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4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41.
742.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migration intentions are measured for a sample of 167 individuals. Migration intentions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life cycle factors, degree of attachment to the current commun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underlying the migration decision process, including perceived constraints to moving. Ties to specific places developed through a variety of life experiences are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potential destinations for perspective migrants. Short-term migration intentions are an excellent predictor of subsequent behavior, including destination selection for those who migrate.  相似文献   
743.
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陆玉麒 《地理科学》2002,22(2):136-143
从理论渊流看,点-轴系统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等为理论基础,但两者的内涵和应用目标又是不同的。点(城市等)、线(交通等线状基础设施)、面(农业等腹地资源)构成区域三要素。区域发展理论都围绕着区域三要素而展开,由于侧重点的不同而形成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型。以点为核心所形成的是以中心地学说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以点、线为核心所形成的是点-轴系统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与中心地理论一起,构成为有关区域发展的两大基本理论。在中心地学说中,虽然加进了交通因素而构建了K=4的空间结构模式,但其中的交通因素依然属于外生为量。只有在点-轴系统理论中,点、线才都是内生变量,是构建空间结构模型的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点与线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对线的特别关注,构成了点-轴系统理论的基本特色。重大的理论创新赋予点-轴系统理论以巨大的应用价值。点-轴系统理论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界贡献给社会的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以此为契机,通过空间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化,应当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来。  相似文献   
744.
Resource Struggles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in North Lampung, Indone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counter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isation in Indonesia through an enhanced recognition of place-based cultural communities, which are seen to offer an alternative and more progressive path towards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local history of resource struggles involving Javanese migrants and local people in North Lampung,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that different groups of migrants and local Lampung people have dealt with changing resource control mechanisms in the context of the local transmigration ( Translok ) programme and large-scale agro-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Whilst elites have been able to develop their personal wealth by capitalising 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uncertainty, poor people from both groups have had to contend with conflict and increasing livelihood vulnerability that, if anything, has been intensified through the reassertion of place-based cultures of resource control. In challenging populist narratives of resistance to transmigration that pit migrants against "indigenous" local people,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class-related ambivalences towards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s of authority that cut across community and locality in the Translok zone  相似文献   
745.
Book Reviews     
Books reviewed:
D.P. Angel and M.T. Rock (eds.), Asia's Clean Revolution - Industry,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Heidi Dahles and Karin Bras (eds.), Tourism and Small Entrepreneurs: Development, National Policy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s - Indonesian Cases.
Ian Marsh, Jean Blondel and Takashi Inoguchi (eds.), Democracy,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John Oates Myth and Reality in the Rain Forest: How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re Failing in West Africa.  相似文献   
746.
322矿田铀矿床原地破碎浸出地质技术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德平  顾连兴  周青生  李顺初 《铀矿地质》2001,17(4):231-238,244
本文从原地破碎浸出法采矿要求出发,对322铀矿田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床(点)的地质构造、岩/矿石物质成分、矿石结构、铀的赋存形式、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原地爆破筑堆试验及一系列铀矿的柱浸工艺试验,获得了大量原地破碎浸出参数;运用原地破碎浸出法适用性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价,认为该矿田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床适宜采用原地破碎浸出法开采。  相似文献   
747.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 (T1 j-T2 L)气田地层水按其构造开启程度、埋藏深度及水化学特征的不同 ,可划分出沉积变质水和渗入淋滤水两种基本成因类型 ,分属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水动力系统 ,各自依据地静压力和静水压力由高压区向低压区驱动的水动力条件 ,控制了盆地海相三叠系气田地层水资源及气藏的保存和分布。  相似文献   
748.
辽河盆地下第三系砂岩储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荣才 《矿物岩石》1997,17(1):77-84
通过对辽河盆地下第三系砂岩储层的速敏、水敏和酸敏实验,发现造成该区砂岩储层渗透率损害的主要原因与水敏有关,其次为速敏,而酸敏不严重。认为提高钻井液的矿化度和适当的酸化处理,是减轻渗透率损害和改善储层渗透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49.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在跨河大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潍河特大跨河大桥桥基工程地质探测为例,简要地阐述了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来查明跨河大桥桥址的基岩埋深及构造特征的方法原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750.
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入研究。著名“Coase论”中现实对理论层面污染权“归属”的多重争议;Pigou基于对污染物征税思想而付诸实践中的有效“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实施质疑;Lindahl的林达尔均衡(Lindahl Equilibriun);Arrow“偏好说”;Clarke的克拉克税(Clarke’s tax)等等,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大大提高了政府与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但均没有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随着消费者对良好环境的日益偏好,厂商行为也必将相应改变。本文在设定基本假设和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和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及其对厂商间竞争行为的影响,讨论了如何显示消费者对良好环境的偏好。指出厂商在进入目标市场前,应首先揭示消费者对良好环境的偏好,判断消费者的环境敏感度。据此偏好,讨论得出在两厂商竞争博弈中,大厂商应当按照不同的市场类型选择环保产品和非环保产品的生产。小厂商则应当根据大厂商的选择做出与大厂商相同的选择;在多厂商博弈中,大厂商数量越多,生产环保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以期对消费者环境偏好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同时本文验明生产环保产品不一定会降低厂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