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7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668篇
测绘学   412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1242篇
地质学   1522篇
海洋学   812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6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之交事件沉积和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龚一鸣  李保华 《地球科学》2001,26(3):251-257
在华南板块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和西伯利亚板块南部活动大陆边缘弗拉阶/法门阶之交识别出7种物理事件相: 细粒钙屑浊积岩相、钙质角砾岩相、软变形灰岩相、含微球粒的粒泥灰岩相、凝灰质砾岩相、黑色页岩相和火山喷溢相.它们在法门阶下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带底部和/或上Palmatolepis rhenana带底部具有广泛的分布, 可能是两次陨击事件记录, 是良好的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对比标志.弗拉期/法门期之交的海平面变化不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 可分辨出2种型式(阶跃型和渐进型) 和5种状态(弗拉期最末期下降→法门期最初期上升、弗拉期最末期上升→法门期最初期下降、弗拉期最末期上升→法门期最初期上升、弗拉期最末期下降→法门期最初期下降、弗拉期最末期与法门期最初期海平面变化不明显).弗拉阶/法门阶之交生物的阶梯状绝灭可能与从上Palmatolepis rhenana带底部至Palmatolepis crepida带不均匀分布的6次陨击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谢涛  郎紫晴  冉茂农  赵立 《气象科学》2024,44(1):189-198
本文基于多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值,即相关性、对比度、同质性和能量,进行联合海雾遥感判识,提出一种高准确率黄渤海白天海雾识别算法。采用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可见光、近红外和红外数据,将该算法应用于黄渤海区域白天海雾判识,并利用2019—2020年沿黄渤海气象站点能见度实测数据及CALIPSO卫星数据产品对本算法识别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海雾识别平均检测率(POD)为92%,误报率(FAR)为27%,临近成功指数(CSI)为69%,可以实现对海雾的动态监测,为海上交通等领域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3.
三维地下水流中常规观测孔水位的形成机理及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崇希 《地球科学》2003,28(5):483-491
对地下水三维流中常规观测孔中水位的传统计算方法提出质疑, 认为计算观测孔中水位的Hantush Бочевер方程是缺乏物理基础的纯数学方法.分析了形成观测孔中水位的机理, 提出三维地下水流中常规观测孔中只是孔口的流量为零, 而孔内却存在"抽水"和"注水"的井孔; 多层井(multilayerwell) 不一定要求"多层"的条件, 在均质单一含水层中的井孔可以具有多层井的基本特征; 混合井孔的水位并不"混合", 混合观测孔中存在符合机理的水头分布和流量分布规律等观点.普遍而言, 三维流中的观测孔不能用通常所说的线汇/线源刻画, 也不能用近几年提出的孔内为层流(线性流) 的假定来研究该问题, 然而可用笔者于1993年提出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方便、有效地模拟.就说明性算例而言, Hantush Бочевер方程只能近似用于孔径大于0.2m且径距大于10~20m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4.
用DMSP/OLS夜间平均灯光强度图像在区域上的扩展特征和聚集特征构建了一反映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灯光指数CNLI (compounded night light index) , 并分别在省级和县级尺度上对CNLI与基于统计数据的城市化水平指数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NLI与基于统计数据的城市化水平复合指数显著相关,最后用CNLI分析了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的时空特征。CNLI为客观、实时监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近期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新疆博斯腾湖1987年以来湖泊水位的变化(上升)与主要补给河流开都河径流量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而这与发源于天山中段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流,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很大有关. 全球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中亚干旱区是全球温度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 当地的气象资料表明, 过去20 a年平均温度明显升高的趋势, 对水资源储量和补给来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96.
艾比湖水面近50a变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艾比湖水面面积持续增大,湖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60、70年代水面面积急剧缩小、湖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形成鲜明对比.针对艾比湖水面面积近50a变化过程,利用入湖径流及有关水文、气象资料,分析河流丰枯变化对入湖径流的影响、农业引水量与降水的关系,研究了艾比湖水面面积近50a变化成因.  相似文献   
997.
高能级强夯在大型石化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广运  水伟厚  王亚凌  李伟 《岩土力学》2004,25(8):1275-1278
大面积的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宜采用强夯法。加固深厚地基,特别是大孔隙湿陷性地基、山区大厚度非均匀块石回填地基和抛石填海地基,应该施加高能级强夯进行处理。我国的高能级强夯主要用于石化工程施工中的生产装置和大型储罐地基。结合青岛重交沥青有限公司4座5万m3原油储罐和配套附属设施地基处理工程,对高能级强夯的关键技术、检测方法和综合评价进行了阐述,可供强夯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环太湖地区汛期降水量与太湖水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环太湖地区站点的月降水资料,用曲面拟合方法作客观分 析,与太湖水位进行相关性研究。用环太湖地区的当月降水量建立下个月太湖水位 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999.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樊太亮 《地学前缘》2000,7(4):315-321
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 ,并为预测陆相储层的发育与展布提供了一个参照格架。在纵向上 ,基准面旋回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扩大与收缩、河流地貌的改造与变迁、沉积物的供给型式等 ,控制着储层形成条件与发育规律。基准面低位期是形成各类储集砂体和岩性圈闭的有利时期 ;在平面展布上 ,储层沉积作用受到古构造和古地理格局的制约 ,盆地内局部高地影响着水系的具体分布格局 ,古山口、侵蚀沟谷、古河道等决定着物源的搬运通道 ,古断层、古斜坡和坡折带等决定着沉积物卸载场所。因此 ,沟谷、河道等负向地貌单元与古断层、坡折带等地势梯度变化带相匹配的地理空间 ,是储集岩分布的有利所场。  相似文献   
1000.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and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There are low lying coastal plain and deltaic plain in this region. Thus, the study area could be highly vulnerable to accelerated sea level rise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cenarios of the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in the early half period of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relative sea level would rise 25 50 cm by the year 2050 in the study area, of which the magnitude of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ould double the perspective worldwide average. The impacts of sea level rise include: (i) exacerbation of coastline recession in several sections and vertical erosion of tidal flat, and increase in length of eroding coastline; (ii) decrease in area of tidal flat and coastal wetland due to erosion and inundation; (iii)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storm surge, which would threaten the coastal protection works; (iv) reduction of drainage capacity due to backwater effect in the Lixiahe lowland and the eastern lowland of Taihu Lake region, and exacerbation of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s; and (v) increase in salt water intrusion into the Yangtze Estuar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ea level rise impacts shows tha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eastern lowland of Taihu Lake region, especially Shanghai Municipality, belong in the district in the extreme risk category and the next is the nor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the third is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 and the district at low risk includes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Jiangsu coastal plain and Lixiahe low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