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71.
广西某电解铝车间电解槽沉降基础在采用直孔帷幕灌浆加固的基础上,利用斜孔在有限空间进行二次灌浆加固复位,通过合理控制灌浆压力和灌浆量或间歇灌浆等措施,实行测量跟踪观测控制每次灌浆的抬升量,成功地将电解槽沉降基础抬升复位。  相似文献   
72.
对开阳地区金中背斜及翁昭地区澄江组第二段砂岩的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出了其粒度参数特征。以粒度参数为基础,根据萨胡粒度判别函数、离散图解及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及Sr/Ba测试分析,显示其沉积环境为河流相沉积。结合砂岩岩石学特征综合判断金中地区为辫状河沉积而翁昭地区为曲流河沉积。整体证实了贵州南华系澄江晚期古地理格局为北西高,南东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分析了3S技术的应用,比较了航测与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发展,总结了航测法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底图的工作流程和利用航测软件的立体测图模块绘制图斑地类线的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航测法制作二调工作底图能够提高地类界线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地类图斑的面积计算与统计的精度;减轻外业调查工作量,优化流程,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4.
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坐标系统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中所涉及到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并以实际项目为例,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坐标系统转换精度进行验证,为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涉及到的坐标系统转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中调绘底图生产、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定、农村宅基地调查等关键环节,结合实际生产,分析了各环节的重要性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76.
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与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 eb文本挖掘在现今各行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而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还是一个较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综述文本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统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应用模型,利用Arcview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了基于文本的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和历史景点相关属性信息的查询。试验模型系统具有历史地物景点的分类、统计与显示查询等功能,并可以与现代景点进行对比分析。论文最后对此模型的不足作出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7.
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宇春  刘富玲 《岩土力学》2014,35(7):1950-1956
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考虑岩土参量变异系数的试验及历史数据,提出了基于综合变异系数的地基承载力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利用提出的简化可靠性与风险分析方法,可在传统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变异系数,分别得到与地基承载力有关的可靠度、破坏概率和平均期望损失的最可能值及其变化范围,为提出优化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和工程决策奠定基础;相对于土重度和黏聚力,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对于内摩擦角的变化更加敏感;设计时可以综合考虑所需的安全系数、可靠度和破坏概率,确定合适的基础宽度或基底面积。当地基土的场地勘察统计结果的变异系数权重逐渐增加时,综合变异系数不断减小,其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逐渐增加,而相应的破坏概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8.
运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说明档案资料二次开发在地勘找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铀矿地质信息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传统档案管理型工作模式必须向信息化档案服务型转化;探讨了在实施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如何推广、应用与完善《铀资源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79.
本文阐述了用一种新型滤波函数进行CT图象局部重建的原理,并给出了这种重建的二次误差估计.本文选用一种新的滤波函数,它的旁瓣衰减很快,经证明在可能选取的滤波函数中,它的衰减是最快的.新滤波函数由于空域的迅速衰减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局部重建性质.同时保持该滤波函数的其它特性,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补偿混迭效应,并缓解Gibbs效应.应用新滤波函数,忽略远离计算点的数据,从而直接用CBP实现图像局部重建.在计算机上对模拟和实测数据进行局部重建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图像局部重建算法简便快速,重建图象Gibbs效应减小并与用全部数据的CBP重建图像比较仍具有较高的空间及密度分辨率.  相似文献   
80.
在当前国内油气供需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开展"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勘探"势在必行",也是"当务之急"."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勘探需解决3个问题.一是油气无机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原油、沥青、干酪根的Pb,Sr,Nd同位素示踪、原油中异常高含量的金属微量元素、原油中有机硅化合物的发现等均表明原油可以由无机反应而生成.二是油气无机成因论是可以指导油气勘探的.油气的分布与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耦合表明有成因关系,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是油气的发生器,也是初始储层,据此可以对油气田进行预测.柴达木盆地昆北花岗岩油田的发现是一典型案例.三是"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勘探需要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的支撑.目前第4代采集处理新理论、新方法业已提出.地球物理学家已经把深部勘探的新方法、新技术提到议事日程.总之,"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勘探是有理论依据的,是可能的,是可操作的.发现大型、超大型油气田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