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65篇
  免费   7633篇
  国内免费   10164篇
测绘学   4041篇
大气科学   6580篇
地球物理   8020篇
地质学   23254篇
海洋学   5624篇
天文学   4372篇
综合类   2700篇
自然地理   6171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1407篇
  2021年   1602篇
  2020年   1587篇
  2019年   2033篇
  2018年   1493篇
  2017年   1698篇
  2016年   1733篇
  2015年   1927篇
  2014年   2556篇
  2013年   2532篇
  2012年   2616篇
  2011年   2822篇
  2010年   2393篇
  2009年   3096篇
  2008年   3024篇
  2007年   3215篇
  2006年   3070篇
  2005年   2820篇
  2004年   2561篇
  2003年   2339篇
  2002年   2003篇
  2001年   1737篇
  2000年   1753篇
  1999年   1525篇
  1998年   1337篇
  1997年   939篇
  1996年   790篇
  1995年   701篇
  1994年   640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370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2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氢化物发生及其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氢化物发生的条件和普遍性及其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这些领域包括试样分解,分离富集,容量分析、比色分析、原子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分析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222.
欧盟RoHS指令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欧盟RoHS指令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述,初步介绍了与RoHS指令相似或者相关的各国的环保指令,讨论了RoHS指令等对我国电子电气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简要总结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等各管理及技术部门为了应对RoHS指令和提高我国电子电气行业竞争力而作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23.
葛云锦  陈勇  周瑶琪 《岩矿测试》2008,27(3):207-210
论述了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进展。传统的流体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是以显微冷冻测温测定无机盐体系为主,目前已发展到应用低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包裹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油气包裹体原位低温分析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不同成分油气包裹体低温下的相变过程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据此对油气包裹体进行分类,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油气包裹体计算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224.
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硅、氧同位素等研究,探讨了羊蹄子山-磨石山钛矿区无矿白色硅质岩和富钛硅质岩的成因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呈厚层状产出的无矿白色硅质岩具较高的SiO2、Al2O3含量及Al/(Al Fe Mn)、Al2O3/(Al2O3 Fe2O3)比值,稀土元素总量很低,其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向右倾的曲线,无明显铈异常和铕异常,表明其形成于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赋矿岩系中薄层状富钛硅质岩的TiO2、Fe2O3、Cu、V含量较高,但Al/(Al Fe Mn)、Al2O3/(Al2O3 Fe2O3)比值较低,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为明显左倾型-平坦型,具弱的负铈异常,表明其形成于洋脊及附近环境。两种硅质岩的δ30Si值为变化较小的负值,与热水沉积和某些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似,两者的δ18O值范围和平均值均相似。两类硅质岩的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不同,富钛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本区元古宙海底火山热液喷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5.
The Feiran–Solaf metamorphic belt consists of low-P high-T amphibolite facies, partly migmatized gneisses, schists, amphibolites and minor calc-silicate rocks of metasedimentary origin. There are also thick concordant synkinematic sheets of diorite, tonalite and granodiorite orthogneiss and foliated granite and pegmatite dykelets. The gneissosity (or schistosity) is referred to as S1, and is almost everywhere parallel to lithological layering, S0. This parallelism is not due to transposition. The gneissosity formed during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event (termed D1), before folding of S0. S1 formed by coaxial pure shear flattening strain (Z normal to S0, i.e. vertical; with X and Y both extensional and lying in S1). This strain also produced chocolate tablet boudinage of some layers and S1-concordant sills and veins. S1 has a strong stretching lineation L1 with rodding characteristics. Within-plane plastic anisotropy (lower ductility along Y compared to along X) resulted in L1-parallel extensional ductile shears and melt filled cracks. Continued shortening of these veins, and back-rotation of foliations on the shears produced intrafolial F1 folds with hinges parallel to the stretching lineation. F1 fold asymmetry variations do not support previous models involving macroscopic F1 folds or syn-gneissosity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The sedimentary protoliths of the Feiran–Solaf gneisses were probably deposited in a pre-800 Ma actively extending intracratonic rift characterizing an early stage of the break-up of Rodinia.  相似文献   
226.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相似文献   
227.
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李华芹  王登红  梅玉萍  梁婷  陈振宇  郭春丽  应立娟 《地质学报》2008,82(7):912-2008-01-30
本文对广西大厂矿田拉么矿区内出露的酸性侵入岩和矿石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龙箱盖含斑黑云母花岗岩锆石原位SHRIMP UPb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4±4Ma(95%可信度)和98.6±1.9Ma(95%可信度),矽卡岩成矿期锌铜矿石中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98.6±6Ma(95%可信度)。上述测定结果表明,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相关岩体的成岩年龄接近,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228.
本文对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富有机质沉积岩进行了初步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冀北—辽西沉积盆沉积有机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代表白垩系早期沉积的滦平盆地大北沟组有机质丰度低,这不仅显示其所代表的沉积相带不利于有机质的聚集,也反映了当时生物不够繁盛;大店子组时期沉积相带发生了变化,有机质类型随着发生了变化,丰度有所增高,但总体上显示环境条件不利于生物的发育和繁盛。到了桥头组和义县组沉积岩有机质丰度大幅升高,表明生物界非常繁盛,古气候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大量生成和堆积,总体上反映了温湿的气候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较为频繁或交替性寒冷气候波动,具体的古气候环境状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29.
藏南白垩系黑-红层沉积岩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南江孜县床得剖面白垩系黑层和红层沉积岩进行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层有机碳含量高于红层5~10倍,红层和黑层饱和烃主峰碳数分别为nC25和nC23;黑层和红层沉积有机质的母质来源都以水生植物和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非常有限;但饱和烃的分布和主峰碳数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有机母源物质在种群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水体温度存在差异造成的,即红层发育时期水体温度可能高于黑层沉积时期.而在高温度条件下,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造成原始有机质产率和有机质沉积保存量低可能是红层沉积岩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0.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等典型的含气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差异,分析了构造控气和水文地质控气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含气量高,CH4百分含量高,δ13C1值大于-38.75‰,储层渗透率变化小,储层改造难,构造热事件对煤层气的生成、富集贡献大,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含气量低,CH4百分含量低,δ13C1值大于-49.11‰,储层渗透率变化大,储层易改造,煤热演化史及煤阶影响着煤层气的生成、富集,在煤层气生成过程中活跃的水动力是甲烷生成的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一,但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小,而合适的地层水矿化度则是低煤阶煤层气生成的重要条件,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