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heng Yue 《水文研究》2001,15(6):1033-1045
A gamma distribution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selected distribution types for hydrological frequency analysis. The bivariate gamma distribution with gamma marginals may be useful for analysing multivariate hydrological ev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a bivariate gamma model with five parameters for describing the joint probability behavior of multivariate flood events. The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to be estimated from the marginal distributions by the method of moments. The joint distribution, the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and the associated return periods are derived from marginals. The usefulness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by representing the joint probabilistic behaviour between correlated flood peak and flood volume and between correlated flood volume and flood duration in the Madawask River basin in the province of Quebec, Canada.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2.
We consider two-layer (Fe-FeS core+silicate mantle) and three-layer (Fe-FeS core+silicate mantle+crust) models of the Galilean satellite Io. Two parameters are known from observations for the equilibrium figure of the satellite, the mean density ρ0 and the Love number k2. Previously, the Radau-Darwin formul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ean moment of inertia. Using formulas of the Figure Theory, we calculated the principal moments of inertia A, B, and C and the mean moment of inertia I for the two-and three-layer models of Io using ρ0 and k2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e concluded that when model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Io, it is better to use the observed value of k2 than the moment of inertia I derived from k2 using the Radau-Darwin formula. For the models under consideration, we calculated the Chandlerian wobble periods of Io. For the three-layer model, this period is approximately 460 days.  相似文献   
63.
北京市强降雨分区及重现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京津  李书严  王冀 《气象》2012,38(5):569-576
利用北京观象台1841—2008年年降水量资料及近50年北京市20个气象站和82个雨量站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对北京地区的降雨进行分区研究,并结合观象台站逐分钟降雨资料应用广义偏态分布(GPD)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历时降雨量重现期。结果表明:近168年来,北京地区有两个多雨时段和两个少雨时段,目前北京处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少雨时段内。70至80年代,北京地区强降雨主要为全市区域性降雨,90年代之后北京的短历时强降雨呈现出局地性的特征,降水分布不均,强降水中心大致成东北一西南向带状分布。根据北京市降雨EOF分析,将北京市划分为4个降雨分区,分别是山后区、城市中心区、东北部山区和东南部平原区。其中城区代表站观象台站多个历时不同重现期降雨量分析结果经过与现行排水规范对比表明,重现期模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4.
浑太流域降水极值的统计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浑太流域1966-2006年73个雨量站的日降水资料,建立了逐站年最大日降水量(AnnualMaximum,AM)序列和汛期4-9月日降水量<1.27mm.d-1的最长持续干旱天数(Munger Index,MI)序列,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采用广义极值(General Extreme Value,GEV)分布、广义帕雷托(General Pareto,GP)分布、韦布尔(Weibull,WB)分布、约翰逊SB(Jonhson SB,J-SB)分布、Burr分布和对数逻辑(Log-Logistic,L-LG)分布等6种极值分布函数对AM和MI序列进行了逐站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广泛应用的GEV分布整体拟合程度最好,有50个测站的KS检验统计量Dn<0.09,而未曾推广使用的Burr分布的拟合效果也非常好,有36个测站Dn<0.09。用GEV分布对50年一遇的AM和MI进行了估算,发现流域中心地区极端强降水和极端干旱的程度较高,分别为>208mm.d-1和>47d。  相似文献   
65.
胡波  杜惠良  滕卫平  石蓉蓉 《气象》2009,35(9):104-111
通过分析2005-2008年影响浙江的梅汛期强降水云团特征,将云团分为偏北型、居中型和偏南型,研究这三种类型云团云顶亮温与地面1小时强降水极值和10mm/h以上降水覆盖面积关系,结果表明偏南型和偏北型云团有较多相似特征,而居中型云团较其他两种云团则有较多相反特征.通过分析1小时强降水相对于云团中心移动路径的落区,指出梅汛期云顶1小时变温和亮温梯度与地面1小时强降水落区无明显配对模型.随后利用天气形势场资料,分析强降水云团与环境要素场的关系,指出云顶亮温的宏观特征与中高层的垂直速度、水汽通量密切相关,最后尝试建立三种类型强降水云团成熟阶段云顶亮温和地面降水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方程,给预报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重现期风速风压计算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重现期风速风压计算系统”采用4种概率分布模型(极值Ⅰ型分布、韦布尔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计算工程抗风设计所需的重现期风速、风压等参数,同时给出剩余方差、柯尔莫哥洛夫拟合适度检验指标、拟合相对偏差等拟合优度指标,便于不同概率分布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7.
导线覆冰极值的概率分布模拟及其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南方地区多个气象站和电力部门观冰站的导线覆冰逐日冰厚资料,将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雷托分布引入导线覆冰的概率模型研究中,通过超门限覆冰次数的泊松分布拟合检验,结合H ill图解,提出了基于超门限峰值法门限值的确定方法;对两种分布在导线覆冰极值模型拟合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广义帕雷托分布对各站覆冰冰厚极值的拟合精度最高;重现期冰厚极值估计随样本长度的变化分析表明,广义帕雷托分布模型极值估计的稳定性比广义极值分布强,一般样本容量达到25 a左右时,广义帕雷托分布重现期冰厚极值的估计趋于稳定,可以作为短序列下估计导线覆冰极值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8.
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强度定标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廓线雷达返回信号功率定标通常通过返回信号信噪比和系统噪声功率的估算得到。该方法存在着噪声电平的确定、外部噪声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定标的精度。采用信号源分别对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进行定量测试,进而对雷达系统进行定标,是另一种可行的办法,该文利用这种方法对CFL-03风廓线雷达进行了定标,并利用该雷达在东莞2009年7月和8月探测资料与广州S波段天气雷达和地面雨量计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该定标方法得到的回波强度与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和地面雨量计资料估算的回波强度基本一致,平均标准差在1 dB左右,表明这种定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华北回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四次华北回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回波具有较大水平范围的、连绵成片的均匀幕状特征.回波顶较平整,回流降雨过程中还存在零度层亮带.属层状云降水回波.(2)速度图上,在零速度线两侧常分布范围较大数值不等的正负径向速度中心,低空零速度线呈"S"型,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有暖平流存在.在强降水时段出现前常伴有区域性的冷平流层.(3)风廓线图上,从低层到高层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风向发生了近180度的顺时针旋转,存在强垂直切变.降水开始与结束时分别表现为低层偏东风与中高层西南气流叠加、低层偏东风与中高层西南气流任何一者消失.边界层顶部出现浅薄的冷平流层是降水强度加强的信号.  相似文献   
70.
新型人工引雷专用火箭及其首次引雷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郄秀书  杨静  蒋如斌 《大气科学》2010,34(5):937-946
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引雷专用火箭, 火箭箭体结构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 质量轻, 并具有空中抛伞和放线功能。利用新型火箭和全新的雷电流及同步电磁场测量技术, 在2009年的山东人工引雷实验 (SHATLE2009) 中成功引发负极性云对地放电过程3次, 共包括6次大电流回击过程, 采用0.5 mΩ的大功率同轴分流器和宽带光纤传输技术测量到了0.1 μs时间分辨率的雷电流波形、以及距雷电通道30 m、60 m和480 m处的电磁场和6000 f/s的高速摄像观测资料。6次回击的电流峰值分布范围为11.2~16.3 kA, 几何平均值12.8 kA; 半峰值宽度为7.4~34.9 μs, 几何平均值21.6 μs; 10%~90%峰值的上升时间为0.5~1.4 μs, 几何平均值1.0 μs。成功的人工引发雷电实验证明新型引雷火箭安全性能好、可靠性高, 其成功研制为雷电物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 以及雷电流波形资料的积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对制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电防护标准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