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538篇
地质学   541篇
海洋学   97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9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以后 ,温排水主要影响核电站以东沿岸水域 ,温升 2℃的范围大约在2km以内。邻近水域的鱼卵和仔鱼数量仍然比较丰富 ,季节变化亦无大异常 ,但是在种类组成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小沙丁鱼Sadinellaspp .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增多 ,斑Clupan odonpunctatus和鲷科 (Sparidae)鱼类的鱼卵和仔鱼数量显著减少 ,并且未见鱼Engraulisjaponicus和小公鱼Anchoviellasp .鱼卵以及科 (Engraulidae)和银汉鱼科 (Atherinidae)仔鱼的出现。鱼卵的数量分布与温排水有关 ,而仔鱼与之无关 ,鱼卵死亡率与温排水的关系亦不显著。文中还讨论了温排水的影响范围、鱼卵死亡率与温排水的关系以及温排水对成鱼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2.
Critical analyses of public involvement in conservation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monly point toward imbalances of power between project agencies and communitie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op-down patterns of decision-making. Taking an actor-oriented research approach, this paper probes beneath the surface patterns to analyse the complex socio-political mechanisms at work in the negotiating arena represented by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roject planning. The discussion i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he planning of protected areas in Beliz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ower relations and tact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ctors in the negotiating arenas revealed that planner/community relations in the case study were dominated by a process identified as 'containment'. Containment refers to a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ublic involvement by the planning agencies, and it hinged on three fundamental social actions: avoidance of conflict; exclusion of dissent; and control over knowledge and procedure. Actions by local stakeholders that served to undermine containment constitute 'counter-contain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se mechanisms in depth, before developing a comparat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ontainment and counter-containment to help explain disparities in planning progress between different sites.  相似文献   
993.
岩溶峰丛洼地饲料植物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常见饲料植物对矿质元素Ca、Mg、K、P、Fe等的富集特征发现,岩溶峰丛洼地中元素在饲料植物各器官内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大量元素Ca、Mg、K、P主要富集在饲料植物的叶片中,微量元素Fe、有益元素Na 主要富集在根部;饲料植物各器官对大量、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为高Ca、K而低P、Na;生长于不同岩溶峰丛洼地区的同种饲料植物,由于岩溶地球化学背景及气候条件等的差异,其同类器官对同一元素富集的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994.
兰州市郊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万鹏  李正平  钟芳 《中国沙漠》2006,26(4):569-573
植物群落稳定性是生物本身与其生存环境的一种和谐,通过对南北两山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结构、天然植被的现状研究,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从群落稳定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南北两山人工林群落总体布局和现有林地优化改造的思路。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应建立于南北两山环境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树种之间一种相互适应的基础上,南北两山近城区及兰州至中川机场绿色通道面山灌溉较好的地段,宜发展乔、灌、草复合群落结构;局部条件优越的台、坪地宜发展以经济林为主的单层乔木林;灌溉条件较差或无灌溉区域宜为灌、草两层群落结构,形成稳定的近自然群落。对适宜区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控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维持群落的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95.
神延铁路路基植物护坡植苗及灌溉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长海 《中国沙漠》2002,22(3):304-307
针对神延铁路边坡坡度大、表层土质坚实问题和尽量减少对坡面破坏性施工的要求,在植物护坡工程中,用自制缝植锹植苗,自制注水器灌溉,保证了护坡工程的顺利实施。结果表明:采用植苗锹进行缝植,一是能满足陡坡作业要求。锹板坚固锋利,用脚踏可穿透包坡的硬粘土层以减小对坡面的破坏程度;二是提高工效,缝隙植苗一次性完成;三是缝隙深度可达40cm,能完成植苗深栽20cm以下的工程设计要求。采用注水灌溉,一是克服了坡度陡坡面光滑,不利水分下渗,植苗补水不到位,灌溉操作难度大的困难;二是注水器可插入土壤深度15~ 20cm以下对苗木根系处进行补水,抑制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发,提高了有限水利用率;三是延长补水周期,降低拉水投入成本,增强植苗的抗旱能力。经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栽植的灌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苗木平均成活率达85%以上,边坡覆盖度超过90%,根系多分部在土壤20~ 40cm深处,主根平均长度50cm。  相似文献   
996.
在干旱地区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文章分析了沙地植物的水分利用状况,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用数学抽象方法定义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为其水分最适生态位点与现实生态位点的贴近度,建立了响应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依据试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过程的计算分析,所获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文中有关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无灌溉条件下人工植被的营建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和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分布及其沙面稳定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Based on systematically monitoring plants on dune ridg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n 2002,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dune stabilization by vegetation,describ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phemeral plants on isolated sand dunes,analyses the natural invasion processes of ephemeral plants on human-disturbed sand surface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ephemeral plants in stabilizing sand dune surface. A total of 45 plant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area, 29 of which are ephemeral plants. Ephemeral plants sprouted in early April and completed their life-circle within about two months. Just as aeolian sand activities came to the strongest stage from April to June in desert regions of northern Xinjiang, the total coverage of trees, shrubs and herbs of long vegetational period on most dune ridges was less than 10%, while the mean coverage of ephemeral plants reached 13.9% in April, 40.2% in May and 14.1% in June. Therefore ephemeral plants acted a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dune surface stabilization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Investigation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engineering-disturbed dune surface show that ephemeral plants first recolonized the disturbed dune surface.  相似文献   
998.
贡嘎山亚高山林地碳的积累与耗散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程根伟  罗辑 《地理学报》2003,58(2):179-185
根据贡嘎山海螺沟内5种主要林地上的生物量调查、土壤呼吸和光合作用测定,研究亚高山地区典型林带上C的存贮、吸收和排放关系。对于海拔3000 m附近的峨眉冷杉林,其地上和地下C贮量分别为177.4 t/hm2和143.2 t/hm2,森林光合作用吸收的C量在22~24 t/hm2·a之间,通过呼吸释放C量为3~5.5 t/hm2·a (乔木冠层) 和10~19 t/hm2·a (地面土壤及根系),年光合作用净固定的C为7.05 t/hm2。低海拔处生态系统C的呼吸量较大,100a以内的中幼龄树木固C能力高于成熟林的固C作用。林地在成为过熟林之前主要还是C的汇,林间裸地是大气的C源。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住宅社区,并引入了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但在数字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社区的空间管理、信息查询和定位分析的研究案例还不多见,本文主要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利用WebGIS方法,以北京市回龙观居住小区为研究实例,将空间信息融入社区管理系统中,实现对社区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并探讨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及实现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对盘锦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于2004年7月—2005年12月进行连续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非淹水状态下,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淹水状态下,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接近于0。2005年潮汐造成的洪水减少了2/3的土壤呼吸作用。2004年和2005年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最大值都出现于洪水退去后。影响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是生物因子,而在同一时间影响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和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