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欧洲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阿尔卑斯地区海相沉积和英国设得兰地区陆相沉积的波痕构造时建立了一系列的数学表达式。本文利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大王北洼陷沙河街二段砂岩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特殊沉积环境下的砂岩的波痕物理参数呈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和水体深度;结合粒度分析认为,砂质颗粒在水体中主要作跳跃运动,其次是跳跃运动与悬浮运动的转换运动,部分质点作悬浮运动,反映了水体浅、能量较高。计算结果与实际观察较吻合。  相似文献   
262.
石柱复向斜上二叠统长兴组层序1高水位体系域中的礁和滩因处于复向斜内部而得以很好的保存。根据钻井证实的礁和滩所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出礁和滩的地震相识别标志并进行对比。据此,在地震剖面上对礁滩进行识别,最终绘制出石柱复向斜长兴组层序1高水位体系域中礁滩的平面分布图,简要分析了礁和滩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63.
应用多波段合成图像圈定地热异常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地热异常引起的植被效应模式,确定了多波段合成图像地热异常的解译标志,并进行了地面波谱测试及红外辐射测温工作,从遥感基本原理上论证了解译标志的可靠性。圈定的地热遥感异常,已得到证实,应用这一解译标志指导关中地区寻找地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4.
This paper adopted an upstream FEM of 2-D unsteady flow to calculate the tidal flow in Zhoushan sea area. Based on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tidal current and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oily waste discharged from the oil berths on water quality have been calculated with a similar method. The isodilutions of oil pollutant are drawn from different sewage discharges. The moving loci of the slick centrepoint of oil spill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 spreading area of the oil spill has also been foreca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t of models can predict the transport of oil spill in the sea area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相似文献   
265.
266.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浅水非线性波作用下沙纹床面底层流动特性,利用CCD图像技术观测分析非对称沙纹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利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测量非对称沙纹底床上的流场,得到了不同波高、周期、水深条件下的沙纹峰顶和谷底断面的瞬时速度。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浅水非线性波作用下床面上形成非对称沙纹,其近底流速具有较强紊动特性,随着距床面距离的增大紊动强度逐渐减弱。在水流方向改变时,沙纹背部具有明显漩涡运动。沙纹背后形成的漩涡能起到维持沙纹的作用。浅水非线性波作用下,沙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床面泥沙颗粒在非对称流动和床面近壁粘性底层中漩涡结构动力作用下,作受迫摆动、推移所致。  相似文献   
267.
在厚靶的非破坏性x射线荧光分析中,以钇做外标元素,研究了不同样品形状及与源、探测器距离不同时,引起接收到元素荧光强度差异的校正方法。给出了对不同形状瓷片中元素特征峰计数校正前后的比较。探讨了此种方法带入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268.
阐明了一种新的找水方法——218P0测深法。对其操作过程和根据实测曲线识别含水层、确定含水层数、分析富水性,以及计算含水层底板埋深的方法作了分析,并对有关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9.
分叉波痕在广西上泥盆统钙质浊积岩中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型不对称分叉波痕(简称分叉波痕)发现于桂林杨堤剖面上泥盆统弗拉斯阶linguiformis牙形石带,桂林碳酸盐台地东南缘斜坡相钙质浊积岩鲍马序列C段。波长7.5~8.0cm,波高0.5~0.8cm,波痕指数15~10;向流面长5.0~7.0cm,背流面长2.5~4.0cm,波痕对称指数2.0~1.8;背流面向东倾;波脊较圆滑、缓曲,且具明显的分叉现象。是浊流流速减缓,密度流转化为牵引流后在低流态条件下,并叠加有推进型风暴浪作用形成的复合成因波痕。根据该波痕和寄主地层特征,推断含分叉波痕的阳朔碳酸盐盆地的最大水深约100m,极限水深小于200m。这一估计值应能代表广西乃至华南板块泥盆纪广泛发育的含牙形石动物群和钙质浊积岩碳酸盐沉积盆地的定量水深,可能也代表了弗拉斯阶一法门阶之交受集群绝灭事件重创的浅水海相生物与基本未受影响的深水海相生物的水深分界线。  相似文献   
270.
推出了两个实用公式 :一个是将观测斜距归算到标石中心的计算公式 ,另一个是将观测垂直角归算到标石中心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