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82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1883篇
海洋学   578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1.
三峡库区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三峡库区滑带(体)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抗剪强度参数的离散性,对影响滑带抗剪强度参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这些主要因素有试点的地质代表性、试验尺寸、试验数量、应力大小、含水率及剪切面的形态等,尤其是性状不均匀的粉质粘土和碎石土,这些因素的影响更大。滑带性状在不同的部位是变化的,试点部位的选择直接影响参数的代表性,应根据剪切面的性状结合滑带的主要特征确定具有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对性状接近的滑带土进行了两种面积不同的比较试验,剪切面积宜大于2 500 cm2,否则,c, ? 值有较大的离散性;在同一场地进行3组且每组5~6点的对比试验,根据1组6点不同正应力的组合得出的c, ? 值最大相差0.5~1.0倍,说明1组试验的数量不宜少于5点;不同饱水状态的对比试验说明,含水率越大,c, ? 值越低;正应力大小及其在各个试点上的分布应结合滑带的性状及滑带的埋深合理选择;对于性状不均匀的粉质粘土和碎石土,碎石含量和粒径大小在剪切面上的分布对c, ? 值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应在规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滑带的环境条件制定合适的试验方案,尽可能减小误差,还应结合滑带的宏观特征及试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912.
低围压下冻结粉质粘土的三轴强度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星亮  汪稔  胡明鉴  胡建华 《岩土力学》2005,26(10):1623-1627
高围压和低围压对冻土的变形性能及力学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对冻结粉质粘土进行了3种负温、4种围压下的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同时,不同围压、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同的形态,其三轴抗剪强度与围压及温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与应变速率成指数关系;变形模量与围压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与温度成线性关系,与应变速率成指数关系。而且从冻土结构角度分析了冻土变形及其强度表现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13.
裂隙性粘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的FLAC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志伟  王庚荪 《岩土力学》2005,26(10):1637-1640
裂隙性粘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粘土,这种粘土边坡的破坏是渐进性的,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无法描述分析它的破坏过程和机理,也无法精确地判断它的长期稳定性。用FLAC程序对裂隙性粘土边坡的渐进性破坏过程进行了描述,算例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用FLAC程序来模拟边坡渐进破坏和进行稳定性判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14.
ADCP application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of coastal water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hree kind of application of ADCP is reported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in coastal sea. (1)The routine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ies. The water quality and ADCP echo data (600 kHz) observed in the long-term are analgzed at MT (Marine Tower) Station of 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the Osaka Bay, Japa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urbidity and echo intensity in the surface layer is not good because air bubbles generated by breaking wave are not detected by the turbidity meter, but detected well by ADCP. When estimating the turbidity consists ofplankrton population from echo intensity, the effect of bubbles have to be eliminated. (2) Monitoring stirring up of bottom sediment. The special observ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following two ADCP in the Osaka Bay, One ADCP was installed upward on the sea. The other ADCP was hanged downward at the gate type stand about 3 m above from the bottom. At the spring tide, high echo intensities indicating the stirring up of bottom sediment were observed. (3) The monitoring for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water mixing at an estuary. In summer season, the ADCP was set at the mouth of Tanabe Bay in Wakayama Prefecture, Japan. During the observation, water temperature near the bottom showed remarkable falls with interval of about 5~7d. When the bottom temperature fell, the inflow current with low echo intensity water appears at the bottom layer in the ADCP record. It is concluded that when occasional weak northeast wind makes weak coastal upwelling at the mouth of the bay, the combination ofupwelling with internal tidal flow causes remarkable water exchange and dispels the red tide.  相似文献   
915.
以福建平潭海域为研究对象、以叶绿素a浓度为输出指标,根据2009-2018年赤潮期数据规律及2013-2017年海洋监测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拟构建的BP模型进行输入指标筛选,选定结果包括4个气象因子和4个水质因子。基于此结果,对2013-2017年的698组海洋监测数据中叶绿素a浓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模型演算,随机选取80%数据作为演算模型的训练样本,其余进行模型验证。通过交叉变换输入指标,寻求最优的输入节点组合,以气温、溶解氧浓度、日照时长指标为输入参数时,BP模型误差较小(均方根误差为0.05μg/L,平均绝对误差为0.03μg/L),演算结果精度较高(可决系数R~2=0.81)。以上结果表明,气温、溶解氧浓度和日照时长对叶绿素a浓度表征效果较好,可为平潭海域以叶绿素a浓度作为判定指标的赤潮预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6.
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最近10多年的赤潮典型事件、研究进展为主要依据,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赤潮发生的新特点。分别从组学技术、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赤潮生物学、赤潮监测与预测预报、赤潮应急处置等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还回顾了我国赤潮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结合科技部2017年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近海致灾赤潮形成机理、监测预测及评估防治技术"项目,展望了我国赤潮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17.
针对在路域环境监测中,如何精确估算叶面积指数问题,该文提出以长韶娄高速路域为研究区,筛选出4种常用植被指数和4种红边指数两类指数,分别构建了经验模型和机器学习的反演模型,利用Sentinel-2影像数据和同步的LAI-2000地面实测数据完成路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结果表明,红边波段参与运算的植被指数与植被叶面积指数敏感性是显著相关,红边指数在反演精度上更优。由此可知,相较于常见植被指数,红边指数增强了其与叶面积指数的敏感性,提高了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918.
区别于传统的审计方法,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一种空间分析服务链组合的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审计空间分析建模方法,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审计的地理处理分析服务链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云南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能够辅助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快速发现疑点线索,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919.
湛江地区老粘土分布广泛,呈硬塑-坚硬状,粘聚力大,力学强度高,对沉桩有一定影响。针对湛江地区较多工程高桩码头方桩沉桩施工中出现裂损或入土过浅的现象,结合湛江奥里油电厂油改煤项目码头工程,设计对方桩锥形桩尖优化为H型桩尖,施工中没有出现桩破损现象,最终贯入度、桩尖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后经检测,桩身质量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效果良好,可供湛江地区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20.
为探究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于2009年在该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5个,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粘土矿物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高岭石(33%-47%,平均值为42%),伊利石(27%-43%,平均值为34%),绿泥石(20%-29%,平均值为24%),蒙脱石(0%-3%,平均值为1%).在显著水平为0.01时,伊利石与高岭石、绿泥石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伊利石与高岭石的相关系数为-0.825,伊利石与绿泥石的相关系数为-0.611.通过对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含量分布的分析及与中国近海的粘土矿物含量分布对比,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受物质来源、地形条件、介质环境、粘土矿物自身颗粒大小形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于黄河和长江,闽江表层沉积物中具有较高的高岭石含量,较低的伊利石含量,与珠江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类似,这反映出气候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