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9篇
  免费   1528篇
  国内免费   3231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67篇
地质学   9306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3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前人对南海北部新生代陆缘盆地结构、构造样式和期次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具体体现内动力过程的岩浆活动关注较少,尤其是北部深水区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基于二维地震剖面的解译分析,将南海北部新生代岩浆岩划分为3个集中分布区:琼东南-西沙区、神狐区和东沙区。各区域岩浆岩的产出状态有所差异,其中琼东南-西沙区岩浆岩的平面展布规律性极强,主要受右行右阶的走滑断裂控制;神狐区岩浆岩位于NW向与NE向断裂的交汇处,侵位空间受先存断裂制约;东沙区岩浆岩的产生与东沙运动期间区域伸展过程有直接关系。作为内动力的表征,岩浆作用对于海底地形地貌具有重要的改造作用,与活动断裂、海底滑坡、浅层气等海底地质灾害也具有成因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992.
Uplift response of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s with and without grid fixed reinforced (GFR) reinforcement was evaluated in mode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Plaxis. Many variations of reinforcement layers were used to reinforce the sandy soil over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relative density of sand, embedment ratios, and various GFR parameters including size, number of layers, and the proximity of the layer to the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cale model.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associated rupture surface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GFR, a tied up system made of fiber reinforcement polymer (FRP) strips and end balls, was connected to the geosynthetic material and anchored into the soi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GFR reinforcem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uplift capacity of anchor pla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lusion of one layer of GFR, which rested directly on the top of the anchor plate, was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anchor capacity itself than other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by including GFR the uplift response was improved by 29%. Multi layers of GFR proved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uplift capacity than a single GFR reinforcement. This is due to the additional anchorage provided by the GFR at each level of reinforcement. In gener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lift capacity of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s in loose and dense sand can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the inclusion of GFR.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inclusion of GFR reduced the requirement for a large L/D ratio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uplift capacity. The laboratory and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in agreement in terms of breakout fact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pattern.  相似文献   
993.
李玉山 《甘肃地质》2014,23(3):79-81
格构锚固是将护坡与支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抗滑的一种新型支挡加固措施,它适合于疏松介质边坡的整治。其特点是施工时不需要大型机械,不必开挖扰动边坡,施工安全快速,与植被恢复相结合还可美化环境。以宕昌县民福村边坡为例,说明格构锚固在边坡防治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甘肃侵入岩及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现有资料初步建立了甘肃侵入岩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995.
索尔碎屑岩出露于西藏中部索尔—戈昂错一带,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果芒错蛇绿混杂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之上,粗碎屑岩层和细碎屑岩层互层产出,并见有角砾状灰岩夹层。索尔碎屑岩中粗碎屑岩主要由灰黑色碎屑和土黄色基质所组成;细碎屑岩呈灰黑色,块状构造。碎屑的主体成分为蛇纹岩,并含有少量的尖晶石和斜长石,基质为泥晶结构碳酸盐。碎屑主要呈棱角状—次圆状,边界平直,可能是构造破碎后快速堆积而形成的。在蛇纹岩碎屑边部普遍可见垂直边界生长的板状或粒状方解石,部分碎屑之中方解石呈逐步向内部生长的趋势,而在少量的岩石中已形成了交代残余结构,反映索尔碎屑岩中的碎屑受到了碳酸盐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通过与Gebel Mohagara蛇绿质碳酸盐岩和West Magnitogorsk古岛弧中出露的蛇绿质碳酸盐岩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索尔碎屑岩是地幔橄榄岩发生破碎后受到碳酸盐热液流体的交代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6.
某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出口处,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6m,属高坝。混凝土重力坝主要是依靠坝体自身重量于基础之上产生的摩擦力及坝体与基础之间的凝聚力来抵抗水压力以满足稳定要求,对基础岩体要求较高。根据该水电站坝基工程实践,从坝基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分级标准及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对类似工程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深层抗滑稳定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在对西天山赛里木湖盆地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与5万填图基础上,发现沿该湖泊的不同湖岸阶地上都不同程度地发育了可指示湖面变化的湖滩岩。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典型的湖滩岩最常见于高出现今湖面7.1~9.4 m和33.4~39.4 m的低、高两级湖积台地上。对湖滩岩样品进行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进一步揭示,湖滩岩主要由内碎屑、藻团块、陆源碎屑、胶结物和填隙物等构成,胶结物主要为亮晶方解石,夹少量文石,表明赛里木湖周边的湖滩岩为典型的方解石胶结砂屑砾屑岩。湖滩岩样品的U系年代测试结果表明,低、高两级台地上的湖滩岩主要形成于距今24.8±1.5 ka至27.6±1.5 ka和55.4±3.8 ka的晚更新世晚期,大致对应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阶段早期和末期的相对暖湿气候阶段。湖滩岩及其测年结果指示,赛里木湖最近一期最高湖面出现在距今55.4 ka左右末次间冰阶早期,其后由于气候的干旱化,湖面整体处于逐步下降过程,在相对暖湿期间经历了多次湖面相对稳定期并形成湖滩岩。  相似文献   
998.
关岭县北部岗乌永窝大寨6.28特大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99人死亡及失踪。通过调查类似地质条件下该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以该地区大田小学崩塌为代表分析该类型危岩带形成的原因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危岩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并运用rockfail软件对滚石运动路径、影响范围、弹跳高度、运动能量做了分析。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对该地区类似崩塌(危岩)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对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套柳树沟镁铁质杂岩中橄榄辉长岩、蛇纹石化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蚀变辉长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辉长岩和蚀变辉长岩具有钙碱性和拉斑玄武岩的双重特征,橄榄辉长岩和蛇纹石化橄榄辉长岩属镁铁质堆积岩,为蛇绿岩组成单元;稀土总量较高,具微弱正Eu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略左倾平坦型,与SSZ型镁铁质堆晶岩稀土配分模式相同;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K、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可能代表俯冲板片的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使地幔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柳树沟镁铁质岩石岩浆源区为亏损型地幔向富集型地幔过渡的适度富集型地幔,其形成的最佳模型是在成熟岛弧基础上裂谷化形成的一个不成熟的类似边缘海性质弧后盆地,不具成熟大洋或盆地那样的洋壳-上地幔结构,在盆地扩张初期岩浆具岛弧特征,随着盆地被进一步打开,镁铁质岩石具N-MORB特征。对辉长岩采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特柳树沟镁铁质岩石的结晶时间为314.9±1.7 Ma。  相似文献   
1000.
在系统收集山东已完成的1∶5万、1∶20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编制山东省1∶25万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1∶50万大地构造相五要素工作底图和1∶50万大地构造相图,全面介绍了大地构造相的定义、研究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编图程序。采用大地构造相编图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揭示不同陆块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研究山东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和具体表达形式。进而对山东大地构造相进行了划分,共划出华北陆块区、秦祁昆造山系和中国东部陆缘弧盆系相系3大相系,鲁西陆块、渤海陆块、大别苏鲁结合带、威海弧盆系、胶辽岩浆弧和华北裂谷盆地6个大相以及20个相和59个亚相,明确了其鉴别标志。对陆块区、造山系和陆缘弧盆系相系以及大相、相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简要总结了大地构造相与成矿尤其是金矿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矿床与大地构造相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