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铌—酒石酸—偶氮氯膦—MN络合物极谱催化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道沛  孟录山 《岩矿测试》1990,9(2):100-103
在HNO_3介质中的Nb(V)-酒石酸-偶氮氯膦-mN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催化波,峰电位为-0.81V(vs·SCE),Nb_2O_5浓度在0.002~0.16μg/ml范围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用有关电化学方法探讨了催化波的性质,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催化波,拟定了一个不经分离,在样品分解后直接测定试液中痕量Nb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陕西镇坪双河口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地质与勘探》2018,54(5):929-939
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陕西双河口铌矿床的赋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本文做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镇坪双河口铌矿床是以铌为主的大型矿床,该矿床赋矿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斑鸠关组,控矿构造为北西向次级断裂带,赋矿岩石以黑云母粗面岩为主,热液蚀变发育,铌矿化与钠长石化、钠铁闪石化、黑云母化关系密切。矿区粗面质火山岩富碱质,具有Eu负异常,含矿粗面岩富钠、轻稀土元素。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早期岩浆结晶分异初步富集铌-稀土元素,岩浆期后碱质交代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4.
黔西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之上、宣威组之下广泛发育一套富铌铝土质黏土岩层,Nb含量最高可达571×10-6,但长期以来对铌富集的原因和形成机理研究较少。本文对威宁玉龙铌矿区富铌层位开展了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富铌铝土质黏土岩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的Nb—Ta、Zr—H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也极为相似,均表现明显的右倾,暗示富铌铝土质黏土岩很可能为峨眉山高钛玄武岩风化的产物。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显示,峨眉山玄武岩向富铌铝土质黏土岩过渡,Nb、Zr、Al明显富集,REE等元素则相对贫化。矿物学观察表明,锐钛矿很可能是富铌铝土质黏土岩中Nb的重要载体矿物,锐钛矿风化后会引起Nb的明显富集。综合各项研究,认为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是形成富铌铝土质黏土岩的关键,富铌矿物榍石、锐钛矿等经表生风化很可能是引起铝土质黏土岩中Nb明显富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5.
我国稀土铌钽矿物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高新技术原料用的稀土铌钽是国家发展的支柱之一, 稀土铌钽矿物学研究在与国家的技术进步同步前进。 通过研究,已经获得了我国产出的全部百余种稀土铌钽矿物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稀土配 分、结晶参数、共生组合和产状成因的全面系统的鉴定描述成果;发现了多种稀土铌钽新物,并提出许多新规律和新理论,建立了易解石和褐钇铌矿两个新的矿物族;确定了稀土铌钽铁锰钨的复杂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关系;确立变生矿物学为矿物学研究的一个特殊分支,探讨了稀土次生富集的离子型稀土矿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26.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区铌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珊  王波华  王枫  遇祯 《岩矿测试》2013,32(2):269-277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特大型钼矿在勘察过程中发现部分样品的铌含量达到100~350μg/g,钽矿化不明显,目前该矿床即将结束勘探工作,查明铌、钽的赋存状态及其有关物质组分,以确定其是否为钼矿伴生矿床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矿区的样品应用化学分析、光薄片岩矿鉴定、单矿物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大型现代仪器相结合的分析手段,研究了岩石中铌、钽的赋存状态.化学分析确定钼矿体上部石英正长岩及碱长花岗斑岩中铌平均含量为172.9 μg/g,钽平均含量为10.6 μg/g;钼矿体中正长岩及花岗斑岩中铌平均含量为84.5 μg/g,钽平均含量为5.2 μg/g.该分析表明本区为单一原生铌矿化,且铌矿化主要发生在钼矿体上部石英正长岩中;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独立铌钽矿物.单矿物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铌主要赋存于榍石蚀变的金红石中,钽矿化不明显.金红石呈它形粒状-半自形板状,结晶粒度<0.2 mm,集合体呈榍石假象,Nb2O5平均含量为9.224%.铌在各矿物中的分配计算显示,金红石中铌占有率为75.13%.综合分析表明本区铌钽矿化强度弱,不具有工业价值,不能成为钼矿的伴生矿种选矿开采.  相似文献   
27.
安徽省金寨县银沙盖井爆发角砾岩筒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贤 《安徽地质》2006,16(3):180-184,189
1977年至1981年,313地质队在银沙地区开展银矿普查时,发现了爆发角砾岩型钼矿化和正长岩型铌矿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对Mo、Nb矿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利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控矿条件和地质特征、矿化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正确划分和圈连矿体,发现Mo、Nb矿体规模可观,明显具有进一步工作的资源潜质。  相似文献   
28.
南秦岭造山带北大巴山东段大面积出露早志留世粗面岩,夹于早志留世梅子垭组(S_1m)下部层位含炭粉砂质板岩之中,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这套粗面质火山岩与铌矿关系密切。竹溪县天宝铌矿床产出于火山喷发沉积韵律的中下部层位,赋矿岩石以粗面质熔结凝灰岩为主。粗面质熔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富碱质,稀土元素总量高且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等富集,Sr、P、Ti等亏损,具有类似于OIB的地球化学性质,来源于幔源玄武质岩浆的演化,是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的低压型粗面岩。矿体粗面岩类(熔结凝灰岩)与非矿体粗面岩(粗面质熔岩)相比,具有略低的SiO_2含量,高的Al_2O_3、K_2O、CaO含量,低的P_2O_5含量,更为富集的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轻稀土元素(La、Ce),更强的负Eu异常、正Ce异常,略强的P、Ti负异常以及更高的挥发分(F、CO_2)含量。天宝铌矿含铌矿物为易解石,产出于早期矿物的边缘、裂隙或晚期细脉中,成矿阶段处于岩浆作用的晚期。铌的富集与挥发分(F、CO_2等)的运移、保存条件密切相关。该铌矿为火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兼具岩浆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特征,与庙垭和杀熊洞铌-稀土矿床属同一成矿系列的不同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29.
混合增溶剂多元配合物体系光度法测定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慧林 《岩矿测试》1995,14(4):298-300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和阿拉伯胶混合增溶剂存在下,铌钼酸根与结晶紫形成的缔合物直接在水相中光度法测定Nb。该方法线性范围0~0.4μg/mlNb,ε_644为3.7×l0;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在增溶体系下提高了Ta的允许量;有色体系稳定时间为2h,是目前测定Nb的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线性范围较宽的水相光度法之一。对于含N6量在10 ̄-4~10 ̄-3级的试样测定6次,其RSD在1.9%~3.2%;经标样分析验证,其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30.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是一种高灵敏度显色剂,它与Nb(V)、酒石酸形成蓝色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9×10 ̄4L·mol ̄(-1)·cm ̄(-1),络合物在25ml溶液中,ρ(Nb_2O_5)/(μg·ml ̄(-1))为0-1.6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可稳定24h以上。以EDTA-Ca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本法的选择性较好,准确度高,且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种岩矿中微量Nb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