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9篇
  免费   2073篇
  国内免费   1948篇
测绘学   2393篇
大气科学   1474篇
地球物理   2200篇
地质学   5507篇
海洋学   694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1512篇
自然地理   536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718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995篇
  2012年   984篇
  2011年   1019篇
  2010年   896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61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本文对北部湾三维潮波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与现有观测资料作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相当一致。文中还绘制了M_2和K_1分潮的同潮图,并对其作了讨论。可以断定,北部湾的日潮优势是由日潮共振所引起的。M_2和K_1分潮流的水平分布表明,强流区位于它们各自的蜕化无潮点附近。还讨论了分潮流的铅直结构,可以看出这种结构十分接近实际分潮流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2.
综述了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若干气旋型和反气旋型涡旋研究.在南海存在着许多活跃的中尺度涡,我们分别对南海中、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海域中尺度涡作了评述.在南海北部海域,目前最感兴趣的问题为:南海水与西菲律宾海通过吕宋海峡的交换的物理过程,以及黑潮是否以反气旋流套形式进入南海.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这些问题的机理.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今后深入和细致的、长时间的海流和水文观测,以及长时间卫星遥感观测资料的论证才能逐渐认识清楚.台湾以东海域,黑潮两侧经常出现中尺度涡,而且变化较大而复杂.文中着重讨论兰屿冷涡和台湾东北的气旋式冷涡.  相似文献   
53.
54.
通过实验和对超声波破碎盐藻作用机制分析,为从盐藻中提取胡萝卜素探求一种简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南极中山锚地的选择条件,勘测实施过程及水文、气象特点,并对测量区域作了分析研究与评价,科学地确定了适合科考船抛锚的锚地,致使“雪龙”船首次在中山锚地抛锚试抛成功,结束了中山站附近海域无锚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56.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PA) was studi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African upwelling system and the open ocean waters of the Canary Islands region. This region is recurrently dominated by the presence of upwelling filaments that may transport nutrient-enriched waters out into the open ocean before nutrients become exhausted by plankton. Turnover rates by APA were generally low in the whole region, but detectable in all the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On average, turnover rates were higher in the upwelling stations, and APA in those waters seemed to be mainly generated by heterotrophic bacteria to supply easily assimilable organic C. APA outside the upwelling area showed an inverse hyperbolic relationship with increasing phosphate,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both constitutive and Pi-inducible APA. In these offshore waters, a threshold of 0.1 μM of phosphate could be defined for the regulatory function of Pi on APA. Thus, APA in nutrient-poor waters seemed to be induced to compensate for Pi-deficiency. Turnover rates in the filaments showed basal (probably constitutive) levels, whereas they increased in the surrounding waters, where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presumably did not satisfy plankton P-demands. The fertilising effect of the filaments and associated cyclonic eddies extended to at least 175 km offshore, where basal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ies were still found. The magnitude of this effect depends probably on the intensity of upwelling events and the degree of recirculation of filament water back to the coastal jet.  相似文献   
57.
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影响着海岸的变迁。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可以说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可了解人为因素对三角洲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对海岸侵蚀的影响。根据1987年和2001年两期卫星遥感图像和2001年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1987年至2001年土地利用/覆被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地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阐明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比整个环渤海地区速度快,草地、滩地和不明地类这3种类型大量减少,其他类型增多。从变化率来看,养殖区、库塘、油田用地增长最快。库塘、海滩养殖区等类型的增加,滨海草地的减少,使海岸侵蚀加剧。  相似文献   
58.
三传感器波浪水槽二次反射主动吸收方法是加拿大科学院水力中心最近开发的一种水槽反射波控制技术。该法在造波板前 1~ 2倍波长处布置 3个传感器 ,通过入反射波分离方法得到准确的入反射波参数 ,以此调整造波信号 ,有效地吸收由建筑物反射回到造波板的二次反射波。文中在分析波浪水槽二次反射吸收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介绍了加拿大水力中心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研究区5个钻孔松散沉积岩心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获知布容与松山极性带的界线,南黄海和陆区北部位于80.0—99.5m。陆区的南部此界线于270.4m深处。松山和高斯极性带的界线,海区未揭露到,其沉积起始时间都小于1.7Ma。而陆区的南、北部分别位于117m和328.2m。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带的界线,陆区北部为140m,而南部区为460.15m。沉积起始时间为3.4Ma。吉尔伯特底界仅北部陆区所揭示,为190.5m。松散沉积层与下伏白垩纪(?)石灰岩接触面位于400.35m,沉积起始时间约17.0Ma。  相似文献   
60.
在我国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波浪成长理论基础上,考虑到台风波浪的基本特点、等效水深的概念、浅水区波浪的折射、不规则波的能量分布特性、受陆岸和岛屿影响角度范围内的有效能量风区长度等因素,提出了受陆岸、岛屿影响浅水区(包括海湾区)台风风浪的计算方案。本方案只需台风中心位置、中心气压和计算点于各方位的风区长度(受陆岸影响部分)等资料,便可快速地得到计算点的波浪要素。经实测资料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