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659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21.
基坑工程周边地面沉降规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际监测资料为依据,找出了导致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基坑周边地面沉降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722.
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及其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门可佩 《地震》2002,22(3):39-44
通过对1996-2001年我国西部强震活动在时空上的有序特征及其与台湾强震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分析讨论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有序性分析对青藏块体北部地区未来7级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23.
桂北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古宙火山-陆源碎屑沉积含金建造与下古生界含碳碎屑沉积建造是该区金矿主要赋矿层中,前者为陆内裂陷沟-弧环境产物,后者形成了陆缘盆地构造环境。金矿化总体呈东西向延展又依NNE~NE向成带的分布格局,是受古东西向基底隐伏构造带和NNE~NE向深断裂双重制约的结果,继承元古宙裂陷槽俯冲带发展演化形成的韧性剪切带,控制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金矿化,次级隆起动缘构造挤压带是金成矿的有利部位,金矿化主要受脆  相似文献   
724.
王玉生  李文君 《铀矿地质》1995,11(3):140-146
中新生代时期,华南东部地壳经历了挤压-松驰拉张-局部裂解的演化过程。相应地发育3期火山活动,构成初火山族回、主火山旋回和破火山旋回。破火山使回出现双峰式岩套,标志着已进入胚胎型裂谷演化阶段。火山岩型铀矿具有破火山族回成矿、破火山旋回活动带控矿、二次迭加富集特性,可称其为破火山系列新不整合脉型铀矿。划分为体型、层型和脉型3种形态类型和相应的勘查模式。华南东部破火山系列新不整合脉型铀矿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在花岗岩基底上发育的破火山旋回构造-岩浆杂岩区,是今后寻找大型铀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725.
通过对银山矿田成矿构造系列及生构造系列的研究,重新认识了银山矿田构造断裂错动规律,对提高沿脉探矿效率和技术管理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26.
熔体-溶液体系中元素分配系数:新资料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测得的熔体-溶液体系中F、Cl、P、CO_2、B、Au、Pb、Zn、Cu、Fe、Mg、Li、Rb、Cs、K、Na、Ca、Sr、Ba、Co、Ni、Be、Mo、W、Si、Al、REE、Sc、Ti、U、Th、Zr、Hf、Nb、Pt、Ir、Pd等元素的分配系数,从元素性质、溶液成分(阴离子和阳离子)、熔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分配系数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预测未知元素分配系数的元素性质准则、溶液成分准则、熔体成分准则和物理化学条件准则,最后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27.
典型矿化集中区矿床(点)分布的太极序列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俊浩  侯光久 《地球科学》1994,19(2):211-217
矿床的形成和演化确定存在着明显的数量规律性,这早以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注意,文中以河北张宣典型金矿化集中区为例,对典型矿化集中区的矿床(点)进行了太极序列模拟,结果表明,典型矿化集中区中的矿床(点)与主干控矿断裂的距离在平面位上服从太极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728.
本文简要叙述了小秦岭金矿田内含脉断裂带、含金石英脉和金矿体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及其几何形态特征,探讨了形成机理,提出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自相似性分析为一体的累集式几何解析原理进行深部预测找矿;同时在仔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秦岭金矿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729.
黄思东 《铀矿地质》1990,6(4):220-225,231
本文就我国中南4省区金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金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中南地区金矿分布5大规律:空间上集中分布具一定的统一性;赋矿层位多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与岩浆岩密切相关;金成矿在赋矿围岩上虽无较大的选择性,但仍偏重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以及有机质、炭质高的沉积岩和变质岩;金的成矿期主要是从前寒武纪到中生代。文章并以部分典型矿床为例,论述了中南4省区金矿控矿因素除矿源层(体)、岩浆岩、构造这3个要素外,还应将深部液态矿源层及区域变质作用视为同等重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30.
运用大量的实际资料对淄博地区隐伏岩溶进行垂直分带,建立了岩溶发育程度与单位涌水量、渗透性、侵蚀性、CO_2、饱和钙差值相关方程,定量分析了该区垂向岩溶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