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5篇
  免费   1119篇
  国内免费   914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862篇
地质学   4514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89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本文介绍了顺义隆岗地区地热地质特征,讨论了顺义断裂多期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72.
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含油气包裹体指数GOI统计和盆地模拟,研究了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南段的油气运移史,预测了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表明,本区有三期成藏:东二期、东一期和明化镇期;以前两期为主.盆地模拟研究表明,尽管沙河街组烃源岩在沙一期末开始生烃,但在东营期才开始大规模排烃和成藏.GOI的统计分析表明,GOI>5%的区域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其中的圈闭应成为下步首选的钻探目标,已发现的欢喜岭油田和双南油田就分布在GOI>5%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973.
利用东营市中心城区鲁班公寓的地热生产井,对新近纪馆陶组和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进行了自然压力条件下的异层和同层回灌试验。结果表明,回灌量与水头升高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回灌量与水头升高呈负相关关系,馆陶组东热2井回灌能力为东营组东热。井的3倍左右。通过对该地热田热储地质条件、回灌能力及地热水开采潜力的分析,认为目前条件下东营城区还不适宜全面推行地热回灌。  相似文献   
974.
综合研究区地质、地震、测井、录井等各类信息,从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的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反演过程中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地震子波的提取、时深关系的转化,以及初始波阻抗模型的建立等主要的技术环节。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双阳组二段重点圈闭区块砂体的发育和分布情况,并探讨在同一构造圈闭上不同井位失利的原因,为精细的油气储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975.
依据尕斯库勒油田实际资料,分析了粒度中值、泥质体积分数、灰质体积分数、孔隙度与渗透率以及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的技术方法,实现了流动单元纵向上的连续自动划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储层划分为E、G、M和P 4类,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E、G类流动单元主要沿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分布,G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河口砂坝和河道侧缘,M类流动单元分布在席状砂部位,P类流动单元零星分布在砂体尖灭的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976.
宝绕油田林4断块水平井边际薄层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4断块为宝饶油田主力油藏,油层厚度较薄,主力油组油层厚度为3~5m,物性较差,属典型边际薄层低渗透油藏。采用直井开发无效益,但考虑到该区主力油层分布稳定,且直井具有一定生产能力,通过论证后采用水平井+直井的开发方式,2005-2006年共完钻水平井6口,平均单井钻遇油层309.3m,目前水平井已全部投产,平均单井产油量15.6t/d,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实现了边际薄层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977.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古岩溶表生作用期次划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最重要的储层类型,深入研究古岩溶类型、发育期次和发育模式对认识储层的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溶水的特点,可分为大气水和非大气水岩溶两类,大气水岩溶主要发育在表生条件下。结合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地质特点,可以将其表生作用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加里东中期Ⅰ幕、Ⅱ幕、Ⅲ幕,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针对各个阶段的岩溶发育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岩溶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978.
古巴前陆盆地三区块是2005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的风险勘探开发合同区块,位于墨西哥湾西南部,属古巴西部前陆盆地中租赁区块之一。结合该盆地的勘探现状及盆地内的钻井、物探以及地球化学等相关资料,分析了该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勘探潜力,预测了有利区带。三区块主要发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泥灰岩、泥质灰岩和中—下侏罗统泥页岩两套主要烃源岩,储层以泥晶灰岩、灰岩和砂砾岩为主,区内早期形成的圈闭在造山期基本遭到破坏,有效的圈闭主要形成于古近纪晚期,圈闭类型以背斜、断鼻、断块为主,推测可能发育多套储盖组合。盆地内有两大潜力勘探区域:北部前陆冲断带发育古近系盖层,是下一步勘探的首选区域;南部盆地北缘发育较厚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属南部盆地系统,推测是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979.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主要依据塔中地区40多口钻井的奥陶系岩心裂缝观察、深浅侧向测井和FM I成像测井的响应特征等综合识别裂缝和获得裂缝特征参数。研究认为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裂缝大量发育,以高角度缝和微裂隙最为发育,大、中缝较少,有近一半裂缝为未被充填的有效缝;平面上沿断裂带由西向东裂缝线密度变大,有效性增强;纵向上发育上奥陶统裂缝段、中—下奥陶统顶部100 m内裂缝段和深部裂缝段,中—下奥陶统顶部100 m内为裂缝集中发育段;裂缝发育程度与断裂构造和岩性关系密切,在断层发育密集区或多组断裂交汇处裂缝最发育,距离主断层或次级断层越近裂缝越发育,白云岩裂缝发育程度好于灰岩;好的裂缝发育区位于塔中地区东部多组断裂带交汇的部位。  相似文献   
980.
陕200井区是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发现的一批具有潜在储量的区块,对该井区天然气富集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勘探开发。研究认为:沟槽与裂缝的不同配置关系对马五段各小层天然气的富集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上古生界天然气首先沿沟槽垂向穿层运移至奥陶系下古生界马五段各个小层中,然后再沿裂缝转为小层内的侧向运移;沟槽发育越完善,裂缝密度越大,则天然气富集程度越好。马五1亚段、马五2亚段在沟槽和裂缝的双重作用下,其含气饱和度高于仅有裂缝的马五41小层,研究区各层段天然气富集程度从小至大依次为马五1亚段、马五2亚段和马五41小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