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是由气象服务产品的公共消费性所决定的;气象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投入同GNP的增量这两者的比较即是服务社会效益的宏观经济概括;决策效益、公众效益与专项效益是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分类;从气象服务产品的有用性与气象信息的错情率及准确率三方面出发分析,可建立起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2.
着重讨论了气象台站的成本与成本核算,提出了建立综合考核台站经济效益指标的原则及指标体系,分析了提高台站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3.
从信息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强化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搞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并就如何强化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构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4.
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公众气象效益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芝  李廉水  黄小蓉  夏平嵩  李洁 《气象》2011,37(10):1309-1313
条件价值评价法(CVM)是目前生态(环境)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公共所有物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反映环境影响下的价值问题,是一种理论化极强的评价方法。现将该方法应用到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建模中,在考虑CVM不确定性因素的前提下,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构建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二分Logistic模型,并与传统的自愿付费法进行比较。采用全国抽样问卷调查数据量化结果比较表明,用二分Logistic模型对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定量评估会更客观。  相似文献   
155.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利益主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丽  王文 《地质通报》2013,32(11):1855-1860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缓解中国资源瓶颈的重要战略举措,找矿新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多元利益主体的关系。运用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利益主体及相互关系,着重剖析了找矿行动的利益主体关系的矛盾现象和原因。借鉴实际案例,提出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找矿主体、加强对省级地勘基金管理、建设和谐矿山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6.
Porous wind barriers are widely used and proven more efficient than solid barriers. In this study, the shelter quality of wind barriers of different porosity, row space and row number was compared based on wind-tunnel measurements. The 14 cm-high (H) scaled models of wind barriers were place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wind direction in the wind tunnel, and rough elements were placed upwind of the models to obtain a reasonable self-simulation zone and Reynolds num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flow field changes little in the area above one-row wind barriers. In the area below the models, the airflow field is rearranged into four energy regions. The best shelter effect achieved downwind is always obtained using a 0.35-porosity wind barrier, so we suggest the optimal porosity of 0.3–0.4 for wind barriers in sand-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helter effect comparison of two-row 0.35-porosity wind barriers indicates that 6 H is the optimum row space. Two-row and three-row wind barriers obviously provide better shelter than one-row barriers. Therefore, we suggest 5–7 H as the optimal row spacing for multi-row wind barriers. Our results indicated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regarding porosity, row number and row space, with some exceptions about wind barrier design regarding porosity.  相似文献   
157.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资源最富集和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促进西南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户生计资产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案例,通过华电云南分公司访谈和政府部门座谈等方法,提出建立水电开发的效益共享机制并论证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税负重、补偿标准低、电价不合理、发展条件薄弱是水电开发不能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户生计资产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特定要素模型和持久性收入理论,提出了移民参与水电开发效益共享的长效补偿机制,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并分析了移民搬迁前、后对理论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8.
价值溢出能够有效地明确湿地公园建设的增值结构,在衡量湿地公园建设价值的基础上,对于厘清各种要素之间的价值关系和改善湿地公园资源再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角度,构建湿地公园价值溢出体系,以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估算出2018年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价值溢出。研究结果表明,①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成本为3 223.749万元,总收益为67 781.711万元,综合价值溢出为64 557.962万元,湿地公园每公顷投入14.016万元,能获得294.703万元的收益和280.687万元的价值溢出;②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生态层面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低,为10.19%,但是其收益和价值溢出占各自总值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3.10%和44.74%,生态管理、水文调节和生物多样性是影响生态价值溢出的重要因素;③经济层面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达56.09%,但是其收益和价值溢出占各自总值的比例则处于较低水平,仅为13.89%和11.78%,其中管理成本和直接经济收益是影响经济价值溢出的关键因素;④社会层面的成本、收益和价值溢出占各自总值的比例都较高,分别为33.72%、43.01%和43.48%,广告宣传费用和娱乐休闲收益是影响湿地公园社会价值溢出的主要因素;⑤湿地公园存在较大的价值溢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增强了价值溢出效应,在经济层面,由于湿地公园可到达性相对较弱和湿地保护的特殊性,限制了经济价值溢出的发展。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估算湿地公园价值溢出,提高了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研究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湿地公园管理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9.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尕海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资源类型与湿地恢复工程及其效果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尕海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实施湿地低产草场生态效益补偿、改变传统饲养观念、生态补水、环尕海湖绿化带等保护和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160.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利用效益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对于合理利用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测度耕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较快,生态环境效益保持稳定。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主要因为农业生产投入,生态环境效益的改善源于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投资。当前耕地利用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态环境效益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