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善雄  王星运  许锡昌  余飞  秦尚林 《岩土力学》2011,32(11):3355-3360
科学、合理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实测数据,探讨了指数曲线法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预测的适用性,发现指数曲线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较大的沉降预测。把三点法的基本思想引入指数曲线模型,对指数曲线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结合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的特性。分析表明,在整个沉降曲线上选取3个关键点作为预测样本,很好地回避了数据波动带来的影响;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沉降规律更符合指数曲线模型,因此,应取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数据作为样本值,所取三点应能尽量反映沉降发展的趋势。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结果稳定、相关系数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风蚀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驰  高瑜 《岩土力学》2011,32(1):33-38
以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风蚀风洞试验研究路基的风蚀破坏规律,以及路基不同断面对风沙流运动的影响。以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率和路基宽度作为路基断面主要设计参数,研究不同路基断面下风沙流扰动、增速、减速、恢复的过程,以及路基周围风速流场的变化特征,分析路基病害较未病害时路基周围流场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路基高度和边坡坡率对风沙流运动的影响较大。随路基高度增加,路基对风沙流流场扰动增强,迎风坡坡顶处吹蚀破坏和背风坡坡底处堆蚀破坏越显著,在确定的路基边坡坡率下,路基模型高度为250 mm较模型高度为60 mm时,迎风坡坡顶风速增加1.13倍,背风坡坡底风速减小2.53倍,建议沙漠公路路基高度宜小于2.5 m。进一步,在确定的路基高度下,比较不同的边坡坡率对路基沿程风速的影响,发现当路基边坡坡率为1:1.75时,路基沿程风速变化不明显,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不宜被风蚀破坏。  相似文献   
133.
尹松  孔令伟  杨爱武  穆坤 《岩土力学》2016,37(Z2):287-293
为了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路用工程特性,通过击实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固结试验以及室内基床系数试验分析了该类材料压实性能及基本力学特性,对压实度为92%的最优含水率和饱和压实土样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在K为91%~97%时压实功效率较高,提高压实度对于增强土体局部抗变形能力较为有效;采用室内三轴法得到的基床系数K30值为188.25 MPa/m;最优含水率下花岗岩残积土动力变形稳定性较好,但含水率增加会大幅度增加土体塑性变形,降低土的动弹性模量,不利于变形稳定。所以作为路堤填料,应考虑作为受气候与动荷载影响较小的下路堤备用填料,作为铁路路堤本体及公路上、下路路床填料,应在进行土性改良且满足要求的论证基础上取舍。研究成果可为花岗岩残积土填料的工程应用及土体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为进行某铁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获取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3个钻孔的抽水试验,以获取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大气降雨入渗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地下径流模数法的计算值偏小,降水入渗法的计算值适中,地下水动力学法的精度较高,但计算的涌水量值较大;三种方法比较,决定结果采用大值,即涌水量正常值取6150m^3/d,最大涌水量值取9770m^3/d。提出了采用双向自流排水,适当布设施工监控设备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5.
振冲法处理淤泥土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层住宅楼建在天然地基中的含淤泥土层上, 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通过对各楼不同层位处的载荷试验和主体施工中的沉降观测得出: 较厚淤泥层上的高层建筑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可以取得经济可靠的效果; 加大振冲器功率可使基础沉降效果明显减小; 振冲桩复合地基中附加应力扩散现象随软土层上部相对硬层强度增加而增加, 但以上部土层厚度影响为主; 对于筏板基础, 载荷试验曲线初段受深度影响不能真实反映复合地基的压缩性。  相似文献   
136.
根据三轴和直剪试验的特点并以Mohr强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Mohr包线的曲线形式。基于弹性理论导出了条形地基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塑性区方程,根据方程可以确定临塑荷载及塑性区的范围。与基于直线型Mohr-Coulomb准则建立起来的塑性区方程相比,该方程能反映土体抗剪强度增长随正应力增加逐渐趋缓的特点。算例分析表明:按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临塑荷载相差不大,塑性区连成一片时的荷载也基本一致;两种方法得出的塑性区的形状极为相似;随荷载增加,塑性区向下发展的速度比按传统方法得出的结果稍慢。  相似文献   
137.
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梁精调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高俊强  张晶 《测绘工程》2005,14(2):25-28
磁悬浮列车是上海从德国引进的高科技项目,其中安装定位测量中最重要的是轨道梁精调测量.结合在上海参与的Ⅱ、Ⅲ标段部分轨道梁精调测量工作,介绍轨道梁精调测量的作业过程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8.
139.
Crushed rock subgrade, as one of the roadbed-cooling method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the cooling effect of crushed rock; howev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rushed rock are somehow neglected.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 condition for crushed rock is compiled in FISH language in PFC2D, and the natural shape of crushed rock is simulated with super particle "cluster".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crushed rock strength and confining pressure level on over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ushed rock aggregate a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crushed rock of large particle size plays an essential framework role, which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deformation of crushed rock aggregate. The strength of gravel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over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means that strength attenuation caused by the freeze thaw cycles cannot be ignored.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cluding shear contraction and shear expansion at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相似文献   
140.
The main reasons for a breach of trouble-free operation of the subgrade are the different kinds of deformation, such as train load impact on subgrade surface, loss of stability to subgrade slope, weight of embankment on the base, and partial or complete failure of the railway track due to frost heaving. This paper gives a summary of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s being developed in Russia to estimate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railway subg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