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测绘学   335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1495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3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2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9月18日和2013年9月18日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均发生在无低涡且低温条件下,受西风槽东移的影响,最大降水发生在龙门山迎风坡,地形作用对两次暴雨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四川盆地内的水汽来源既可以来源于孟加拉湾,在有台风配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来自于东海;2001年9月18日暴雨中低层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水汽和动力辐合条件;2013年9月18日暴雨中地形造成的低层强烈辐合和南亚高压造成的高层强辐散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低温条件下盆地西北部的暴雨需注意副高对西风槽的阻挡作用,同时需注意低层偏东风分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922.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及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从低层环境场、雷达回波特征、湿位涡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路径相似的"启德"(1213号)和"纳沙"(1117号)台风造成广西降水条件的差异。结果表明:"启德"东侧的东南风急流强,水汽强辐合中心偏于台风中心附近,降水强度大,而"纳沙"水汽辐合主要位于东北气流与东南气流的汇合区,降水范围大;两者在越南北部登陆后其后部均存在窄长带状的中尺度强回波特征,但"纳沙"的螺旋回波雨带伸展范围更宽、持续时间更长;"纳沙"因有冷空气侵入,近地面层气流出现多个分支,更有利于形成中尺度涡旋和气流汇合带,是其比"启德"产生较大范围强降水的重要因素;两者的降水分布与低层湿位涡负值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湿正压项(VMPV1)负值区和斜压项(VMPV2)正值区相叠加的区域,而"启德"的VMPV1负值比"纳沙"小,其对应的降水强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923.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王鹏 《地理科学》2014,(11):1353-1360
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组织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3个方面总结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将旅游要素流的时空变换作为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的动力模型,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入侵、竞争、反应和调控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驱动力量和作用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居效应有差异。其中,入侵过程可看做是旅游要素流的空间集聚对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影响;竞争过程实质上是分化过程和共生过程的统一;反映过程是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与调整;调控过程是厘清乡村人居环境时空格局与旅游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24.
中国地理学界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马仁锋  张文忠  余建辉  王岱  谌丽 《地理科学》2014,(12):1470-1479
人居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研究的古老而又全新领域,伴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备受地理、建筑、城市规划等学科关注。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地理学16种期刊刊发的180篇有关人居环境研究论文,发现国内研究:1起步晚、发展缓慢,高层次研究成果少且增长慢,以城市内部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2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城市或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宏观尺度地理环境的宜居性与中观层面城市人居环境分异及其理想模式构建和微观社区单元综合居住环境评价及规划实践等;3综合集成研究的方法体系探索尚未取得突破,当前常用方法中PSR模型和DPSIR模型主要以机理解析为目标,实体指标与主体问卷调查心理指标及经济学方法旨在确定人居环境评判标准体系,当然GIS空间聚类也成为近年运用热点。  相似文献   
925.
使用高级积分方程模型,模拟多个地表参数条件下的风云三号B星微波成像仪(FY-3B/MWRI)资料。基于模拟数据,分析地表微波辐射特性,利用粗糙地表发射率Qp模型,建立我国西部地区裸露地表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我国西部地区4个日期(2011年10月8日、10月18日、10月28日和11月8日)的土壤湿度反演,并将反演结果用实测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反演土壤湿度与实测土壤湿度的决策系数R2为0.604,均方根误差为0.030 5 cm3/cm3,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26.
对大型储罐充水量与罐基础的沉降量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采用GM(1,1)模型对储罐在充水预压过程中进行罐基础的沉降量预测的方法,并对预测模型的进行了检验,证实了GM(1,1)模型在储罐充水预压过程中进行等水位间隔沉降量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7.
地铁在运行过程中,隧道难免出现沉降,为了确保地铁安全运行,本文对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某站进行了应急监测及数据详细分析,监测数据表明,在观测期间,轨道各监测点沉降平均值相对车站结构呈下降趋势,监测的轨道沉降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28.
单天线GPS/INS经典组合模型存在的明显不足是:由于状态参数不仅包含INS的位置、速度误差,而且还包含INS的姿态误差和元件误差,存在观测信息不足,间接可测参数难以准确估计。在深入分析常用GPS/INS组合模型及滤波算法中参数估值的特性基础上,提出从两方面改善这类滤波结果:①在运动条件下的组合观测模型中附加GPS单天线测方位角约束,建立观测值与间接可测参数之间的联系;②将选权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拓展到GPS/INS滤波中,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确性。通过对滤波结果的增益阵、位置差、速度差及姿态估计结果的分析可知,该方法的滤波结果更趋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929.
庄林浩  王齐林  王三军 《测绘工程》2011,20(3):74-75,80
结合广州新电视塔沉降观测项目,介绍该项目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文中所述的沉降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25次的沉降观测,有效地监测了新电视塔在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的沉降变化情况,成果可靠,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今后大型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0.
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虽然可以通过差分形式来处理非平稳随机数据,但是当数据具有确定性效应的时候,对数据进行差分容易造成残差信息的浪费.通过对拟合后的残差建立AR模型,可以充分利用数据的趋势信息和残差信息,从而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