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9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1705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760篇
地质学   5044篇
海洋学   691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355篇
自然地理   94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马来半岛金矿主要分布在半岛中央金矿带北部,该成矿带地处特提斯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交汇处,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岩石主要是千枚岩及石英斑岩,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矿体产状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金矿化类型主要有含金块状硫化物型、含金石英脉型及褐铁矿型3种,品位变化较大。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信息表明成矿与热液活动紧密相关,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2.
王泽蛟 《城市地质》2019,14(1):60-64
通过对薄杖子钾长石矿地质特征分析,阐述了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酸性侵入岩型。钾长石矿严格受沿断裂侵入的燕山期碱性正长岩小岩株控制,通过岩浆结晶分离作用而形成,区内矿体基本裸露于地表,地表出露体呈零星分布,矿体形态均不规则。矿体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次要矿物为石英、条纹长石、绢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为黄铁矿、磁铁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碱性正长岩型,工业类型为玻璃及建筑陶瓷用钾长石矿,开发利用方向为玻璃及建筑陶瓷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雪峰山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矿床找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及时总结成矿规律,指导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本文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该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岩体的地质特征、已有找矿进展的长界镍矿和字溪金矿地质特征及已发现的镍钴铜金等矿化特征,并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如下认识:雪峰山地区具备找寻基性-超基性岩矿床潜力,目标矿种主要为镍、钴、铜及金矿,主要矿床类型为岩浆硫化物型镍钴铜矿及蚀变热液型金矿。前者目标地质体以通道-洪江-中方-古丈一带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群/带最为有利,后者则以隘口岩群及艾头坪-大洪山岩群的大洪山段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94.
The Xiaojiashan tungsten deposit is located about 200 km northwest of Hami City, the Eastern Tianshan orogenic belt,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and is a quartz vein‐type tungsten deposit. Combined fluid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host rock geochemistry, and H–O isotopic compositions are used to constrain the ore 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Xiaojiashan tungsten deposit. The orebodies occur in granite intrusions adjacent to the metamorphic crystal tuff, which consists of the second lithological section of the first Sub‐Formation of the Dananhu Formation (D2d 12). Biotite granite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intrusive bodies in the Xiaojiashan tungsten deposit. Altered diorite and metamorphic crystal tuff are the main surrounding rocks. The granite belongs to peraluminous A‐type granite with high potassic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all rocks show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REE)‐enriched patterns. The trace element characters suggest that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might even occur in the diagenetic process. The granite belongs to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granite, and the rocks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which might result from magma activity in such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Tungsten‐bearing quartz veins are divided into gray quartz vein and white quartz veins. Based on petrography observation, fluid inclusions in both kinds of vein quartz are mainly aqueous inclusions. Microthermometry shows that gray quartz veins have 143–354°C of Th, and white quartz veins have 154–312°C of Th. The laser‐Raman test shows that CO2 is found in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tungsten‐bearing quartz veins.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reveals that fluid inclusions contain major vapor‐phase contents of CO2, H2O. Meanwhile, fluid inclusions contain major liquid‐phase contents of Cl?, Na+.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of the Xiaojiashan tungsten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H2O–CO2, low salinity, and H2O–CO2–NaCl system. The range of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 tungsten deposit were mainly magmatic water. The ore‐forming age of the Xiaojiashan deposit should to be ~227 Ma. During the ore‐forming process, the magmatic water had separated from magmatic intrusions, and the ore‐bearing complex was taken to a portion where tungsten‐bearing ores could be mineralized. The magmatic fluid was mixed by meteoric water in the late stage.  相似文献   
995.
自然界中有机质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且性质各异,不论在水体还是在沉积物(岩)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探讨各类型有机质聚集和沉积过程的差异性,对深化认识有机质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机质,包括生物体自身、生物残体、动物排泄物以及生物分泌的有机分子等,各类型有机质的性质差异极大。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将海洋中有机质划分为颗粒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和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而DOM又可划分为胶体有机质(colloidal organic matter,COM)和真溶解有机质;从聚合体形式上看,又有海雪和悬浮体等存在形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机质的形态包括生物体、生物残体、排泄物和有机质聚合体等,并且各类型有机质与无机矿物以不同的形式共存。此外,DOM与POM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这些性质和特征架起了不同类型有机质间聚集和沉积的桥梁。在沉积物(岩)中通过粒度或密度分级分离及孢粉相分析,也发现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如生物体、生物残体和无定形等,它们常与特定的无机矿物共生,如无定形多富集在黏粒级颗粒中,而生物体和生物残体多富集在粗颗粒中。进一步溯源发现沉积物(岩)中的各类有机质与生物有机质或海洋中有机质的类型极具相似性,这些特征展现各类型有机质在沉积过程中的差异性。综合有机质的形态、性质以及与矿物共生关系,认为有机质可通过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等3种不同的方式沉积保存,其中机械沉积的有机质以惰性的生物残体为主,化学沉积的有机质以活性极强的无定形为主,生物沉积有机质以活性较强的微生物和粘附物为主。有机质沉积方式及有机质特征、矿物—有机质间关系和保存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有机质的演化命运的不同,进而对有机质生烃以及碳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96.
依据1:5万高精度航磁异常和地质特征进行选区,结合1:2万综合物化探查证技术,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航磁异常区发现了夕卡岩型锌多金属矿,体现了航空磁测技术在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中的适用性.查证结果认为,下寒武统含大理岩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航磁异常区是重要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赋矿部位显示低阻高极化地球物理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存在Ag、As、Sb、Mo、W、Bi、Pb、Cu、Zn元素组合异常,异常套合好,Sb异常值高,出现于内带,Zn常见于中带.  相似文献   
997.
辽宁岫岩中沟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吉古元古代裂谷带的南段,处于营口-凤城-长甸铀矿构造成矿亚带内.中沟地区古生界挫草沟组与古元古界里尔峪组间古风化壳发育,铀矿化分布于古生界与古元古界不整合接触面附近,与切割不整合面的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矿化与黏土化、硅化等低温热液蚀变关系密切.古风化壳及其附近岩石含U较高,特征元素组合相关性较好,发现有高品位的铀及多金属矿体存在.其主要成矿期有:不整合面发育期、主要造陆期及断块运动期.在初步总结分析中沟地区铀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中沟地区具有形成不整合关联型铀及多金属矿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松辽盆地东北缘蚀源区铀源条件、中生代构造演化、白垩系沉积建造研究,结合石油部门地震连井剖面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松辽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研究,认为盆缘的富铀花岗岩体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生代后期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天窗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渗出提供了通道.研究结果显示,松辽盆地东北部绥棱地区为最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部位,主要找矿目标层为上白垩统泉头组兼顾浅部姚家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999.
云南澜沧老厂是三江成矿带南段最重要的铅锌铜钼多金属矿床之一.根据不同的赋矿特征、含矿岩性、矿石构造及成矿元素将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系统地划分为铅锌硫化矿石、铅锌氧化矿石、颗粒状含铜黄铁矿石、块状含铜黄铁矿石、夕卡岩型矿石及斑岩型钼矿石6种类型.矿体产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证据均表明铅锌硫化矿石、颗粒状含铜黄铁矿石及块状含铜黄铁矿石为火山喷流沉积型成因(VMS型),而铅锌氧化矿石、夕卡岩型矿石及斑岩型钼矿石为斑岩热液型成因.其中,铅锌硫化矿石、颗粒状含铜黄铁矿石及块状含铜黄铁矿石的主控矿因素为地层;铅锌氧化矿石为构造;夕卡岩型矿石为岩性;斑岩型钼矿石为岩体.  相似文献   
1000.
东坪钨矿床是近年在赣北地区新发现的首个超大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幕阜山地区东坪-香炉山钨矿找矿远景区东部。矿床赋矿层位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安乐林组浅变质岩系,北东向断裂及其两侧的次级裂隙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容矿构造,隐伏的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成矿岩体,与区内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石英脉状硅化;两个矿带的钨矿体均产于成矿岩体外接触带,呈现了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典型的"五层楼"分带特征,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黑钨矿矿石;明确了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控矿因素;总结出地表微细裂隙云英岩化-黄铁矿化蚀变带、含硫化物石英细脉带、石英脉、重砂及地球化学异常为区内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