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刘万洙  白雪峰  包亚范  王璞珺 《新疆地质》2006,24(4):344-347,I0007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硅质岩主要出现在下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海相沉积层序.从下寒武统到中奥陶统硅质岩岩性自下而上由黑色致密块状非晶质硅质岩到灰黑色非晶质含泥质(碳质)放射虫硅质岩再到含外碎屑放射虫硅质岩;岩石中放射虫化石的含量逐渐增多,个体逐渐变大;放射虫化石外表呈现的搬运磨蚀特征显示具逐渐增强的趋势;岩石的成层性变好,粒度也表现出明显的正韵律性.据硅质岩的岩性、生物、层序和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硅质岩沉积所需的SiO2有海底火山气射和生物作用两个来源;自下而上生物作用提供的硅质逐渐占主导,形成水深逐渐变浅,从寒武纪深海硅质岩变为中奥陶统次深海硅质岩.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喷流沉积作用与矿质聚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岩建造是西秦岭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含矿岩系。含矿层状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单层厚度一般为30m-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硅质的Al/(Al+Fe+Mn)比值低于0.35(平均0.153)。硅岩中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不仅含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如Cu、Cr、Pt、Pd、Os等),而且含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如W、Mo、U等).硅岩中稀土以总量低(32.9×10^-4~100×10^-4)、δCe亏损为特征.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稀土含量随原于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硅岩的δ180值为l7.60‰ ~23.24‰,其形成温度约为7O℃~l18℃.硅岩的δ30Si值主要在+O.4%~+O.8%之间,硅岩的上述特点均显示其与喷流沉积作用有美.喷流沉积作用不仅形成了特殊的硅岩建造,而且也使金等元素在硅岩建造中发生了明显的聚集。  相似文献   
13.
察尔汗盐湖盐壳类型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察尔汗盐湖,除其边缘分布有10个卤水湖或季节性卤水湖外,其余均为盐壳所覆盖。盐壳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①龟裂状盐壳;②尖棱状盐壳;③疙瘩状盐壳;④平坦状盐壳。盐壳主要以卤水湖为中心向外,由新至老呈环带或半环带状分布,构成了察尔汗盐湖独特的微地貌景观,并为研究湖区古气候及盐湖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安徽巢湖地区孤峰组地层为一套层状硅质岩与泥质岩交互沉积岩系,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硅质岩在Al-Fe-Mn三角图和SiO2-Al2O3,SiO2-MgO双变量图解中都落到生物成因的硅质岩范围内。δCe具有正异常,轻稀土富集,这些特征表明本区硅质岩属海水生物沉积成因。硅质岩的ΣREE值在22.62~209.03μg/g之间,平均值为88.58μg/g;Ceanom值的范围在0.20~2.78,平均值为1.70;(La/Yb)N值在0.39~2.80之间,平均值为1.01,这些地球化学指标揭示了本区硅质岩形成于深水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东川蓑衣坡硅质岩型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蓑衣坡硅质岩型铜矿床产于元古宙裂谷带。矿化主岩为块状硅质岩和条纹(带)状硅质岩;块状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85.66%~96.74%。条纹(带)状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74.83%~87.52%;在TiO2~Al2O3和(K2O Na2O)-Al2O3关系图上和(Co Ni)-(As Cu Mo Pb V Zn)关系图上。其成分投影点均落入与海底热水系统有关或热水沉积岩区的硅质岩区;蓑衣坡矿区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变化大,且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叠加的成矿作用引起轻稀土元素含量升高;并具铈负异常、铕异常不明显的特点。矿石内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1~257℃,盐度w(NaClep)为6.2%~8.3%,成矿流体属K^ Ca^2 -SO4^2-型和K^ -Mg^2 -SO4^2-型。矿石的δ^34S值为-14.8~ 17.2‰。δ^18O值为4.9‰,矿石中石英的δ^18O值为12.4‰~16.3‰,位于热泉型石英的δ^18O值变化区间(12.2‰~23.6‰)。矿石中黄铁矿内流体包裹体的δD值为-116.2‰。其δ^O H2O值为-5.7‰,接近美国黄石公园酸性热泉的δD值和δ^18O值。含矿硅质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7.947~18.951,^207Pb/^204Pb比值为15.606~15.711,^208Pb/^204Pb比值为36.466~38.496。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认为。蓑衣坡硅质岩型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属裂谷处于拉张裂陷阶段发生的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
昌宁-孟连带是我国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带火山岩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硅质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均可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相类比.尽管区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相似,这是因为洋岛玄武岩与大陆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身就很相似.综合分析表明该带在晚古生代是在保山-掸邦地块东部发展起来的大陆边缘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7.
硅质岩在广西具有多期发育 ,从Z2 、C~1、O2 、D3 、C1、P1到T1,尤以上泥盆统最普遍 ,常呈线性展布 ,与基底深大断裂有关。岩石均为海底中基性火山喷出物或潜火山残余物经水解或脱玻化产物。硅质岩与含锰建造有直接成因联系 ,并为一些锑矿床及锡多金属矿床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故硅质岩不仅具有岩石学意义 ,也具有构造演化与成矿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是拉尔玛、邛莫金矿床和牙相金矿点的赋矿岩系。其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其中的含矿硅岩构造十分丰富,有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硅岩单层厚度一般为30~200 m。其主要成分除SiO2( 平均含量 95. 30%) 外,其它氧化物含量能达1% 者仅有 FeO 、Fe2O3和 P2O5,且 FeO/Fe2O3比值大于 1, 而 Sr/Ba 比值小于 1 。硅岩建造中有机炭含量相当高,一般为(0.12~8.14) %,高者达 22 %。硅岩中稀土以总量低(3.29×10-6~100×10-6)、铈亏损为特征。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在-10‰~ +46.9‰之 间。 硅岩的δ300Si值主要变化在+0.4 ‰~+0.8‰之间。硅岩建造的上述特点反映其主要是在深海-半深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黔南平塘晚二叠世大隆组的层状硅质岩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富含数量不等的菊石和腕足化石。本文根据大隆组硅质岩的岩石特征、生物组群以及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认为大隆组属局限台地相,其硅质岩形成于较浅的水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四川若尔盖北部寒武系太阳顶群为金矿矿源层,硅质岩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矿源层的成因,硅质岩成因是关键所在.硅质岩已遭受变质成为微晶石英岩,以块状为主.岩石中均含有不等量的有机碳.岩石中还保留了较多的沉积组构.主要化学成分以SiO_2为主,结合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综合研究表明,太阳顶群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可能来自下伏及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