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向文  张强勇  蔡兵 《岩土力学》2014,35(Z2):379-385
盐岩因其具有良好的蠕变特性、低渗透性以及损伤自我恢复特性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理想能源地下存储介质。在盐岩地下储气库运营过程中储库套管受到储气内压、材料参数和几何尺寸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评价这些随机风险因素对储库套管结构运行安全的影响,建立了盐岩储气库的套管结构模型和基于Von Mises屈服准则的套管结构功能函数,根据建立的结构模型和结构功能函数,应用响应面法结合蒙特卡洛抽样计算获得储库在高压和低压运行条件下套管结构可靠度的变化规律。可靠性分析表明,为保证套管运行安全,储库最低运行内压应大于3 MPa,最高运行内压应小于22 MPa,套管靴距离储库腔顶的距离应大于10 m,并应适当加大套管的壁厚和减小套管的内径。  相似文献   
132.
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宇春  刘富玲 《岩土力学》2014,35(7):1950-1956
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考虑岩土参量变异系数的试验及历史数据,提出了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利用提出的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可在传统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变异系数,分别得到与地基承载力有关的可靠度、破坏概率和平均期望损失的最可能值及其变化范围,为提出优化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和工程决策奠定基础;相对于土重度和黏聚力,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对于内摩擦角的变化更加敏感;设计时可以综合考虑所需的安全系数、可靠度和破坏概率,确定合适的基础宽度或基底面积。当地基土的场地勘察统计结果的变异系数权重逐渐增加时,综合变异系数不断减小,其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逐渐增加,而相应的破坏概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3.
溪洛渡电站软弱夹层剪切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体的力学强度参数,特别是软弱夹层剪切强度参数c、f的优化选取进行分析对比,对大型和特大型水电工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多种力学参数选取方法讨论了溪洛渡水电站软弱夹层剪切强度参数c、f的取值问题,使剪切强度的选取有了更大的可比性,提高了c、f值的选取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4.
Abstract

Reliability analyses of nail pullout, nail-in-tension, and system reliability of internal limit states are presented for both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soil nails that are designed using default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nail load and resistance models within traditional deterministic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ASD) framework. The model uncertainty, correlations between soil strength parameters, between model factor, and nominal load term, and between the two internal limit states, and influence of model factor fittings are all addressed in the analys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general idea of the reliability that is implicitly embedded in current ASD-based soil nail internal limit state designs.  相似文献   
135.
土体微观结构对冻胀影响的灰色关联及粗糙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季冻区粉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条件下室内冻胀试验,测得冻胀指标--冻胀率;同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WD-5图像处理系统提取并定量化冻胀前土样微观结构参数(包括孔隙参数和结构单元体参数)。由于结构对冻胀影响具有非线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选择灰色关联法及粗糙集2种非线性评价方法,评价各结构参数对冻胀率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表明:与冻胀率关联度较高的孔隙参数为形态分布分维数、平均丰度、平均圆形度和平均各向异性率,单元体参数为平均各向异性率、形态分布分维数和定向概率熵。粗糙集约简结果中,对冻胀影响较明显的孔隙参数为平均各向异性率、平均丰度、定向分维数和形态分布分维数,单元体参数为形态分布分维、平均各向异性率、平均形状系数。比较2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分析其中的异同。最后综合考虑2种评价结果,确定8个对冻胀意义较明显的结构参数:孔隙的形态分布分维、平均丰度、平均各向异性率、定向分维数;单元体的平均各向异性率、形态分布分维、平均形状系数和定向概率熵。  相似文献   
136.
甘肃黄土高边坡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266个黄土自然极限状态坡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特征划分为4个亚区,对每个亚区的极限状态坡高与坡宽进行双对数线性模型回归和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给出4个亚区不同置信度下坡高与坡宽的相关关系。以1 024组黄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作为计算参数,用Bishop法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利用 Monte Carlo法对各亚区不同置信度下的边坡进行可靠度模拟,系统分析了坡高、坡度、参数变异性对失效概率的影响,以及失效概率与稳定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临洮-永靖亚区边坡坡度低于31.5?,失效概率可控制在10%以下;陇东亚区、兰州-定西-会宁亚区和天水-秦安-通渭亚区在强度参数变异系数取当地平均水平,稳定系数为1.3情况下失效概率在10%以内,稳定系数为1.2情况下,失效概率多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37.
提出基于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并编写计算程序NISFEM。采用有限元滑面应力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将Hermite随机多项式展开与SIGMA/W和SLOPE/W模块有机结合实现边坡可靠度非侵入式随机分析。根据随机多项式展开系数,给出边坡安全系数前4阶统计矩(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和Sobol指标解析表达式,并采用Sobol指标进行边坡可靠度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以均质土坡可靠度问题为例,证明该方法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边坡可靠度分析的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法能够有效地考虑边坡变形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计算效率远远高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CS),是解决复杂边坡可靠度问题一种有效地分析手段;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变异性对边坡安全系数前四阶统计矩具有明显的影响,重度变异性对安全系数前4阶统计矩几乎没有影响;抗剪强度参数间负相关性对边坡安全系数均值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安全系数标准差、偏度和峰度均有明显的影响。此外,随着抗剪强度参数间负相关性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由近似正态分布逐渐变为明显的非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8.
陈锐  刘坚  吴宏伟  乔吉力 《岩土力学》2013,34(10):3028-3032
土体干湿过程引发的岩土工程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通常采用张力计量测80 kPa以内的土体吸力,并将其应用于边坡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传统张力计由于内部腔体体积过大且结构复杂,造成张力计难以饱和,吸力量测时反应时间长,并易发生汽化,严重影响其可靠性和灵敏性。为弥补传统张力计的设计缺陷,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新型张力计。该张力计内腔结构简单且体积小。饱和前先拆分张力计再分别饱和其主要部件,最后重新装配。此设计简化了饱和程序并提高了效率。通过对比传统张力计和新型张力计的性能,证实了新型张力计具有更强的汽化持久性,其吸力量测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标定试验表明,相比于传统张力计,新型张力计的灵敏性提高了90%。测量-80 kPa的孔隙水压力时,新型张力计的平衡时间为1.5 min,仅占传统张力计反应时间的10%。相同的测量条件下,传统张力计的测量误差为30%,而新型张力计的测量误差仅为0.7%。  相似文献   
139.
现行的抗滑桩滑坡推力以及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本质上属于定值方法,由于该方法未考虑边坡岩土体材料参数的变异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着抗滑桩支护不足或过度支护等问题,因此提出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SRFEM)的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抗滑桩内力可靠性分析方法。将极限分析法、有限元方法和可靠性分析法三者耦合,用2结点梁单元模拟抗滑桩受力状态,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LHS)进行可靠度计算,分析求解边坡抗滑桩可靠性问题,并将该过程在数值计算程序中得以实现。对抗滑桩滑坡推力以及抗滑桩内力进行概率统计,得出函数分布关系,并根据已给定的失效概率控制值,反算出滑坡推力以及抗滑桩内力设计值。结合典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显著区别于一般方法,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边坡整体现状特征和岩土体材料强度参数的变异性,相对更加合理,且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0.
For effective hazard mitigation planning and prompt-but-prudent post-disaster responses, it is essential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A nonsimulation-based algorithm, termed as a recursive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RDA), was recently proposed to identify disjoint cut sets and link sets and to compute the network reli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elective’ RDA, which preferentially identifies critical disjoint cut sets and link sets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ies of network disconnection events with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number of identified sets. To this end, the original RDA is improved by replacing th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with an algorithm that identifies the most reliable path, and by using a graph decomposi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proba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subgraphs. The critical sets identified by the algorithm are also used to comput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based importance measures that quantif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network components by their contributions to network disconnection event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a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lifeline networks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selective RDA, which can consider both interevent and intraevent uncertainties of spatially correlated ground motions. The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the selective RDA are demonstrated by a hypothetical network example, and the gas and water transmission networks of Shelby County in Tennessee, USA. The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nd the selective RDA greatly improve efficiency of risk assessment of complex lifeline network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omponents, complex network topology, and statistical dependence between component failur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