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篇
  免费   658篇
  国内免费   281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5535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红山cu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北义敦岛弧南端的中旬岛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印支期夕卡岩型矿床。但近年研究发现,矿区内还发育有燕山晚期斑岩型Cu—Mo矿化作用。本文首次在红山矿区发现了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确定其年龄为(81.1±0.5)Ma,与斑岩型Cu—Mo矿化年龄(77±2Ma,辉钼矿Re一0s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非常接近,成岩与成矿作用之间具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红山Cu多金属矿床燕山晚期花岗斑岩成岩年龄与义敦岛弧造山后伸展环境下所形成的花岗岩浆成岩时代峰期(80Ma左右)相一致,表明中甸红山地区除存在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印支期cu多金属成矿作用外,还存在燕山晚期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的花岗斑岩型Cu—Mo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云南个旧神仙水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个旧地区花岗岩极其发育,且与锡成矿关系密切。其中个旧西区神仙水花岗岩体呈岩株状,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和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神仙水花岗岩具有高硅、贫钙镁、富碱的特征;ω(TFeO)/ω(MgO)和ω(Na2O+K2O)/ω(A12:O3)比值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n、u、K、La、Nd和高场强元素zr、Hf,亏损Ba、sr、Ta、P、Ti。Eu负异常较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岩石类型属于A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神仙水花岗岩体形成于81Ma左右,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3.
对鲁西沂南铜井岩体的中生代闪长玢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及稀土元素、Sr-Nd-Pb同位素以及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铜井闪长玢岩SiO2含量为54.68%~63.01%,富Na,Na2O/K2O为0.93~4.46,Mg#较高,为55~66,为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TiO2含量较低,0.2%~0.71%。样品具有显著的LREE富集[(La/Yb)n=10~15]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和Ti的负异常,Eu基本无异常,Sr、Ba含量高(分别为241×10-6~711×10-6和554×10-6~822×10-6)的特征。I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6473~0.708867和-15.13~-9.18,与鲁西方城玄武岩和前人所研究的沂南辉长岩结果有所差异,显示其源区具有多端员混合特征,除了富集岩石圈地幔外,亏损地幔和地壳物质的贡献也很重要,Pb同位素也显示其源区有扬子克拉通物质的贡献,佐证了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扬子克拉通的俯冲有关。闪长岩中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U-Pb年龄为128~129Ma,锆石εHf(t)值主要在-13~-8(平均值为-10.3)范围内,暗示了岩浆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但受到亏损地幔物质的混染。沂南铜井闪长玢岩岩浆源区的多元性以及亏损地幔物质参与程度的逐渐增强,说明该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已达到最大,岩浆源区的差异可能也是该地区与胶东地区成矿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赣南柯树岭-仙鹅塘云英岩-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柯树岭区段钻孔中的新鲜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51.5±6.6Ma和202±15Ma。柯树岭花岗岩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ΣREE较低(<80.16×10-6),与华南典型含铌钽矿化花岗岩ΣREE含量低的特点一致,是岩浆高度分异演化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14.5~-1.3,Hf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3.21~2.55Ga,表明该岩体起源于太古宙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Al/(Mg+Fe)-Ca/(Mg+Fe)图解表明该岩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杂砂岩和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但也混有一些变质玄武岩和变质英云闪长岩,两个正的εHf(t)值(+2.4和+3.0)显示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捕获了幔源残留锆石。包括柯树岭在内的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是于后碰撞或碰撞晚期,在以被动侵位机制为主和挤压应力松弛的间隙环境中侵位的,为加厚地壳局部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滁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但与其他在早中生代坳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继承式"火山岩盆地不同,它直接叠置在大别山造山带之上,盆地基底岩石的时代较老,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盆地内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酸性偏碱性的粗安质和粗面英安质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显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数盆地中火山岩所表现出的橄榄玄粗岩系列的特点(如宁芜盆地、庐枞盆地、溧水盆地、怀宁盆地)。应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滁州盆地黄石坝组粗安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 Ma。该年龄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盆地中火山岩-潜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类似,表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火山活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滁州盆地内的火山岩具有比长江中下游其他盆地中火山岩低得多的εNd(t)值,而类似于大别山造山带内晚中生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指示其成因可能主要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基本的宝石学方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分析了黑龙江穆棱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宝石级锆石的宝石学性质、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及U-Pb年龄。宝石学性质表明锆石为优质的、可直接加工利用的宝石原料;谱学特征显示锆石为未经历后期改造的高型岩浆锆石,且含有磷灰石、锆石和赤铁矿包裹体;LA-ICP-MS分析表明锆石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富集重稀土元素[(Yb/Sm)N=21~63)]和HFSE元素,Th/U均大于1(1个数据例外);ΣREE较高,含量在1765×10-6~2374×10-6,与基性锆石相似;明显的Ce异常和赤铁矿包裹体说明锆石形成于氧化环境;根据Ti-in-Zircon地质温度计计算,锆石结晶的最低温度为646~737℃;U-Pb年龄为9.39±0.4Ma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基于本实验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锆石巨晶形成于富集CO2的氧化环境并且与地幔的交代作用有关,是岩石圈减薄作用发展到一定阶段(衰退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运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了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内4个富碱斑岩的年龄.结果表明:剑川地区角闪正长斑岩形成时间为(37.6±2.2)Ma,姚安地区黑云母二长斑岩具有2组锆石U-Pb年龄数据,较年轻的一组为(36.86±0.63)Ma,较老的一组为(40.41±0.24)Ma,姚安黑云母角闪正长斑...  相似文献   
998.
皖南东源含W、Mo花岗闪长斑岩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详细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江南古陆"东段北缘的皖南祁门东源含W、Mo斑岩体进行了锆石U-Pb测年,重点讨论了成岩成矿关系和成矿物质来源。东源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呈小岩株产出,SHR 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46±1)M a,其内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46.4±2.3)M a,成矿与岩体形成同期,均形成于晚侏罗世。辉钼矿的Re含量(22.02×10-6~98.09×10-6)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  相似文献   
999.
巫建华  刘飞宇  刘帅 《地质论评》2011,57(1):125-132
江西及广东北缘呈近EW向展布的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和三南(全南、定南、龙南)-寻乌火山岩带,是我国东南部中生代以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为主体的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石溪盆地、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的三百山盆地和大长沙盆地出露少量粗面岩,粗面岩所含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Th/U比值高,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LA-ICP-MS测试技术对浙西地区中生代晚期寿昌盆地典型剖面建德群9件凝灰岩和安山岩样品的锆石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分析。结果显示:建德群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范围在134~115Ma之间,属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其所属的劳村组、黄尖组、寿昌组和横山组的锆石年龄分别是134~125Ma、125~118Ma、125~121Ma和121~115Ma,各自对应于欧特里夫期—巴雷姆期、阿普特期早—中期、阿普特期早期、阿普特期中期。由此认为,黄尖组的时代与寿昌组+横山组大致相当,前者与后两者横向可能为同时异相,并非上下关系;在寿昌和丽水两个盆地的寿昌组近乎同时,其上为时代大致相当的横山组与馆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