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1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1763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435篇
地质学   6270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167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参照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样品分析结果,在柴北缘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梳理和识别出了19层海相红层。其中,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了12层海相红层,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了7层海相红层。除奥陶纪石灰沟组海相红层(QORB3,QORB4,QORB5及QORB6)为深水大洋红层外,其余15层海相红层均属浅水—半深水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块体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对比。上述研究对进一步开展全国乃至全球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红层分布及对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此外,通过国内同期红层的对比,本文还讨论了河北唐山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中国南方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早期海相红层广布事件。  相似文献   
992.
甘肃白银厂折腰山VMS矿床蚀变带元素迁移及定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折腰山矿床是甘肃省白银厂矿田内最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奥陶纪石英角斑凝灰岩,属于FⅡ类流纹岩,为弧后环境的产物,在海底对流循环成矿作用过程中,遭受强烈的热液改造,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蚀变。文章将折腰山矿床蚀变围岩分为弱蚀变带→绢云母硅化带→绿泥石化带→矿化带,利用蚀变趋势图解和质量迁移计算等方法,定量揭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研究表明:①从弱蚀变带→矿化带,蚀变强度逐渐增大,主量元素P、Mn有一定活动性,二者的迁移量分别为-8.8%~8.8%和-1.8%~9.9%,但迁移趋势不规律;Si迁移量变化范围较大,为-16.2%~83.73%;Na、Ca、Sr大量迁出,其中Na、Ca最大迁出量分别可达-3.11%和-2.71%;Mg、Fe依次迁入,并在绿泥石化带中达到最大值9.49%和69.73%;K在绢云母化带中迁入量出现峰值1.6%,其后逐渐迁出,最大可达-2.22%;Rb的迁移行为与K一致;②高场强元素Nb、Ta、Zr、Hf等在热液蚀变过程中相对保持惰性;Al、Ti及Y表现为弱活动性;③主要成矿元素Cu随蚀变强度的增大,其迁入量有递增的趋势,Pb、Zn在矿化带中迁入,其余各带均为迁出;④热液活动过程中,SiO_2活化再沉淀,形成硅化蚀变;K的迁入形成绢云母化,并消耗了H~+,使热液酸度减小;Mg、Fe的迁入在还原环境下形成绿泥石化,并伴随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因此,折腰山矿床中的绿泥石化可能是导致矿质发生沉淀的重要蚀变作用,其在勘查工作中可以作为寻找VMS矿体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93.
陈展图  杨庆媛 《中国岩溶》2019,38(3):458-465
我国石漠化得到初步遏制的同时,发生在耕地上的石漠化面积却在增加。石漠化区的云南省和贵州省是我国休耕制度试点区域之一,但传统的石漠化治理缺乏休耕环节,耕地利用方式未能实现根本转型。基于休耕试点区域的实地调研,总结概括了云南省休耕试点工作的主要特点:(1)因地制宜整片推进;(2)签订休耕协议强化约束;(3)政府与农户联动落实休耕区域和面积;(4)休耕培肥方式元化化;(5)与农业结构调整对接;(6)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筹。但云南休耕试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休耕区域的选择存在主观性;(2)配套资金缺口大;(3)休耕补助大幅减少造成群众心理落差;(4)休耕工作队伍建设薄弱。基于以上问题,建议:(1)建立休耕地诊断识别技术体系,明确休耕的规模和时序安排;(2)加强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增加配套资金投入,缓解基层财政压力;(3)建立动态的、反映土地市场价格的休耕补助机制,优化补助方式;(4)充实完善基层休耕组织机构,加强基层休耕工作队伍建设;(5)加快休耕监测体系建设,适时开展休耕制度运行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994.
关静芝  景毅  张贺群  刘忠胜 《吉林地质》2019,38(3):72-73,77
通过对某铜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铜的赋存状态及综合利用可行性等。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赋存于黄铜矿、孔雀石中,可伴生回收金。该结论为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以期获得更好回收指标及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受地层控制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及U-Pb同位素年代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吕梁运动后的伸展裂解过程中,在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有沿同生断裂上升的幔源热液、银铜金铅锌等成矿物质组分与常州沟组陆源碎屑一同沉积,形成洞子沟银铜多金属沉积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6.
运用岩相学研究理论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理论,针对冀北赤城二堡子片麻状角闪二长岩,进行岩相学(4件样品)和地球化学分析(4件样品),结果表明:角闪二长岩的矿物成分为斜长石(30%~35%)、碱性长石(25%~30%)、角闪石(15%~20%)、石英(10%~15%)和黑云母(5%~10%)等。岩石中w(SiO2)介于60.16%~62.16%之间,w(K2O+Na2O)为8.56%~8.82%,稀土总量较高(ΣREE为246.30×10-6~317.76×10-6),(La/Yb)N值为28.18~42.79,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分配模式,Eu异常(Eu/Eu*值为0.90~1.03)及Ce异常(Ce/Ce*值为0.91~0.98)均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Rb,Sr和Th等)及轻稀土元素(如La,Ce和Nd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和Hf等)。角闪二长岩的锆石SIMS U-Pb年龄为243.1Ma±1.8 Ma,锆石的Th/U比值为0.709~1.258,表明其形成于三叠纪,应该是中生代印支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这是赤城地区确定的第二个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其形成可能与赤城-崇礼断裂带在印支期重新活动有关。赤城印支期角闪二长岩体的确定表明赤城、崇礼地区存在印支期(~239Ma^243Ma)岩浆-变质-构造热事件,这对于冀北大地构造演化特征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钻孔XJ01位于废黄河三角洲滨淮镇附近,钻孔中上更新统顶部与全新统有4个14C测年数据控制,该孔全新统岩性特征自下而上为潮间带含贝壳砾质砂层、浅海相淤泥质黏土层、三角洲前缘相深灰色粉砂、三角洲平原相黏土质粉砂及粉砂质黏土。全新统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详细地反映了废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各时期的沉积环境,其中,全新统下部见大量的有孔虫与海相介形虫,中部微体古生物略少,上部地层中海相介形虫增多。整个全新世微体生物组合揭示了一个河口变化的水动力控制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98.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是同地区寻找同类矿床的重要手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安徽五河河口铅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进行详细讨论,认为太古宇变质基底既是该矿床的赋矿层位,又是原始矿源岩系;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尤其是北北东—北东向和南北向断裂。推测其成矿模式为地壳物质经深部熔融、重融作用形成高温混合花岗状岩浆熔融体,侵入到地壳上层岩石,在结晶过程中,富集的气化高温初始混合岩浆上升到已冷凝或亚凝固的花岗状岩石,发生碱交代作用,导致已固化岩石中的成矿组分浸出,伴随再平衡岩浆充填交代成矿。研究结果可供五河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陈彪  赵倩  王旭敏 《江苏地质》2019,43(1):67-75
马占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溧水盆地曹王山—爱景山多金属矿(化)带的南段,矿脉产于上侏罗统大王山组一套黑云母石英粗安岩、粗安质角砾凝灰熔岩等火山岩中,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黄铜矿石(金矿石)、方解石脉型黄铜矿石、石英重晶石脉型黄铜矿石、细脉型黄铜矿石、方解石脉型黄铁矿石、石英脉型黄铁矿石、石英重晶石脉型方铅矿石等。对马占山铜多金属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中至偏碱性的火山岩为主要成矿围岩,成矿热液与粗安岩两者可能是同一岩浆源的不同衍生物,Cu元素在研究区上、中侏罗统大王山组上段及龙王山组等火山岩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可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矿脉主要受控于区内近EW向构造破碎带,并与其产状一致;成矿期的石英、重晶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无CO2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流体,温度介于134~250 ℃之间,集中于200~230 ℃,盐度w(NaCl)介于0.9%~6.7%之间,集中于4%~5%;流体演化趋势为由较高温、较高盐度的流体向低温及低盐度流体演化。综上认为,马占山铜金矿床属于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安徽枞阳牛头山铜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体赋存规律、矿化蚀变特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等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龙门院组矿化蚀变带(“褪色”蚀变带)及部分断裂破碎带中,矿床属次火山岩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控制龙门院组矿化蚀变带中沿矿体倾向和走向的深部矿体,以及次火山岩体外侧构造破碎带控矿的脉状铜矿体,可作为今后进一步找矿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