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藏东怒江板块结合带郭庆复式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在“三江”地区进行1∶20万洛隆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收集的资料,对产出于怒江板块结合带东侧的郭庆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解体,将岩体划分为燕山早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的黑云母石英正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三种岩石类型。通过对它们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这三种侵入岩分属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和壳幔同熔Ⅰ型中酸性岩。燕山早期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期,燕山晚期黑云母石英正长岩形成于板块碰撞后的抬升阶段,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于造山晚期构造环境,是区内板块构造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郭庆复式岩体的形成与三江地区板块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楠溪江中下游地区发育大面积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可分为晚株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时代的不同火山岩系,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等均具不同的演化规律和模式,岩浆来源也有区别。粗安质或粗面质火山岩的发育可能是浙东南沿海白垩纪火山岩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63.
Basalts from Hardat Tolgoi Mine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using petrochemical and isotope geo- chemical method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diagenetic material sources and tectonic environ- ment.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kali basalt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silica and high alkalinic (Na〉K) and iron-titanium content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are the "rightist" type, which typically show evident fractionation between light REEs and heavy REEs with (La/Yb)y ratios from 8.04 to 10.4, but no significant negative Eu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SEu=l.01 to 1.04). The basalts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 Ba, Sr)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Nb, Ta, Hf). Ratios of 206pb/204pb vary between 18.434 and 18.550, ratios of 207pb/204pb are between 15.541 and 15.569, and ratios of 206spb/204pb are between 38.331 and 38.536. The diagenetic substance is believed from the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in intraplate environment, which was constructed during continent stretch, without being significantly contaminated by crust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64.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乌旗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定结果及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流纹岩的年龄为280.3Ma±1.4Ma,形成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岩属高钾过铝质钙碱性火山岩,其中SiO2、K2O、Al2O3含量均较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向右缓倾斜,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Eu呈明显的负异常,重稀土元素亏损不明显。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明显,Ba表现为弱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Ta、Sr、P及Ti亏损,Zr、Hf相对富集。研究认为,该地区流纹岩可能是由玄武岩、安山岩等中基性火山岩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且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弧。  相似文献   
65.
在内蒙古毛登地区发现碎斑熔岩发育,其具有熔岩和熔结凝灰岩的双重结构。毛登碎斑熔岩岩体呈近圆形穹状,可划分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不同相带岩石特征明显。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9.20Ma±0.73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富硅、碱,轻稀土元素富集,Eu强烈亏损,富集Rb、Th,亏损Ba、K,与同期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同,研究表明其形成于造山后板内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66.
赣东北婺源-德兴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中浅变质火山岩主要由变质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组成.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浅变质玄武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起源于尖晶石辉橄岩低度部分熔融,英安岩岩浆起源于壳源杂砂岩部分熔融,流纹岩可能为英安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揭示婺源浅变质英安岩形成于861±8Ma,德兴张村西浅变质流纹岩形成于860±3Ma,铜厂铜矿矿区凝灰质板岩形成于860±6Ma,均为早新元古代Tonian期.同时这些定年样品中保存了2.8 ~2.5Ga、2.0~1.7Ga和~1.0Ga的继承或捕获锆石记录.结合浅变质玄武岩和英安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这套岩石最有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7.
Petrochem1.0岩石化学软件与同类软件相比,有操作简便(左键选数据,右键菜单选功能项),尤其是依据鼠标在不同区域弹出不同的岩性进一步详细定名的对话窗更是其他软件所没有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内容也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8.
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滨海石化项目,其污染种类多、环境风险大、保护目标难确定,因此前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尤为重要。文章对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保护目标的确定、评价标准的选取、污染源的估算和保护措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珠江入海口某大型石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为类似地区的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69.
广西河塘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塘杂岩体的组成由早而晚为:早期侵入相石英闪长岩→主体侵入相花岗闪长岩→补充侵入相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体现出由基→酸的变化规律;稀土配分模式形态相似,Eu轻、中亏损,反映了杂岩体各类岩石之间成因上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岩体及接触带主要形成Au、Cu、Fe多金属矿化,表现为具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成矿作用,即岩浆自源成矿作用和岩浆他源成矿作用,并共同构成一个时空上规律组合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70.
黄国龙  朱捌  王建永 《地质学报》2005,79(5):679-689
利用前人钻孔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找矿目的层西山窑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特征、砂体厚度及空间展布;对比各岩层的后生氧化程度,确定了层间氧化带的分布范围和空间展布形态。通过对目的层砂岩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本区砂岩孔隙度、密度与其结构构造密切相关,以及氧化带中次生矿物变化和化学元素如Fe、CO2、C有、S、U、Th、Se、Mo、V等含量变化与地下水的氧化作用有关,符合水成铀矿床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圈定出氧化砂体,其底板埋深小于300m、厚度达50-100m、氧化带前锋长达60km。并在氧化带前锋发现铀矿化、硒矿化多处,初步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