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133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唐山曹妃岛大酒店位于沿海第四系软层的工程地质施工区,针对第四系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在设计施工中采取了低失水量、高密度钠土泥浆护壁钻进、控制泵量等工艺技术措施,效果显著。总结了一眼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和成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92.
以正阳隧道软弱断层破碎洞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方、拱顶落石、掌子面涌泥、支护开裂剥落等造成施工障碍的工程难题,结合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及施工措施等因素拟定安全施工控制技术方案,施工实践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煤层气参数井因需准确获取煤层及其气体含量参数,绳索取心技术因结构简单、钻进效率高、岩矿心质量好、钻获煤心时间短等显著优点已在煤层气井取心中广泛应用。主要介绍了大口径绳索取心钻具在鹤壁六矿某煤层气参数井+生产井的应用中,根据选用大口径取心工具的结构特点,针对目的煤层为特厚软煤的客观地质条件,总结出了较为合理的取心钻进工艺参数和技术保障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利用FLAC3D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对沙子岭边坡降雨前及降雨后的边坡变形过程进行模拟,显示处了边坡的变形发生在基岩中软弱层的位置,因受地表水体入渗造成软弱层软化现象,而导致力学性能迅速降低,坡体并沿着物质分异面发生剪切破坏的过程,该模拟过程与边坡实际变形基本一致,反映了FIAC3D在边坡变形预测预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姜振春 《岩土力学》2012,33(9):2639-2644
港口码头工程建设将向外海开敞式发展,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在超厚软黏土地基上建设高桩码头面临重大难题。因持力层埋深较深,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成为设计首选的超长桩基础型式。针对某军用码头85 m设计桩长的试桩进行了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超长PHC管桩承载力机制与传递规律,基于传递函数法提出改进的双曲函数计算模型,并对垂直静载试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桩身轴力和桩顶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提出的双曲线模型能够反映轴向承载PHC管桩桩-土相互作用实际情况,能够为软黏土中超长PHC管桩基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抛石爆破挤淤的过程主要分为4步。第1步是直接进行抛石挤淤;第2步是在堤头前方的淤泥内进行首次堤头爆破,使淤泥的强度降低,抛石和淤泥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抛石向淤泥内滑移和下沉,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第3步是补填后再次进行爆破,并依次循环;第4步是每50m进行一次侧爆。通过改变淤泥强度的方式来代替爆破作用,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这4个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挤淤效果的预测。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理论预测与钻探、探地雷达实际检测结果的对比,证实数值模拟的结果是正确的。模拟结果表明经过抛石爆破挤淤4个步骤的处理,抛石最终会形成稳定的马蹄形海堤。  相似文献   
997.
刘晶磊      张冲冲      刘航      梅名彰     《世界地震工程》2021,(2):132-142
为了研究分层土地基(上层为粘土层,下层为砂层)条件下几何参数对单排混凝土桩的隔振效果,该试验通过缩尺比例为1∶15的缩尺模型试验,以激振器作为点振源产生振动波向四周扩散,通过对比单排桩前后两侧振动加速度极值,清晰地展现出了单排桩对振动波的的影响区域,并得到了几何参数的隔振影响作用。在该试验条件下得出结论: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桩长是影响隔振效果的重要参数,当桩长参数由0.28增至0.57时可提高约9%的隔振面积,同时增加桩长和隔振区长度可使隔振区域振幅大幅度减小与有效隔振面积大幅增加,但同时会造成桩前一侧振动增强;对于低频振动,单排桩隔振屏障对中频和高频有更好的隔振作用,该试验条件下隔振效果可相差约3%,且频率越高,穿透性越强,且将在桩后形成一个振动加强区;增加振源距可有效提高隔振效果,但当频率较低时,中远振源的隔振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998.
999.
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井交岔点支护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具有断面大、结构复杂、施工扰动次数多等特点,深部条件下的矿井交岔点工程支护难度一般比较大。通过现场地质条件的调查,用确定施工工程难度系数的方法,选择对应的支护形式和参数。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交岔点,主要具有4种变形力学机制,即构造庖力作用力学机制、白重应力作用力学机制、结构变形力学机制和与施工过程有关的变形力学机制。在分析变形力学机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最优的支护参数设计和过程设计。优化后的试验方案应用于具体的工程实例,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炮掘爆破对围岩破坏严重,对巷道支护效果及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不改变支护方式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松动圈厚度,实现巷道支护效果质的提升。控制爆破适合在软岩巷道,尤其是在煤巷、半煤巷掘进中应用,可以使劳动组织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