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423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462篇
地质学   1223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5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及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析表明:湿地功能快速评价方法是为了达到“湿地功能无净损失”目的,是在需要评价的湿地如此之多而从事湿地功能评价的专业人员又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对于湿地恢复与重建以及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在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把相对未受人类干扰的参照湿地的功能指数规定为1,这就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对参照湿地的功能进行评价,而目前最需要评价其功能的湿地往往就是这些相对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湿地;在相同水文地貌的湿地类型内评价湿地功能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评价湿地的水文地貌功能;由于快速评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功能指数,并不能说明湿地所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在决策中不能单独使用;快速评价都是“一次调查就获得结果”,同时由于快速评价过程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采样点空间设置的主观性以及采样时间的主观性,对于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的湿地功能的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是很低的。为了使湿地功能评价的结果对管理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湿地功能量计算的、定量的评价湿地功能的方法必须开发出来。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湿地功能评价可采用双重参照标准:一是以自然为参照来评价湿地功能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以及湿地恢复与重建成功与否;二是以人类需要为标准来评价湿地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了我们的期望,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湿地功能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
Hydrogen isotopes are commonly fractionated to a much greater extent and as a result display larger variations in δ values, In terms of the hydrogen isotope ratio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of 16 samples of modern sediments selected from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ansu, China, the δD values for most of the n-alkanes varied from -150‰-300‰, Variations in δD also occurred between different ranges of n-alkanes,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have been detected. Besides the δD values of n-alkanes, the δD values of lipids including pristane (Pr), phytane (Ph) were also exam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H ratios with molecular fingerprinting, Our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hydrogen isotopes of n-alkanes from modern sediments can act as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proxies and provide invaluable new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paleo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33.
Sediments from Lake Pepin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southeastern Minnesota, are used as provenance tracers to assess variations in hydrology and sediment-transport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Three rivers contribute sediment to Lake Pepin, and each catch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ly different geologic terrain. The geochemical fingerprint for each drainage basin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silt-sized fraction of modern sediment samples. Down-core elemental abunda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se fingerprints by use of a chemical-mass-balance model that apportions sediment to the source areas. We observed a decreased contribution from the Minnesota River during the interval ~6700–5500 14C yr BP, which we attribute to decreased discharge of the Minnesota River, likely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precipitation, snow melt, and groundwater input to the river. This hydrologic condition coincides with the mid-Holocene prairie period recorded by fossil pollen data. The occurrence of this feature in a proxy record for hydrologic variation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mid-Holocene prairie period reflects drier conditions than before or after in midwestern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34.
常见的几种地震子波有:零相位子波、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和混合相位子波。以不同类型的信号为激发子波,对不同地层模型合成地震道。仅用原始合成地震道记录的振幅谱来恢复原始记录,讨论不同方法下,由于激发子波的不同,对比分析原始记录与恢复记录的差异,及其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5.
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三元  崔若飞 《物探与化探》2005,29(6):557-560,564
基于MAPGIS平台,用Visual C++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研制了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系统.通过对地震、电法、水文地质等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后,在MAPGIS系统下进行成图、配准和空间定量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用该系统对煤矿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6.
阐述了关于微量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近似线性关系法,它适用于二相体系(或基体吸收系数基本恒定的多相体系)材料中微量相的定量分析。该方法不需要在待测样品中加入参考物相,分析时仅需对一条衍射线进行测定,因而分析时间很短,其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相对误差为-10.2%~ 21.4%,与外标法和内标法的测量结果的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37.
多源遥感技术在汝箕沟煤田火区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空间分辨率的Quickbird卫星图像和高光谱分辨率的OMIS Ⅰ航空高光谱图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细分光谱仪、红外测温计等地面遥感技术,对宁夏汝箕沟煤田的煤火现状进行了定量调查分析及动态监测,查明了煤田煤火的范围、强度,分析了不同时期煤田火区的变化规律,评价了火区治理效果并对后续灭火工作提出建议,为火区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8.
本系统着重于T106数据预报产品的应用,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程,从气象卫星网上下发的T106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取最优因子,建立了长治地区11个县市24h、48h降水预报多元回归方程。该系统采用VB5编程,建立了实时资料自动处理、分县客观定量降水预报自动制作、预报结果文本、图形输出等模块。该系统可直接挂接于MICAPS系统下,定时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预报结果输出图文并茂,可供预报员参考。  相似文献   
39.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0.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这就是本文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本文根据大量钻井资料,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青海砂西油田E3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200-3000m,厚多为5-10m,宽/厚比200-2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0-700m,厚多为3-6m,宽/厚比80-110。辫状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是由于辫状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在油田开发中井网部署方案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