%,Fe_2O_3 14.94—17.19%。化学式:(Ti_(0.44)Nb_(0.31)Fe_(0.25))_(1.00)O_2X射线分析表明该矿物属四方晶系,α=3.828±0.002,c=9.682±0.009,空间群I4_1/amd,Z=4。 共生矿物钕易解石,深红色者变生现象轻微;浅黄色钕易解石与铌铁锐钛矿可能形成于稍晚、较低温度条件下的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78.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含铁变质岩系的时代和构造环境初探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徐备  陈斌 《地质论评》1994,40(4):307-311
内蒙北部苏尼特右旗以北二道井、哈拉干和红格尔地区的含铁变质岩系中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511±76Ma,这表明该岩系属中元古代而不是以往推测的早古生代,等时线的εNd(t)值为+6.3±1.7,属亏损型地幔源区岩相学分析表明它形成于规模不大,具中等水深和较弱水动力条件的较封闭海域。据上述特征推测,华北板块北缘中曾存在中元古代初动型火山陆缘。  相似文献   
79.
新矿物双峰矿—铱的二碲化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於祖相 《矿物学报》1994,14(4):322-326,T002
双峰矿产在纯橄榄岩体铬矿体中。在铬矿石及矿体邻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呈块状聚集体或板片状与硫铱矿、锇自然铱矿紧密共生。直径0.5 ̄0.2mm,脉状的宽0.05 ̄0.10mm,长0.5 ̄1.0mm。金属光泽。条痕黑色。H(M)3。VHN20108kg/mm^2(平均)。解理:(0001)完全。性脆。计算密度为10.14g/cm^3。反射色:亮黄白带蓝色调。内反射无。非均质性中等,偏光色为淡蓝或淡黄。双  相似文献   
80.
新矿物高台矿—铱的碲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於祖相 《矿物学报》1995,15(1):1-4,T003
高台矿产在纯橄榄岩体内的铬矿体中,在铬矿石及矿体邻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常呈细脉状,等粒状聚集体,与硫铱矿、双峰矿紧密共生。矿物粒径0.05-0.2mm,不透明,钢灰色,条痕为黑色,金属光泽。HM=3。VHN20=117kg/mm。无解理和断口。由于颗粒太小比重不能直接测定,计算得出矿物密度为10.00g/cm^3。显微镜下矿物反射色为亮白微带蓝色调。无内反射。均质性。偶见淡黄、淡蓝偏光色。双反射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