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硅质岩研究是难度较大且目前又颇受重视的课题,岩石化学方法是研究其成因及成岩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常用的近20种比值法、图解法作了初步检验,考察了其可行性。“镜铁山式”铁矿床产于北祁连造山带上元古代镜铁山群,应用上述方法对其岩石化学特征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铁矿床围岩中的石英岩具有生物成因硅质岩特征,主要来自地表风化作用,铁矿体中的铁碧玉岩具火成成因特征,来源于海底喷流。  相似文献   
22.
汉中下志留统放射虫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厚 《沉积学报》1997,15(3):171-173
汉中梁山地区的放射虫硅质岩成层性好,层次多,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同充填石英的放射虫铸型与隐晶质、微晶质的玉髓、石英及少量伊利石泥质基质构成。岩石中SiO的平均含量在90%以上。从岩石学碱性条件下转变和分解,析出SiO,造成有利于硅质生物大量繁殖的条件。本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放射虫硅质岩形成在水深相对较浅的深水陆棚与大陆坡过渡带上,水深约在200m左右。  相似文献   
23.
The gold deposits,occurring in the south subzone of western Qinling,are the only typical and important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ubmarine exhalative sedimentation.The gold deposits include the La‘erma ore deposit,the Qiongmo ore deposit and the Yaxiang ore occurrence.They are hosted i the Cambrian silicalite formation composed of black chert and slate.The presence of typical chert offers important evidence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submarine exhalative system and it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gold deposits,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eroclation and diffusion in the horizontal,vertical and axial directions,Element-assemblage zonation is clearly seen due to differences in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Such a zonation makes gold.selenium,uranium,copper,stibium,molybdenum,mercury,etc,precipitate in the form of simple or composite orebodies.The establishent of the element-assemblage zonation is highly helpful for evaluating directly the metallo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相似文献   
24.
安徽向山铁硫矿区硅质岩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先孝  姚超美 《地质论评》1999,45(5):543-547
宁芜向山—皇姑山地区铁硫矿床中及附近存在大片硅质岩,属热泉沉积的硅华。其微量元素Al、Mn、Cu、Pb、Zn含量较高,且具有稀土元素总量较低,Ce明显亏损,Eu明显富集等特征。据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同位素等综合研究表明,矿床附近硅质岩为热水成因,硅质可能来自下伏及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25.
吉林省石头口门硅岩之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0,19(4):1-10
吉林省石头口门硅岩的岩石地层剖面,自下而上为碎屑岩-含锰结核碎屑岩-碎屑岩与硅岩夹玄武岩-细碧角斑岩与硅岩-硅岩与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碎屑岩.硅岩经三次系统采样分析,仅一样发现似放射虫泡沫虫内核,碳酸盐岩中产晚石炭世威宁期的(竹蜓)类化石.硅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平均值(wB/10-2),SiO2为90.98,TiO2为0.15,Al2O3、Fe2O3、FeO、Na2O、K2O分别为2.41、1.29、1.76、0.46、0.36.微量元素与其它一般正常海相沉积相比较,以Ba、Ni、Co、V、Cu、Pb、U等高含量为特征.稀土元素组成,以稀土总量低(平均值56.38×10-6),轻稀土富集(平均LREE/HREE=5.50)为主要特征;δEu弱负异常至正异常(平均0.89),特别是作为其沉积环境判别有效标志δCe,亦显示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0.57~1.01),平均0.80.所测一氧同位素样,δ18O为1.9‰(SMOW).在该区与硅岩共生的镁铁-超镁铁岩块(体),获得其Sm-Nd等时线年龄2 067±76.6Ma(置信度为0.999 569).表明硅岩为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密切联系的热水沉积,下部及上部的硅岩受到正常海水的交换和陆源碎屑混入的影响.构造环境不同于洋中脊或深洋盆所形成之硅岩,而为陆缘活动带裂陷槽的海相沉积物.  相似文献   
26.
文章对中朝裂谷硅质岩的产出、组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稳定同位素及包裹体等特征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硅质岩为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环境的存在。  相似文献   
27.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三叠系如年各组放射虫硅质岩的w(SiO2)为71.16%~90.06%,w(Si)/w(Al)为49~71,表明它们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硅质岩样品的w(Al2O3)/w(Al2O3 Fe2O3)为0.63~0.81,w(V)<23×10-6,w(V)/w(Y)<2.8,w(Ti)/w(V)>26, 具有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大部分样品的稀土元素w(Ce)/w(Ce*)为1.02~1.47, w(La)N/w(Ce)N为0.75~1.07, 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仅一件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大洋盆地硅质岩的特征.对放射虫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浊积岩、玄武岩岩石组合的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在中三叠世拉丁期处于强烈裂陷阶段.  相似文献   
28.
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龙金矿赋存于滇黔桂裂谷右江裂谷带,区域上为—高的地热场环境,矿床形成于相对封闭的、具还原性地球化学障的局部洼陷,矿区具灰岩同生角砾岩、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生长断裂等同沉积断裂构造系统,矿体为多层的似层状、层状、并与脉状矿体共存,矿石具角砾状、层纹状构造及草莓状结构,矿床具“底蚀”特征,同时论述了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据此提出矿床为热水沉积型金矿。  相似文献   
29.
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Se-Cu-U-Ni-Mo-PGE-Au矿床是迄今为止我国仅见的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它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受地层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硅岩、泥质硅岩和板岩组成,厚度近千米。现已发现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控矿的硅岩乃海底喷流的产物,海底喷流作用也导致了Au、PGE、Se以及其它成矿元素的富集,是贵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尤为重要的是,近来在硅岩中发现了Se的矿化现象。因此该矿床是一个较典型的、海底喷流成因的硒-贵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0.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热水成因硅质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李胜荣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6,16(4):416-422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Ni-Mo-PGE序列富硫化物层上,下均出现在区域上延伸不甚稳定的硅质岩,过去对其成因未作研究。该硅质岩刘岫峰(1994)的化学成因,生物成因和火山成因硅质岩氧化物(SiO2-Al2O3,SiO2-MgO,SiO2-K2O+Na2O)判别图解上多落在化学成因区和火山成因区,在Wonder的热水成因和正常水成因硅质岩SiO2-Al2O3判别图解上,多落在热水因区,该硅质岩稀土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