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516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91.
With an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ur of pore water pressure around large underground openings, piezomete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rock around the desanding chambers, surge shaft, its drainage galleries, and the transformer cavern of a large hydro-electric project. The monitored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was insignificant in the rock surrounding the desanding chambers prior to lining. On completion of the concrete lining of the chambers, the maximum pore water pressure was about 50 kPa as the flow of water was restricted. When one of the desanding chambers was charged with water, the piezometers around it indicated an excessive increase in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due to seepage of water from the chamber. Thus the piezometer readings were useful in taking appropriate remedial measures. In the surge shaft, higher values of pore water pressure were recorded on the hill side of the shaft as compared to the valley side. In one of the drainage galleries,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gradually increased to 450 kPa, which was released by drilling relief holes in the area. In the other drainage gallery,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ore water was recorded. In the transformer cavern, the recorded pore water pressures were within 20 kPa.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中影像正射纠正的需要,充分利用GPS公路网数据作为控制源,结合控制点和控制线混合的广义点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策略和算法.实现遥感影像的快速正射纠正,避免或减少了外业控制点的采集。经过分析两个试验区的正射纠正检查精度,基本上可以满足1:50000比例尺正射影像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93.
在研究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组件SuperMap Objects的公路工程地理信息平台。从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及现实需求出发,探讨了平台系统总体结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研究了系统开发中数据的组织与动态分段等关键技术。以广东省公路工程地理信息平台为实例,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实践了文中提出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沿线湖泊水质状况,于2015年6月(枯水期)采集了东平湖4个地表水样品和7个地下水样品,测定了其中As、Cd、Cr、Cu、F、Hg、Mn和Pb等8种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评分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水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其中Hg污染相对较重;地下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及以上,其中F和Mn污染相对较重。4个地表水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其水质优良;地下水中3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小于2.5,水质良好,4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大于4.25,水质较差。地表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9.18×10~(-5)a~(-1),地下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8.16×10~(-5)a~(-1),均为III级中风险。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矿政管理工作中的需要,研究设计建设项目压覆矿业权及矿产地应用系统,以Arc GIS作为GIS的开发平台,Oracle作为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收集的山东省探矿权、采矿权、矿产地、遥感、基础地理等数据资料,配准整合和数据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这些数据在"一张图"上显示,实现数据的对比研究分析。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发布服务,实现矿产数据的共享应用。该系统为矿政的综合管理提供了公共基础平台,解决了矿政管理工作中数据独立,无法协同提供服务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6.
本科毕业设计是我国高等教育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09~2015年遥感大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进行分类,分析了近七年各类别选题所占比例的时间变化,并结合课题来源讨论了遥感专业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兴趣,对武汉大学遥感学科发展趋势做了探讨。本文对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河道渗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跃军 《水文》2016,36(2):62-66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属山区峡谷,河谷大部分河段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可溶性岩层裸露,河道渗漏量大。根据试验断面测流数据,建立了不同渗漏段上游断面流量及渗漏系数关系模型,分析各渗漏段渗漏规律,推算渗漏量,为晋祠泉水复流工程汾河干流古交渗漏段补水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谈探矿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国亮 《探矿工程》2018,45(11):88-92
随着探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项目作为企业的一个基本构成,管理水平体现单位的软实力,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招远栾家河矿区深孔钻探项目为切入点,运用5S、TPM等管理学知识,打造项目标准化样板,取得了一定成果,其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宋国新 《地质与资源》2018,27(6):579-581
输电线路工程不可避免地要穿越沙漠地区.本文从路径选择、杆塔定位、基础选型及防风固沙等方面对西北某送电线路工程途径沙漠段的选线提出建议,对防治风沙危害提出对策.经过实践检验方法得当,措施合理,线路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江坤  王永刚 《江苏地质》2021,45(2):161-167
在我国西南部,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许多变电工程不可避免地建于岩溶发育地区,因此探明站址底部隐伏岩溶的位置、规模、埋深及充填物是工程勘察的重点。采用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总结分析不同填充类型岩溶的地电响应特征,为现场探测、分析、解释溶洞特征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站址底部隐伏岩溶探测工程案例,说明高密度电法能有效地查明地下隐伏岩溶,为变电工程合理选址及设计基础深度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