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发育一套以正长岩、石英正长岩、霓辉正长岩、霓霞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类为代表,包括碱性辉长岩、碱长花岗岩、霓辉花岗岩、角闪正长岩、碱性辉石闪长岩、煌斑岩等类岩石在内的碱性侵入岩体.它们具有近东西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主体形成于海西期.相当于泥盆-二叠纪.钾钠含量较高,具有碱性岩类的岩石化学特征.构成一条碱性侵入岩带.其时空分布与北山-阿拉善地区的碱性岩带基本一致.该碱性岩带反映出在泥盆-二叠纪期间.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处于造山期后的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2.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华北陆块南缘)控制,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岩石类型主要分为碱性正长岩、碱性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三大类。富碱岩浆岩带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3个亚带:北部碱性正长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3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富碱高钾特征,ALK=9~15,ω(K_2O)为5%~15%,ω(K_2O)/ω(Na_2O)=1.26~8.30。岩石中的暗色矿物辉石类主要为霓辉石和霓石,角闪石类主要为钙质浅闪石、阳起石质闪石、镁质角闪石、钠钙质绿闪石,黑云母类主要为铁云母和金云母。岩石中的长石类主要为K-Na系列富K端员的微斜长石和最大微斜长石,少量钠长石,极少Na-Ca系列的斜长石。霞石类主要为钾霞石和钙霞石。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有以下显示:(1)REE总量200~1100μg/g,LREE/HREE比值4~15,δEu表现为无Eu异常或轻微正负Eu异常,(La/Yb)_n值多为10~30;(2)部分岩石类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分布模式曲线总斜率为负,Ba,Nb,Zr具明显负异常,表明他们具有大陆裂谷碱性花岗岩的特征;(3)岩石Nd、Sr和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富碱侵入体的源区应是以下地壳为主,带入少量地幔和上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43.
通过研究把天山海西期花岗岩类分为4类:幔源(M)型、同熔(SY)型、改造型[混合改造(MT)亚型、富铝改造(PT)亚型和富钾改造(KT)亚型]和A型。对各类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时空演化规律。随时代的变新,从幔源型到A型,基性程度降低、碱质含量增高、规模由小变大再变小。就同熔型花岗岩而言,基性程度中天山>北天山>南天山;富钾改造亚型与同熔型变化的特点相反,酸性程度中天山>北天山>南天山;富铝改造亚型在天山各区呈现岩石化学特征基本相似的特点。天山海西期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点及时空规律透明:1)天山造山带花岗岩类的演化序列为:幔源型-同熔型-改造型(混合改造亚型-富铝改造亚型-富钾改造亚型)-A型。2)花岗岩类演化序列表征了造山带花岗岩成分定向演化的规律,是陆壳增生和其成熟度渐高的例证。3)“造山岩”的含义应界定为同熔型和改造型花岗岩类,天山海西期花岗岩分布的不均一性由各构造单元的性质不同所造成。4)富铝改造亚型花岗岩类是陆块碰撞拼合的标志。5)富钾改造亚型花岗岩类花岗岩为碰撞造山减压达到高潮的标志。6)A型花岗岩的发育是造山运动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4.
凹凸石粘土与玄武岩的成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矿物组成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凹凸棒石,蒙脱石,凹凸棒石粘土,蒙脱石粘土,玄武岩,风化玄武岩的化学组成。根据化学成分对比,分析了玄武岩与凹凸棒石粘土的成因关系,解释了玄武岩对凹凸棒石粘土的时空控制,结合地质观测,提出形成苏皖地区凹凸棒石粘土的物质成分基本上来源于玄岩的化学风化,但物质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分异,凹凸棒石粘土不能直接同玄武岩经地表雨水的风化淋滤形成,而是玄武岩风化形成的蒙脱石经搬运沉积,再与镁质溶液反应形成,或凹凸棒石直接从富镁碱性溶液中结晶形成,凹凸棒石粘土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为偏碱性的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45.
赣南-粤北鸡笼嶂组地火山岩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南-粤北地区鸡笼嶂组是一套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属晚侏罗世莲花寨群,本文在讨论了鸡笼嶂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基础上,对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成因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6.
新疆西部巴楚地区晋宁期的洋岛火山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塔里木盆地中部有一条近东西向的重磁高异常带,火成岩露头仅见于西部的巴楚地区。采集25件晋宁期火山岩样品进行研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洋岛,且可清楚地区分出洋岛碱性玄武岩(亚速尔型洋岛)和洋岛拉斑玄武岩(夏威夷型洋岛),两者反映了洋盆发育的不同阶段。一件晋宁期超基性岩样品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性质,与塔里木中部地区的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应同为晋宁期岛弧的记录。它们可能指示一条横贯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晋宁期古缝合线,原称的塔里木板块(克拉通)是由两个原先分隔的地块在晋宁运动时碰撞拼合而形成的,并成为罗迪尼亚超大陆的一部分。该古缝合线在震旦纪-中生代构造活动性较强,尤其是二叠纪-三叠纪的构造-岩浆事件规模较大。据此讨论了晋宁期构造-岩浆活动在认识基底形成、区域演化和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雁荡山破火山口构造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形态,完美的环状断裂和环状圈层分布的岩相,环形展市的航磁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显示出一个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相─构造配置较完整的典型破火山口模式,依壳、幔二元混合模拟计算.火山岩和侵入岩源区物质组成为UC56.2DM43.8和UC56.4DM43.6,两者来自相似源区.源区处于地壳下部。  相似文献   
48.
贵州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林  林金辉  王雷  谭靖  王兵 《矿物岩石》2012,32(2):12-19
以XRF、ICP-MS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贵州罗甸玉的岩石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玉石常量化学特征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的形成经历了Mg相对饱和及不饱和两个阶段,Mg相饱和的成矿阶段形成了白色罗甸玉中接近理想透闪石晶体化学组成的透闪石,其晶体化学通式为A0.01B2.00C5.34T8O22(OH)2;而在Mg不饱和阶段,则形成了青色系列罗甸玉中具有高Ca低Mg特点的透闪石,相应的晶体化学通式A0.01B2.35C4.13T8O22(OH)2。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罗甸玉中的白色与青色系列,由不同微量元素组合所表征的三个主因子有所差异,同时,罗甸玉中青色主要由其化学组成中微量的V,Cr引起;罗甸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具有δCe和δEu异常的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与围岩辉绿岩及灰岩均较为一致。在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罗甸玉的形成是罗甸玉为岩床状辉绿岩顺层侵入时带来气液流体,与灰岩围岩发生长期的交代蚀变所形成的,灰岩提供成矿所需的Ca,Mg,而气液流体则主要提供了Si,为一种新类型的软玉矿体。  相似文献   
49.
浙西北萧山—诸暨地区晚侏罗世末期花岗(石英)闪长岩与早白垩世末期(辉石)闪长岩具有以下地球化学特征:低硅、贫碱、富钙镁铁,弱负铕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富集K,Rb,Ba,Th,U等,亏损Nb,Ta等,Sr,Ti亏损不明显。晚侏罗世末期花岗岩与早白垩世末期花岗(斑)岩均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强负铕异常的特征;晚侏罗世侵入岩具"V"型稀土配分曲线,强富集K,Rb,Th,U等,相对富集Nb,Ta,强亏损Ba,Sr,Ti等特征;早白垩世侵入岩具右倾稀土配分曲线,富集K,Rb,Th,U等,亏损Nb,Ta,Sr,Ti,Ba不亏损等特征。岩石构造地球化学图解分析表明,晚侏罗世末期I-A型花岗岩类成岩构造环境具有从俯冲挤压碰撞作用向后碰撞或后造山作用演化的特征;早白垩世末期(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岩石主要与火山-次火山喷发-侵入作用关系密切,成岩构造环境主要与区域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0.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 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区内与Pb-Zn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为隐伏岩体,LA-ICP-MS 锆石U-Pb 定年显示,花岗岩侵入时间为 (125±4.3)Ma,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大部分Na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